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季度户均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增长率数据,基于个人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行为进行跟风的羊群行为,使用SAS构建相应的量化投资组合,进行收益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户均持股比例较低而机构持股比例增长率较高的投资组合往往能够获得超过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且该效应在指数震荡下行期间表现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许学军  刘轶群 《中国物价》2022,(10):100-103
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在我国股市的参与度越来越高,2020年5月其投资额度限制已经被取消,QFII在我国股市的地位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QFII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仍然值得考察。本文从QFII持股比例和持股稳定性的角度探讨了QFII持股行为对被持股股价波动的影响,利用2008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QFII持股能显著降低被持股的股价波动率,而且QFII持股的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坚持对外开放金融业,鼓励更多具备相应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到我国股票市场,同时加强对境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监管,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2010年至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3467个公司-年度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就更愿意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进行盈余操控,较少地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所以,应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作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本文选取2011~2019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其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减轻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带来的正向影响,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2013—2016年47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组合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从总体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角度出发,探究研发投入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及其两者的交互项对股票回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机构投资者均对公司的超额收益有正向的影响,并且机构投资者强化了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文章还根据组合选择法提出了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6.
史艳艳 《中国物价》2012,(12):67-69
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市场指数收益和波动的影响,采用TGARCH(1,1)模型,考虑滞后一期收益的影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总资产净值的对数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指数月波动率正相关,即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加剧了市场指数的波动。本文进一步分析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外部投资环境和机构投资者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其未能成为股票市场稳定力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以及其制约效应,2003年到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在我国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投资对现金流具有敏感性,并且这种敏感性是由投资过度来解释的,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我们考察了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两个制约变量,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在特定的样本环境下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发现,信息披露评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两种制约作用是替代的,在信息披露评级低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越明显;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信息披露评级的制约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姚国烜 《商业会计》2015,(3):81-83,114
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方式,已经在治理机制建设的新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选取了2008-2011年4年中的沪市A股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区分了不同持股结构的机构投资者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有关;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的类型有关,其中集合理财、信托、QFII、阳光私募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社保与财务公司的持股比例对企业业绩产生了比较重大的负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机构性指标与机构投资者种类型指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董茜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41-142
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选取了2005至2010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实证结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成正相关。但是其治理公司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制度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入手,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阶段,分析各比例阶段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特征,从而认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和机构持股比例呈倒U型的关系。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对于引导机构投资者的健康发展,发挥其良性作用,抑制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派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新  龚练 《商业会计》2011,(26):30-31
机构投资者能否通过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一直是财务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9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派现的影响,检验机构投资者是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恶意派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构造控股股东代理行为模型,运用效用函数和Becker的威慑理论,研究控股股东的收益和损失,发现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与其持股比例大小呈同方向变动,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以及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后所支付的成本,都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一定函数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会更加重视公司股价的变动,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丽娟  韩轲 《商业时代》2012,(12):76-78
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一般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影响公司管理层持股与无形资产投资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而检验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理论,以及管理层持股与无形资产投资行为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投资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影响为正,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对无形资产投资影响为正,说明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会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并驱使管理层作出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4.
构造控股股东代理行为模型,运用效用函数和Becker的威慑理论,研究控股股东的收益和损失,发现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与其持股比例大小呈同方向变动,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以及控股股东代理行为被发现后所支付的成本,都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一定函数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控股股东会更加重视公司股价的变动,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对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企业的投资活动相关性作为研究视角,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假设并对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时间与企业投资效率非显性相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王珏  陈永帅 《财贸经济》2019,40(2):84-100
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是否能够影响基金的超额收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基金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投资者情绪对基金超额收益的影响路径,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可以通过促进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的超额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基金的持股组合对投资者情绪的风险暴露程度不同,但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均可以通过增加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超额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具有较好的投资者情绪识别能力,能够根据投资者情绪的变动积极管理基金投资组合来获取超额收益。本文从行为金融的投资者情绪视角为基金投资能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数量、规模及影响力的壮大,其公司治理效应日益显著。积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较好地参与公司治理,会促使企业增加对研发项目的投入,而短期机构投资者只注重短期收益,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资也可能没有影响或者有其他影响。机构投资者类型不同会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公司治理效应也将不同,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由于数据收集口径的不一致,所选取的行业不一样,关于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其实证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化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了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非金融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持股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影响。结果表明,高管持股能显著抑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高管持股比例越高,企业金融化水平越低;而投资行为在高管持股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高管通过投资行为影响了企业的金融化水平。高管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行为更优化,对金融化抑制效果更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如何进行合理投资,抑制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超常规战略指导下,机构投资者发展规模迅速壮大,同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逐渐作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为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把握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择股偏好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从择股因素、择股行为和择股后效果等方面说明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问题,以42篇相关内容的研究文献为样本,对研究机构投资者择股问题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引导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理性科学投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肖玲 《现代商业》2014,(2):158-159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以及其持股比例与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公司治理方面各方越来越关注,也使其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根据深交所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国有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