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其是否也会影响公司管理层进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尚未有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管理层在产品成本方面和可操纵性费用方面的真实交易盈余管理和整体调节利润的操纵程度。本文对股权制衡会抑制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2.
以2011—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及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盈余管理的程度,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程度相比,因为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具有较高隐蔽性和较低诉讼风险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应计盈余管理活动,所以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且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CSMAR数据库2010—2012年深沪上市的A股数据,从产权性质视角研究代理问题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结论表明:第一,全样本中代理成本和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二,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在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的关系在国有控股样本中更显著。本文对于提高公司的内外部监管,完善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以及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2003~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的视角考察了分析师独立性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与投行分析师相比,独立分析师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更明显;在区分盈余管理方向后,分析师跟踪及其独立性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正向盈余管理样本中更为显著。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加强证券分析师队伍建设,强化其市场信息中介职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盈余质量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过度的盈余管理会诱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并对企业运营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明确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我国审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分析视角,对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即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提出建议:会计事务所应发展自身的“优势行业”,努力提高行业专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应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尽可能聘请具备一定行业专长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培育和引导市场参与者树立审计专长观念,通过政策引导我国会计事务所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以2003—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并在成本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中更明显;此外,相较于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董责险的“风险兜底效应”在管理层权力高的企业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董责险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完善董责险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7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特征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董事会规模、会议次数和薪酬激励能够显著影响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具体来讲,董事会规模和薪酬激励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董事会结构、独立性和董事持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数据,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背景下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在股权再融资期间均有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且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高于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后业绩变差,且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业绩下滑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会计报告的盈余信息(每股收益)是判断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具有相同盈余数字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或股票收益率)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进行分析时除了关注盈余信息之外,还应关注财务报表中的基本面信息。通过分析基本面信息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可以考察基本面信息在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面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盈余质量,而依据基本面信息构建的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EQ)可以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在盈余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会计准则作为盈余产生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重大.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实际业绩.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频发,揭示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日渐完善为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本文以2011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检验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进一步研究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盈余稳健性。此外,与国有公司相比,非国有公司中内部控制对盈余稳健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比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也会对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稳健性的提升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浦锦 《全国商情》2011,(15):52-54
适度的盈余管理运用得当会提升公司价值。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使公司获得更多利益。现今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公司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不当或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会使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本文在剖析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会计信息透明度作为衡量公司内外部治理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在会计盈余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越大,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就越大;反之,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小。研究结论表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提高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的信心,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以06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为窗口,分阶段考查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余的影响.结果发现:微利和配股公司存在以非经常性损益提升利润的向上盈余管理偏好,重亏和高盈利公司存在以经常性损益加大亏损及平滑利润的向下盈余管理偏好.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普遍采用非经常性损益对盈余进行管理,这一倾向在06准则后集中度更高,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分析师跟进并出具盈余预测研究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法律环境对于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上市公司的负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在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法律环境较弱的情况下,分析师跟进发挥了更强的外部监督作用,表现为分析师跟进与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程度的负相关性更强。在控制了分析师跟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从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两个维度理解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8.
以1995~2011年A股主板实现扭亏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不同市场态势下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控制样本;在引入市场态势后,当扭亏年度恰逢牛市态势时,公司向上调增利润的动机更强,释放的利润也更多。进一步检验发现,连续亏损两年及以上的公司牛市态势下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牛市态势下扭亏公司利用操控性应计调节盈余被查处的概率较低,而通过线下项目调节利润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连锁股东在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常见,分析连锁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通过手工整理季度层面十大股东信息,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连锁股东的治理协同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视角分析其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连锁股东主要是减少了企业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异常的酌量性费用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股股东的身份有助于连锁股东发挥自身的协同效应;连锁股东对受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及产品市场势力,降低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政府控制下,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正向相关,说明高管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反而构成了盈余管理的动因之一;在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并不显著,说明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发挥了治理功能并不构成盈余管理的动因。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