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ERP环境下,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摊时,由于会计人员仅在财务模块用手工方式模拟价值流方向结转,各物料因生产的复杂性与价格波动的不一致,使得最终分摊结果影响了报表的准确性并导致使用者产生错误决策。文章举例说明该方法的缺陷,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使差异分摊忠于实际。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风险绩效考核体系中成本分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黄蕤 《商业研究》2005,(16):113-115
在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成本分摊问题时,要抓住成本分摊思想的选择、成本中心的界定和分摊方法的选择三个关键点,并比较分析不同战略思考下的成本分摊模式,科学分摊成本,使银行在盈利性分析方面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阶段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新能源价格补贴三种不同分摊方式下最优价格与社会福利差异。结果表明:价格方面,市场规模较低时,消费方分摊方式的补贴价格最高,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最低。社会福利方面,电力市场规模、新能源企业成本系数与污染物损害程度越大,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下的社会福利越大。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价格补贴应由消费者分摊方式逐步向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离差平方法在受水区补偿分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护好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受水区补偿额的到位是关键的一环。但各个受水区就补偿额分摊时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先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分摊方法,并分析其存在的缺点,并引进离差平方法进行对受水区补偿额分摊,该方法减少了单指标方法和部分综合方法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影响网络广告定价风险分摊的因素才出发,分析了常见网络广告定价的风险分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风险分摊的网络广告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6.
房产建筑面积的测量是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也直接关系到房产产权人的切身利益。文章主要论述了房产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在指出目前分摊方法不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业的层次结构,进而提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规范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盈利水平受到较大冲击,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约束费用开支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成本分摊是提升费用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定价管理水平的基础工具。A商业银行成本分摊设计通过建立并完善商业银行成本分摊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盈利性分析体系,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并最终实现银行持续稳定经营。  相似文献   

8.
现有共建成本及维护费用分摊方式的公平性、合理性不足,成为制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基于联盟博弈成本分摊法,将共建共享时的投资节约看作联盟效用的增加构造博弈模型,并运用夏普利值进行分配求解;同时,引入单位通信量的维护费用作为度量指标,通过构造负值法实现了收益与成本的转换。研究发现联盟博弈实现了共同效用最大化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统一,夏普利值法的分摊结果有效地解决了运营商个体情况和主观效用评价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该分摊方式的科学性、公平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公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越发受到各界关注为背景,主要探讨高校相关成本开支在非税收入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分摊方法。文章认为,公立高校非税与应税收入对应的成本开支存有部分难以划分清楚的情况;对此,高校普遍采用分摊比例法,但此方法不够细致,主要原因是每一种应税与非税项目成本开支结构的差异较大,分摊比例法选取的分摊依据过于单一且与成本开支的相关性不确定,如遇金额较大的此类项目,有可能出现国有资产投入产出的核算不够精准,从而使高校管理层决策产生失误。文章认为,对于高校应税收入成本的测算应特别注重将企业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引入,文章举例说明相关成本开支在非税收入与应税收入之间的分摊方法上,可借鉴国外流行的用于分配间接费用的作业成本法,从而使得相关成本开支的分摊更为精准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纠纷中,争议解决费用往往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探讨CISG视角下的争议解决费用分摊问题兼具理论和实际意义。理论和实践中就CISG能否成为分摊争议解决费用的依据存在不同做法。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有关方对CISG的立法精神和解释规则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支持依CISG分摊争议解决费用的观点,因为这不仅更契合于公约的精神,也更能实现公约适用的统一。域外的相关公约实践对我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我国的有关实践,本文有4点建议:通过合同条款对争议解决费用的分摊加以明确;明确争议解决费用分摊的请求权基础;裁判主体应克服国内法思维,恪守公约精神进行条款的解释与适用;进一步明确争议解决费用分摊的国内法规则,从而实现国际法与国内法适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汽车厂商、电网企业和小区物业三者联盟建设充电桩是未来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方式。但联盟建设模式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三者的成本分摊。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联盟建设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利用博弈论中的Shapley值法,给出了成本分摊方法,以便合理地设计充电桩联盟建设企业之间的成本分摊机制。最后通过实证介绍如何利用值法应用于成本分摊,并提出了充电桩建设企业合作联盟关系长期存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存货准则对进货费用处理的变化入手,分析进货费用分摊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分摊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王松涛 《现代商业》2014,(29):216-217
21世纪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打造多维盈利分析模型。在构建多维盈利分析模型的过程中,费用分摊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费用合理分摊在盈利分析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以期加强费用分摊管理,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利润贡献度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本分摊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向成本分析对象(客户、产品、机构等)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其应承担的成本信息。建立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模型?选择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方法?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方正  张娜  刘艳萍 《现代商业》2012,(18):66-67
文章阐述了关于热电分摊比的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出一个较为实用方便的热电分摊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过程清晰意义明确,可解决目前热电厂未能合理分摊热电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功能与不良资产的双重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健 《财贸经济》2005,(1):72-78
国有商业银行所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需要从其事实上履行的双重功能入手进行解析:国有商业银行在履行基本功能时,由于行业性风险产生的不良资产具有普遍性和内生性;但其在履行公共性功能时。由于承担的政策性风险和支付的履职成本无法分摊导致的超额不良资产,具有特殊性和外生性。因此。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既要控制行业性风险,更要建立对其履行特殊功能所支付成本的合理分摊机制,并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从体制上逐步淡化其特殊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外生性原因造成的超额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7.
环境成本的分摊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关键,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供应链内部企业的特点,及环境成本在其内部企业分摊的条件,进而探讨了供应链中环境成本分摊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纳什谈判的两人和多人环境成本的分摊问题,以期达到减少环境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最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成本分摊的合作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供应链通过各节点企业优势资源的互补利用,会带来成本的节约。因此,供应链作为一种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为了保持供应链稳定有效地运行,供应链成本的合理分摊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用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供应链中的成本分摊问题,给出了成本分摊的多种方法即Nash谈判解法、核心法(最小核心法,比例最小核心法、Shapley值法),并用这些方法进行了实例求解。  相似文献   

19.
共同海损的问题是海商法中所规范的内容之一,而且是海商法中最为复杂的问题.载货船舶一旦发生共同海损必将涉及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了与船舶所运载的货物的相关问题.例如,货物被抛弃的牺牲应参与共同海损分摊,还是应要求承运人赔偿?哪些货物的牺牲应参与分摊,哪些则不能?若应参与分摊,则如何计算其分摊价值?等等.国际贸易中所买卖的货物大多采用海上运输,一旦发生共同海损,作为货物的损失者或受益者,货物所有人(买方或卖方)如何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对贸易商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贸易商应有所了解和认识.笔者结合海运实务,仅就有关共同海损债务中的货物分摊问题予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RFID技术在零售业供应链上应用流程的详细分析,构建成本分摊模型。并以广药集团应用RFID技术为案例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模型中联盟各成员的成本得到很好的分摊,有利于促进RFID技术在零售业供应链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