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融资偏好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对国内学者对融资偏好进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归类。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偏好顺序和融资偏好影响因素两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与优序融资理论相悖,显示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融资成本与收益、股权结构、管理者非理性、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市场完善度和行业等。但是多数以融资结构、资本结构等静态量来替代动态的融资偏好,对于融资偏好的内涵认识不清,可能造成结论的偏差。此外,有关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研究大多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而建立在计量经济模型基础上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分析较少。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特征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融资行为是资本结构理论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国内和国外,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进行文献综述,目的在于探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方融资理论的简要回顾以及西方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描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符合现代融资理论,而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和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方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及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融资行为及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MM”定理的提出标志着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创立,并把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研究带入了一条不断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一定条件下,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而言,债权融资优先的认识已被当今主流的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所认同,然而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刮融资行为的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次序不同。由于经济体制、资本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我国企业与两方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并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偏好。  相似文献   

5.
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的MM理论,权衡模型,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论和控制理论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现象,并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原因及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余剑梅 《经济纵横》2012,(11):102-104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胡金朋 《时代经贸》2007,5(10Z):197-19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融资多元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直接融资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国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资的选择上,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明显偏好股权融资方式,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偏好有着巨大的差异,也与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本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别从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和公司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表现和弊端,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和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市企业的R&D活动往往被忽视,从融资来源偏好角度,分析了2009-2011年中国91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影响因素。借助GM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偏好程度较高、债权融资偏好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意愿更强,而权益融资方式偏好对于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作用不显著,内源融资对民营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国有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权融资偏好与大股东剥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并不能有效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这一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越偏好股权融资;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配股决策中所认购的比例越低。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源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削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