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国务院决定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对缓解城镇贫困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密切关系已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物价上涨情况下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水平能否对低保户进行有效救助?低保工作在相对完备的政策下还存在什么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安庆市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蓬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我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贫困,存在应保未保现象2007年,全区城镇居民平均低保标准和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为172元和129元。与全国相比,2007年我区低保标准低于全国平均标准182元,排第17位;月人均补差标准高于全国月平均补差水平102元,排第5位。我区月人均补差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区城镇低保对  相似文献   

3.
李旭穗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63-65
我国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电梯系数"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市"低保"标准上升速度远远低于英国和美国的救助标准提升速度;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保"标准提升速度和幅度稍低于东部地区的提升速度和幅度;"低保"标准的提升速度远远低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提升速度。文章建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进行定期调整,提高速度逐步跟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参照国际救助标准的提高幅度,加大我国"低保"标准的提高速度与提高幅度;以相对贫困线来确定受助对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全民低保”,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凡是我国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直白的解释则是:“全民低保”等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城市低保”)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表面看,“全民低保”事关13亿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所涉资金庞大,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文中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低保制度”: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以收支衡量贫困,保障标准全面化;设置量化指标,评估过程客观化;考虑家庭情况,“低保”标准梯度化;设置不同救助,救助方式套餐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丹  李燕华 《特区经济》2012,(8):171-173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设定和调整是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低保制度建设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确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提出几点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寇凤超 《北方经济》2009,(13):30-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的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保障和改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的基本生活,江西省定南县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约1.2万人从中受益。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的13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月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220元和180元;城市和农村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265元和225元。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低保中的社会排斥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伟 《特区经济》2008,(11):126-127
近年来,我国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社会排斥问题,把相当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排斥在低保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贫困及致贫原因认识的偏差、社会救济理念认识的滞后、识别低保户的困难、低保资金支出压力大等造成的。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社会救助资金的来源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工作就成为解决社会排斥问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这些家庭中仅有部分成员可以享受到政府每月几十元到200多元的低保金,要想用这点钱在当前物价水平下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实在是太不易。不少低收入人群未能享受低保补助,一些低保户的生活质量极其低下。(《人民政协报》)古人说,“不惠寡而患不均”。不过,对于低保待遇来说,却是“既患寡又患不均”。一方面,各地低保标准普遍偏低,一些农村人均每月只能领取40元,根本无法保障高物价下的日常生活。同时,低保分配不公,既有“北京千万富翁领低保长达8年”这样的“不应保而保”,亦有“河南农民带瘫妻打工10多年却吃不上低保”等“应保未保”现象,这些都在一点一滴透支人们对于低保制度的信心。要切实解决“寡”和“不均”两大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市两个少数民族贫困县295户农户为样本,通过构建低保户识别Lo-gistic模型和农户低保政策公平评价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来评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性.研究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县低保产生程序不受人情因素影响,但农户对政策公平性评价不高,且评价结果受主观人情因素影响.由此说明政府应加强宣传和管理,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标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量中国贫困状况时,最为常用的贫困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贫困标准,也称政府贫困标准,另一个是世界银行的1美元1天的国际贫困标准。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683元,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为2365万;而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生活在1美元1天标准之下的人口还有1亿多。另外,部分学者和机构在研究中提出过不同的标准,各地采用的低保标准、最低生活需求标准等虽然没有使用贫困标准的名义,但实质上也是贫困标  相似文献   

13.
曲顺兰  陈欣  罗微 《山东经济》2010,26(3):118-123
农村低保标准测算是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我国农村低保标准测算中存在制定方法不科学、缺乏制度化的调节机制、保障标准总体偏低等问题。低保标准测算应坚持最低生活需求原则、属地原则、动态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综合采用生活需求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测算山东省农村低保标准,可以发现现行低保标准总体过低,尚需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低保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地区间、城乡间、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以及城镇低保标准与最低工资的比较,分析了我国低保标准变动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低保标准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为了切实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以期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困难群众同等待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低保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因此,低保金就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救济那些贫困人群度过艰难岁月的口粮钱.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了农村的贫困现象,更好地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1,(9):14-14
日前,甘肃省政府下发《20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施方案》,甘肃省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将再次提高10%,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补助水平由月人均65元提高到72元。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两劳人员作为其救助的特殊群体所产生的问题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如,在新增低保户中两劳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对两劳人员普遍实行全额低保金覆盖;两劳人员无须严格审查就能吃低保;两劳人员存在低保依赖和衍生贫困现象等。两劳人员中大多数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少年,如何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就业、实现自立是完善低保制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村低保: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树义  刘朝立 《山东经济》2009,25(4):114-1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地方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低保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农村贫困群体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情况做了描述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低保人口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农村低保还存在保障范围小、保障标准低、地区差异大、低保对象界定不科学、透明度不高、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部分贫困群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对于社会保险来说是比较有效、直接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的措施。文章通过对昭信村低保实施的对象和标准、低保覆盖面和低保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相关分析,来了解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的情况,从而为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大多数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施阶段,还存在确定标准不科学、低保对象家庭财产信息难以核实、低收入救助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低保组织机构的不成熟以及对低保立法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目标与原则,制约了低保政策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甘肃省农村低保政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