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非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T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4%、20.65%和27.21%,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潜在TFP增长空间明显高于非公有制属性的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和规模扩大是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而出口密度、补贴密度、企业年龄、外资因素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3.
丁建勋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5,33(6):1
文章构建了一个部门间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差异的二元经济模型,探讨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1990-2012年的要素再配置效应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再配置效应是存在的,且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波动态势与宏观经济波动走势基本一致。在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波动态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波动态势基本吻合,在考察期大多数年份,其对要素再配置效应具有正向贡献,并在要素再配置效应中起到了主导和支配作用。资本再配置效应呈先升后趋稳定的态势,其对要素再配置效应的贡献较小或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以要素配置为切入点探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并划分样本讨论地区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优化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总量生产率。分样本检验显示,内陆地区对人才与资金的需求缺口较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效应的边际贡献显著;由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结构未能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中介路径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物质资本财政支出和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物质资本财政支出和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两者存在积极的相互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物质资本财政支出和人力资本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并力求发挥两项财政支出的最佳合力.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晓莉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8-134
通过VAR模型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在短期内效果微弱而在长期内效果显著;而从物质资本角度看,物质资本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显著;但在长期内却效果微弱,甚至带来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前,需求的增长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需求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析1979-2002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要素,发现消费、投资、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从理论上讲,二者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关系。本文根据黑龙江省1991-2005年的有关数据,就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医药制造业"十二五规划"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动态角度研究了2000—201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医药制造业TFP总体上是增长的,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指数的提高引起的;东、中、西部地区之间TFP增长存在显著差异,同时TFP指数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试论就业与经济增长及科技进步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玉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2(5):31-33
劳动就业率的高低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很复杂的。从直接的、静态的和微观的角度考察,科技进步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需求量减少,则与就业呈负相关关系;从动态的宏观方面考察,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业总量增加,则与就业呈正相关关系。总之,我们应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去弊兴利,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上,人力资本、就业和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笔者以新疆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VAR模型分析了新疆人力资本、就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对新疆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经济增长促进了人力资本和就业结构水平的提升,而反向关系并不明朗。对此结论作出了相应解释,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福建省九个地区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第一层面的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和漳州市固定资本存量分别位列1-4位.第二层面的宁德、莆田两个地区及第三层面的龙岩、三明和南平三个地区的物质资本存量估算结果基本一致.福建省各地区物质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水平呈现正相关性.采取各种政策吸引外来高素质人力资本,重视教育中性别差异问题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并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聪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5):80-89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盘存法和受教育年限法测算我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误差修正(VEC)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手段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人力资本贡献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持续显著的效应。因此,我国应平衡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5.
杨晓天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2(2)
通过利用湖北省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对湖北省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一致;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在不同产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在湖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就业问题.建议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顺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6):54-5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EMs具有黏附、侵袭、血管生成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文章对VEGF与EMs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董峰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5)
选取2007—2010年深圳交易所中小板2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数据模型考察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证明,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有积极的贡献,但是知识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相对不足,物质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贡献明显。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都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正向的影响,但结构资本的正向作用不明显。最后针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在10%左右的显著性水平下,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都是彼此变化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有一致的持续的促进作用,健康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然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这与当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偏低、利用率不高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导致其对两者的带动作用没能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