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2009年初,面对金融危机在全球继续蔓延的严峻形势,全球联合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救助计划和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国家开始率先踏上复苏之路,并刺激全球各类虚拟市场连续反弹.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把经济带入滞胀的泥沼,虚拟经济的快速反弹能否带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后,"调整"成为全球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全球经济失衡需要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需要升级,美国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更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2.
时间:2009年12月7-8日地点:北京汉华国际饭店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影响广泛而深刻,加速了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G20会议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反映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力和地位的提升。在全球联合救助经济的行动之下,世界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国家甚至开始率先踏上复苏之路,并刺激全球各类虚拟市场连续反弹。但是,宽松的量化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也可能把经济带入滞胀的泥沼,虚拟经济的快速反弹能否带动  相似文献   

3.
预计2021~2024年大部分电力供应增长在中国,约占净增长总量的一半。2021年,强劲的经济增长与更为极端的天气条件使全球电力需求增加了6%以上,这是自2010年金融危机复苏以来的最大增幅。能源需求的整体快速反弹令煤炭和天然气供应链紧张,推高了批发电价。  相似文献   

4.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政策措施,经济在2009年第二季度走向复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随之而来的政府主导的信贷扩大、货币投放加大和投资速度过快等一系列措施也可能会引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政府取代市场主体地位等风险。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应坚持市场经济制度,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最优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选择积极退市,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再者还应积极寻求政府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平衡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保障和促进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0年,LNG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比重加大,天然气市场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欧亚LNG市场需求正在显著增加,而美国市场需求低迷;2011年,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遗存,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全球LNG贸易将继续增长。从供应看,2010年LNG全球产能进入黄金增长期,导致LNG供应相对过剩,预计这种供应相对宽松的格局将延续到2011年。从价格看,2010年,亚洲相对于美国、欧洲,LNG溢价仍很明显,欧洲随着经济复苏,LNG价格正在逐渐回升,美国则因非常规天然气的冲击,LNG价格维持较低水平;2011年,欧亚的LNG价格将进一步相互攀升。建议国家调整LNG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LNG接收站和仓储设施建设,加大LNG的进口力度,尽快完善中国天然气和LNG定价机制,为中国LNG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筑施工企业的"订单式"特性决定其是一个投资依赖度高的行业。中国的建筑业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位运行的步伐,走过了快速发展期,实至名归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进入"十二五"时期,建筑业的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全球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震荡复苏阶段,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蛋糕"已经分完,国民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的趋势虽已显现,但货币政策紧缩、房地产调控加剧、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和通货膨胀预期增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12个月见证了世界能源市场的巨幅震荡,但全球能源体系转型的任务仍然非常紧迫、非常严峻.全球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已对能源市场的前景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未来数年的影响更为显著.世界能源需求总量伴随着经济萎缩而骤降,其反弹的速度取决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速度.各国都前所未有地大规模实施了及时的、有协调性的财政和货币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6月份国际车市依然是有喜有忧,但是在各国各项利好汽车政策的帮助下,消费者正在逐渐恢复消费信心。虽然近几个月全球汽车销量已经降到历史新低,但是这也预示着汽车市场反弹的开始,汽车行业正在从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缓慢复苏。  相似文献   

9.
日前,一位陷入困境的企业家朋友约我商量,一见面他就叹气,真是一夜回到了85年(他是1985年开始创业的)。这位朋友的情况并非个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刺激了经济复苏,但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制造业,遭遇普遍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巩固,但去年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房地产泡沫十分严重,结构调整推进艰难。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这是合理的调整,更可喜的是通胀压力将趋于减弱。就政策取向而言,前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全球天然气供需明显宽松;油气产量逆势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放缓,炼油毛利显著改善;全球主要油品供需持续宽松;资源国投资风险明显上升;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球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天然气供应总体过剩;油气储量继续稳定增长,产量增速油增气降;炼油能力首次下降,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定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油气行业改革从局部转向全产业链.展望2016年,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国际油价反弹乏力;天然气价格仍将低位运行;炼油、乙烯能力继续增长,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中国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将加剧,天然气总体仍供应过剩,炼油能力略有增长,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张茉楠 《化工管理》2009,(10):24-25
一、全球制造业已显露复苏迹象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实体经济的剧烈收缩和震荡已经逐步减弱.在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新增生产需求开始增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似乎摆脱深陷衰退的阴霾,纷纷出现筑底回升的迹象。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概述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弱;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石油供需持续宽松,市场失衡,油价暴跌;天然气供需初现宽松,LNG现货价格大幅下跌;油气产储量双双增长;炼化能力继续增长;全球主要油品供需宽松;乌克兰事件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地缘政治和能源市场格局;国际石油公司业绩明显下滑,加快战略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石油消费延续低速增长态势;成品油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放缓;油气储量保持快速增长,产量油稳气增;炼油和乙烯产能仍保持快速增长;海外权益油气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加快战略调整。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加速,但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低位回稳;全球天然气供需更趋宽松,价格下行;炼油和乙烯产能继续增长,炼油能力过剩加剧。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石油需求量继续增长,天然气维持较快增长,炼油能力增速将明显放慢,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4.
三季度市场回顾1.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改善,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全球经济复苏有所改善,但风险指数上升。美国经济在房地产市场带动下加速回暖,但后期仍需警惕财政悬崖风险;欧元区经济增长仍不乐观,欧洲央行购债计划或将对经济有所提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的风险减小。量化宽松的货币环境将是制约全球经济复  相似文献   

15.
一季度市场回顾1.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平稳回暖2013年一季度,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初显成效,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升,经济总体继续稳健复苏;欧元区市场信心仍较脆弱,债务问题不时爆发,经济继续底部徘徊;日本经济得益于量化宽松政策,逐步走出衰退;新兴国家在发达经济体总体改善的带动下,  相似文献   

16.
受2013年6月美联储表态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行为及其预期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地动荡,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步伐却并未由此止步.这不仅会作用于美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同时也必将会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遭受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性风险.文章就当前美联储退出QE预期及步伐加速的背景下,分析了美联储退出QE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从实体经济传导和金融市场传导层面探讨了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认为美联储退出QE对我国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并最终提出了以“保持稳定”为目标的防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玩具世界》2009,(10):51-51
17日,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要责任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下半年至明年都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他称,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已经止衰回升,近期美、日欧经济也好转,但国外失业率仍高居不下。短期全球经济有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美国转变其消费模式对中国的出口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四季度市场回顾 1.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平稳增长 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就业形势趋稳.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年化季率上修至增长4.1%,创2011年四季度以来最大升幅;11月失业率降至7%,为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随着美国经济活动及就业市场的逐步改善,美联储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进入退出过程.欧元区经济逐步向好,12月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2.7,为2011年5月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石油市场:在动荡中寻求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市场经历了动荡、恐慌、稳定和重塑信心的过程。相应地,国际油价也经历了暴跌、筑底和反弹的过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尽快止跌复苏。2009年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初现复苏"春芽",但石油需求仍然疲弱,国际油价大幅度反弹的原因是石油金融属性的再度体现。2008年9-12月,欧佩克为稳定油价连续3次减产,且执行相对较好,但OECD库存在2009年上半年仍然持续上涨。持续减产使得欧佩克原油剩余产能大幅提高,应对市场供应中断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2009年下半年,估计石油需求将温和回暖,如果欧佩克不增产,OECD国家石油库存将呈下降趋势,从而使世界石油市场逐渐呈现供应偏紧的局面。国际油价正在动荡中寻求新的平衡。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预计下半年多数时间国际油价将在5580美元/桶区间波动。  相似文献   

20.
当地时间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以进一步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从2008年开始,美国已经两次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后,国际油价都出现了较高的涨幅.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油价格开始追随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波动.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和我国石油市场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又如何进而影响我国的石化行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