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目前我国私人银行市场已初具规模,私人银行客户约为12万人,资产管理规模为1.7万亿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经营模式,但是在产品服务、风险管理、人才等经营模式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6年的微观数据,研究我国银行国际化经营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经营会增大其风险承担水平。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本文从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创新的低层次,小规模,零收益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创新要从加强金融工具创新和经营业务创新入手,通过金融机构间的投资和业务间的配合,打破金融混业经营的界限,组建综合性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经营创新,降低经营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统的商业银行理论,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目标,就应该借以经济规模和业务范围。然而,大量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商业银行经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相比较而言,与管理相关的因素晚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的经验效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体制改革过程中,更应当注重X效率问题,提高管理水平,降低X非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8—2016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银行性质是影响银行规模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分别发挥着正向、负向调节作用,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反映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别。研究结论可为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及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最主要来源,贷款经营能力无疑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经营能力之一。本文旨在说明增强贷款经营能力必须尽快实现从公关营销模式向风险经营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规模决定市场占有率,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总资产的大小是决定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政策、市场或传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缓慢,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越发深入,与全球众多重要的银行机构一般,我国的银行业呈现出越发明显的混业经营的趋势。无论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探索,还是众多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其他金融业务领域的跑马圈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和阶段性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能型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能型银行已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具备从事金融业务多元化经营所需的部分条件。事实上,在现行金融法律制度下,如果操作得当,我国商业银行完全能够有所作为,进行“帕累托改进”,从而推进全能型银行进程。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在不改变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相距较远,如何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营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同商业银行业务规模扩张的动力强劲。尽管业务经营模式正发生变化,但是资产业务仍将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后较长时期重要的利润来源。而直接制约资产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又在于存款规模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系基金公司发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政府允许商业银行髓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目的更多在于推进分业经营制度向综合经营制度转变,而不仅仅着眼于商业银行的微观绩效;为促进银行系基金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应着力塑造法律、监管和市场约束三大制度基础;目前,银行系基金公司应以安全性为先,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盈利性。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一直是理论与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经营效率的内涵出发,研究财务效率、规模效率、范围效率、X-效率等四种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差异,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研究的三种前沿趋势.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目标作了探讨和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合理地进行绩效评价尤为重要。本文运用EVA指标对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经营绩效在不断改善,但整体银行业的绩效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创造的EVA主要来自于资产规模的扩大和贷款规模的增长,而不是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业务创新;近年来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对银行的价值创造有一定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EVA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的总体状况、经营特征以及发展 趋势的分析,提出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和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动负债发展会带来商业银行间融资增加,通过分别设立模型研究商业银行间净融资规模增加和不同期限互相融资规模增加两种情况后,可以得出主动负债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1)净融资规模增加后银行流动性改善,资金投放规模增加;融资环境改善后商业银行备付金率可降低,流动性进一步提高.(2)商业银行彼此融资后,在不同期限资金投放业务上成本不同的银行会发挥各自相对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促使银行总收益增加.在上述微观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金融环境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主动负债发展能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金融市场、促进货币创造等宏观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用计量模型分析中间业务的多样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结论表明,中间业务的多样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但效果弱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并为我国中间业务的多样化提出建议,完善业务定价,构建产品开发机制、银行规模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综合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商业银行带来协同效应、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益处的同时,也为风险的系统性传递提供了土壤。因此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成为一个首要核心问题。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现状与展望的基础上,从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角度构建了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永恒主题。自加入WTO、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及国家实现宏观调控以来,风险管理正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风险管理已从过去过多关注局部风险、重视微观风险、监控操作风险转向加大对宏观风险、整体风险、系统风险的研究,实现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并重上来。风险管理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全面风险管理问题已越来越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差异化经营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与业务定位,制定突出核心能力的差异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