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OT方式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资本与公共资本相结合的产物。就项目公司而言,BOT项目资产的实质是用益物权而非作为其载体的实物资产;用益物权的具体内容决定了BOT会计模式的选择:金融资产模式拟或无形资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靖 《中国外资》2008,(4):103-104
文章首先介绍了BOT的概念及适用范围,然后结合城市供水行业的特点,并同时具体分析了上海市大场水厂的BOT投资方式,最后提出了一些BOT方式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BOT投融资方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大。但仅仅靠国内政府掌握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融资需求。国内外许多人士已经认识到BOT投融资方式能解决政府资金不足却又迫切需要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问题。本文主要从BOT方式的优缺点及在我国的有利条件和益处出发,着重指出了BOT在中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BOT在中国的可行性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BOT方式及中国利用BOT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金卡工程》2009,13(6):95-96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外资投资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方式。我国目前调整BOT方式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有的法律规范甚至与BOT投资方式相抵触,不利于BOT项目实施和发展。本文从:BOT方式的产生与发展;BOT投资方式特征;我国有关BOT方式的立法现状及立法障碍;对完善我国BOT法律制度的建议,这几个方面对BOT方式及在中国利用BOT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着重阐述了就BOT方式进行专门立法的必要性,以实现现行法律体系与BOT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李颖 《中国外资》2013,(7):132-133
BOT是近年来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方式。BOT方式能有效吸引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BOT方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还很少,对BOT方式的理论研究水平还不高,尤其是BOT项目中的风险问题更是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对于BOT投资方式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到减少风险、乃至化解风险以便更好地从事BOT项目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闫小雷  付建华 《财政研究资料》2007,(23):F0003-F0004
BOT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王军 《新疆金融》2009,(3):20-21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介绍BOT投资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BOT方式对于解决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重要作用,并对西部地区实行BOT投资方式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能为解决西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阐述了BOT投资方式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中国引进这种投资方式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BOT投资方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妍 《投资与合作》2023,(11):13-15
文章概述了工程建设项目BOT融资风险管理,分析了工程建设项目BOT融资风险管理存在风险定价不准确、政策不稳定、合同不透明、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进行更准确的风险评估、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设计透明的合同、找寻多元的资金来源,以期提高BOT项目的可行性,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议BOT项目的会计处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富平 《会计师》2011,(8):22-23
<正>BOT作为一种项目融资手段,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BOT项目的合同投资方实质上是用益物权人。财政部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对BOT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本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重点阐述BOT项目的法律属性、资产属性以及具体的账务处理问题。一、BOT项目的法律属性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繁重,高速公路特许权的取得一般有外购、投资者投入和BOT方式三种方式。BOT融资方式是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包含了“建设-经营-移交”这三个方面的含义,大多是指政府的主管部门或政府控股企业授予某高速公路项目公司一定期限(一般在20-30年)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费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在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政府部门或政府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12.
陈斌才 《财政监督》2013,(11):50-52
BOT项目的会计处理我国财政部已有具体规定.但是BOT项目的税务处理,国家一直未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税务处理规定。有的地方对BoT项目按照建筑业征税,有的地方按照转让无形资产征税.这种执法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本文以国家现行政策法规为依据.对BOT项目的会计处理、营业税处理和企业所得税处理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而多年的财政赤字又使得政府很难全部负担庞大的建设费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近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财富,却又受制于诸多产业的垄断门槛无处投资。因此,由国有经济实体垄断基础设施投资的局面必须尽快打破,利用BOT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迫在眉睫。但中国目前的BOT项目绝大部分集中在引进外资上。事实上,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早已有实力与热情去从事BOT项目投资,关键在于,其能否获得“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4.
BOT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无需政府投资,先由项目建设方出资建设、经营并管理,然后将设施移交给政府。它是解决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一种理想的融资方式。文章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环境,分析了BOT模式的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比较了外资BOT和内资BOT,并指出我国大力发展内资BOT的优势所在,以及实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意义重大.1985年我同在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中首次采用BOT方式建设和运营该项目,是我国采用BOT方式的成功案例,此后各地纷纷效仿,BOT成为我国使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进科 《会计师》2012,(4):22-23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方式,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意义重大。1985年我国在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中首次采用BOT方式建设和运营该项目,是我国采用BOT方式的成功案例,此后各地纷纷效仿,BOT成为我国使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TOT融资方式与项目融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方式很多,典型的方式是BOT融资方式。但是在BOT方式下,中外双方的利益追求存在较大矛盾,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B”上。首先是外方往往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有的甚至要求投资回报率应在18%左右;其次,外方通过BOT融资进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同时,往往还要求进入中国基础设施的装备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的经营市场。加之BOT方式风险较大、项目产品价格高、对配套法律制度要求较高,实际运作过程中成功率较低,曾经风行一时的BOT项目几乎很少达到预期目标,使得BOT融资方式不能在大范围内推行和采纳。因此,应积极利用目前…  相似文献   

18.
BOT是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国内融资领域上来讲BOT是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不仅包含了建设、运营和移交的过程。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BOT模式能解决进行项目的融资方面的问题,但是会产生一定风险,如何来进行风险管理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BOT融资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程鹏 《证券导刊》2013,(8):69-70
公司作为市政固废领域的龙头公司,独特的全产业链模式将有利于其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充足的BOT订单能够保障其未来三年保持40%以上的复合增长;同时,配股的顺利完成能够基本满足公司BOT项目的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一、BOT、TOT、ABS国际融资方式的概念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具体表述为:通过契约方式,将政府部门或国家公营机构承担的某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公共工程开发项目)交由国外企业或国际财团融资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出资者在特殊期内对其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