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要求政府、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治理主体通力合作,相互影响,协同促进,共担风险,从而更好地治理公共危机。结合实际分析发现在这个体系中仍存在观念落后、结构畸形和机制欠缺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构建新型协同治理理念,需要注重构建合理的协同治理结构,并且构建完善的协同治理机制。从而使协同治理体系步步完善,发挥更加优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整体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功能整合来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但在实践中面临组织整合的技术困境、组织冲突的协调困境以及合作治理的问责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整体治理进行改进和提升:要从注重机构整合转变为注重机构协作,营造整体行动的柔性机制以及建设学习型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发秩序下的个体选择可能趋向群体非理性结局。三种模型的公共危机对人性改造和制度供给提出要求,差异性视角为其注入各有特点的解决思路与应对路径。外部性内在化削弱政府管制,借助市场政策提供私人激励;己他两利主义强化现实社会的多元道德情状,增进整个社会和成员个体的利益总量;制度性自主治理突破正式权威和规章制度,向社会赋予合法治理权,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4.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也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但现阶段,在农村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着预防准备机制不完备、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和善后恢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危机治理困境及对策分析,对推动农村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乡村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回顾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小农经济的束缚、乡村债务的沉重、农村公共权力的不规范、农村宗族势力的复兴、农民负担沉重及农民素质的低下等方面。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既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又是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环节。县域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双二元结构”体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困境,使“三农”问题更加凸现,成为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一个巨大障碍。因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的繁荣壮大必须深化制度改革、突出战略重点、发挥比较优势、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公共危机治理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迈入"高风险社会",各种危机频发的现实,亟需"公共危机治理"的真正转型。以此作为逻辑起点,重点考察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参与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优化非营利组织参与的路径,以提高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进而做到"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中型企业对宏观经济具有较高贡献,但其自身的脆弱性也十分突出,显著表现就是企业发展受资金制约,即融资可得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型企业代表进行问卷或座谈调研,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深入分析中型企业融资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各种危机频发,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危机的复杂性和频发性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指导,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公共治理机制,实现公共危机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贷款行业发展迅速,且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贷款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额贷款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同时对于促进整个贷款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额贷款的特点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效益分析,为小额贷款在我国农村中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特区非政府组织以其显著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能伸入到特区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无法顾及的方面,起到查漏补缺、辅助治理的作用。当前特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协作意愿不强、社会参与主体力量较弱,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特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主体之间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可以从重视危机治理过程中与特区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完善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网络,提高特区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及通过立法保证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合法化等方面加强特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的治理,与特区政府并驾齐驱、各取所长,提高我国特区整体危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10月20目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净出口的拉动力明显减弱,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通过出口途径,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作为应对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首选措施,我国需要积极扩大内需,大幅度增加公共投资,争取把外部不利因素,转化为加快中华振兴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何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和化解危机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范式和理论视角对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公共危机合作治理,试图在社会资本的理论背景下来研究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时期的问责风暴最初是作为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措施,仅是一种非常态的行政问责,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其必然走向。应着眼于行政问责制建设中问责法规的缺陷、问责文化建设的滞后、问责官员救济的缺位和公民参与问责的缺失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进行审视和突破,以期能更有效的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走向程序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及对社会影响的扩散性等特性而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治理机制存在许多缺陷,要弥补这些不足就必须积极培育、发展和规范非营利组织,以发挥其在参与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作为风险的实践性后果,诸多危机相互交织,呈现出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公共危机治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城市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功能,在分析公共危机治理中整合社会资本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探寻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全球公共产品带来的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是有偏的。全球政治、安全和经济等公共产品的有偏性是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金融监管放松和流动性泛滥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也是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中国应增加对全球公共产品的研究,加强舆论投资,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参与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