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关于在对朝贸易中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辽宁经济》2007,(10):31-31
人民币跨境流通需求是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及与亚洲各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关系的加强,人民币成为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呈现出区域化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中朝边境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的分析,提出分层次、分阶段的可行性政策建议,以促进中朝贸易的便利化,加快该地区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程磊 《特区经济》2009,(12):20-2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特别是针对港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政策频繁出台,这是为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的一大举措。本文以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分析对象,分别对香港和内地两地将受到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人民币结算将增加香港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香港金融业在短期和长期也将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地外贸企业则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节约结算成本,人民币结算在长期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作出贡献。但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所面临的内外阻力更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境外流通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它涉及货币政策调控、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理以及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等问题。同时,国内学者对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大量流通是否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正在迅速成熟的说法不一。因此.本文对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导致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而且,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和经济往来的扩大和加深,中国加入WTO后的资本账户放松管制,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规模将扩大.文章对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的扩大、人民币币值的持续稳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由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我国决策层和国内外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加快了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高速增长为促进中国外贸企业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国于2009年7月开始,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驶入加速发展期.人民币跨境结算额逐年猛增,在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流通度较高,并被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列为官方储备货币.就在人民币已渐具“区域货币”特征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启动恰逢全球美元从流动性扩张转变为流动性收缩,美元相对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逐步走强——而非“美元崩溃”——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金融背景.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会议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末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到2009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10年间,传递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信息目标.国际贸易伙伴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度和信任度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元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跃居世界第一,促成人民币世界地位大大提升,贸易伙伴国在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纷纷接收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但是,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本质差异又有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态势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巩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利益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发展,同时人民币走出国境会给我国带来新的风险和问题。应尽快配套完善政策措施,适度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人民币跨境回流机制,调整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政策,规范民间外汇兑换市场。  相似文献   

10.
论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可嘉 《中国经贸》2010,(2):141-14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影响力日渐扩大,人民币币值持续稳定的发展,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进一步扩大。随着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引起了中国决策层和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发展趋势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简要阐述,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唐素婷  袁新宇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42-145
云南是中国和澜湄合作的交汇点和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契入点。近年来,云南省对澜湄国家的出口额逐年增长。利用2002—2019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云南对澜湄国家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上升会促进云南出口澜湄国家的贸易,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不同国家而言,人民币贬值会减少云南对越南的出口贸易额,对其他的国家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边贸结算的人民币化是国家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以实现国际化的路径之一。但是,新疆边贸结算货币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启动边贸本币结算的五年之后,美元依旧是最主要的结算货币,与其他边贸省份形成了较大反差。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新疆边贸结算货币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新疆边贸结算人民币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Many argue that the renminbi needs to appreciate to rebalance China’s trade. However,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an RMB appreciation on China’s exports has been mixed for the largest category of exports, processed exports. Since much of the value-added of these goods comes from parts and components produced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other East Asian supply chain countries, it is important to control for exchange rate changes in these countries. Employing DOLS techniques and quarterly data, this paper finds that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s across supply chain countries would cause a much larger drop in processed exports than a unilater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相似文献   

14.
王姣 《特区经济》2007,219(4):67-68
近一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已给我国宏观经济和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会持续升值的预测更需要各行各业从容应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主体,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应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期,在东亚共识和清迈协议的框架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汇率去美元化、单一货币主导或区域货币联盟的时机均不成熟。人民币应着眼于推进周边化,借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泛人民币"次区域货币合作,扩大境外有效流通区域,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为参与下一阶段的东亚货币整合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攀升导致双边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政治互信。美方将贸易失衡归咎为人民币汇率,而中方则指出两国贸易失衡的症结并非人民币汇率,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冲突和利益博弈行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者以1990-2011年的美中贸易、汇率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将人民币汇率、国际投资、全球分工、统计误差和消费储蓄等因素纳入分析,从多维视角对美中贸易逆差成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中贸易逆差的成因缘自美国、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双方的统计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三组因素,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净额统计方法下,作者对美中贸易的历年贸易净额进行了重新估算。美方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报道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其数据统计被夸大;而中方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直到2006年才从对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断,主要是源于美方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外汇储备的逐年增加,人民币升值步伐有越来越快的趋势。自2005年7月,我国宣布结束维持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政策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0%。人民币升值导致了我国资产价格的波动,特别是我国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起伏波动。如何应对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波动,成为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发改委:通胀宽容度从3%调高至4%。 2010年12月10日晚七时,人们期待中的央行人民币存款加息,并没有如期而止,只等到了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于是,人民币负利率时代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