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审美文化历经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而拓展到文化艺术等领域,与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传统生态智慧相吻合,与现阶段“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命运共同体”等观念呼应,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美乡村生态审美文化,以“和”为理念贯穿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建设的价值追求。对现代乡村生态审美文化进行塑形与铸魂,是一个体现“真、善、美、宜、益”审美规律的人类生存文化模式。生态审美文化为艺术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生态审美的尺度和导向。艺术乡建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美生形态,经由艺术赋能与组织创新,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建立在传统舞蹈基础上的,中国舞蹈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及历代保存、遗留下来的宫廷舞、民间戏曲,为中国舞蹈文化积累了无穷的宝藏,挖掘并发扬光大的文化遗产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开发、研究。根据时代精神和现代人审美心理自觉或无意识的创新,以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同时,中国舞蹈的美,原因之一是包含并体现了情感世界,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  相似文献   

3.
象是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思想史上的发生是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它们和各自思想“原型”的断裂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发生,都应该在种种思想谱系之间变化着的历史关系中去寻求解释。它在其内涵上意味着人与自然及外在世界的关系之审美化上.“象”在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前贤申之己详,本无后学可以置喙的余裕。不过“象”从文字之“象”和文化之“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化过程,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及文旅事业发展作用巨大。然而,我国城址类遗址多数地面几无遗存可寻,可读性弱。城址类遗址展示中核心遗址本体“辉煌历史原貌”的再现是公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而遗址“重建、复建”又是明确被禁止的。试图从理论依据及实践设计层面探讨遗址展示的“复原再现”方式,通过跨学科及实证研究等方法,从风景园林的视角提出基于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城址类遗址展示理念。甄选有条件进行复原再现的遗址本体,通过抽象化设计复原再现其本体“历史原貌”,并探索遗址本体复原再现时避免“复建、重建”之嫌疑的展示设计方法,提升城址类考古遗址展示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本脱胎于党史母体,文本审美向度指涉文学思政教育,而文学教育是距离大众最近、最直接同时也是最容易接受思想洗礼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党史学习教育视域下,通过《文学欣赏》课程中的“红色文学”文本解读,使农村故事、党史教育与农耕文化相融合,深度给予涉农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涉农高职红色文学思政育人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沈彬彬 《活力》2010,(9):50-50
文字的图形化特征,历来是设计师们乐此不疲的创作素材。同时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书画同源。认为文字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而追求达到一种纯熟的艺术境界。以图造字早在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就开始了。至今其文字结构依然符合图形审美的构成原则。  相似文献   

7.
曹勃昊 《企业导报》2013,(8):262-262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折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对于哲学、艺术、审美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美学是哲学在艺术和审美上的延伸,老子的美学观念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老子的"道",就是以自然之美为核心内容的美学思想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14,(6):139-141
在中国谈消费者审美,一个是文化带来的差异性,对于功能的差异要求;另外一个是材质,中国人讲究材质做工 “这么多年后,看到很多大品牌之前再强硬,最终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即本土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审美能力是美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它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本质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现生活中的美,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普通高校美术专业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在美术专业中,审美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阻碍了美术教学的脚步,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找出可行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洪明 《企业活力》2006,(12):38-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研究了商标词的翻译原则与策略。一般都认为:商标词的翻译应以简洁传神为贵。简洁是为了便于识别记忆,传神是为了保持品牌的形象,维护商标国际形象的一致性。此外,胡开宝、陈在权等研究者根据美学原理提出:商标译名应具有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使商标译名产生亲和力,唤起消费者美好遐想,增强他们的购买欲。商品在市场上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商标名是否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商标把商品营销的艺术、语言、文化、美学等集于一身,不少商品能通过优美的商标名而中外闻名。本文对商标名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等效”与“求美”有机结合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1.
董其志 《活力》2010,(21):126-126
造型是工笔画之首要。在造型中,“写意传神”是传统工笔画造型的重要法则,工笔画的线不仅仅能勾画物象自勺轮廓,表现物象的结构,而且能强化人物神态特征。通过线条的曲折来表现人物结构的变化、线条的刚柔和质感的不同。情感造型体现了中国工笔画的精神内涵。以形写神,妙想迁得、阶级性、主观意愿都是造型的显著特点。传统工笔画塑造物象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笔墨,而其中以线造型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线是传统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由于我们每人每时的思想感情不同,在线的运用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现代工笔画中画家有意淡化用线,解决了在传统工笔画中的矛盾。工笔画历史悠久,我们应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使工笔画的光辉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镀金时代”?NO,“中国藏家时代”。成长于传统文化断裂年代,启蒙于全球拍卖场,腰包鼓了不过十余年的中国富人,能否经由艺术收藏完成自我升华,承担一个阶层对于文化的责任,最终由富而贵?  相似文献   

13.
艺术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艺术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不管从哪种角度或立场去理解会计的职能,都不能脱离“会计”本体和客观存在或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而研究“会计”本体和经济业务活动的客观性,需要一种内含于会计、永恒作用着的会计“反映”职能此即为会计的内在性职能。  相似文献   

16.
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不论东方和西方,欧洲与中国,古代人很少谈一个事物美与不美,而多是说和谐与不和谐,他们说的和谐就是谈美."  相似文献   

17.
(一)信用建设的标与本从目前媒体宣传和少数地区征信机构的出现来看,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拉开了可喜的序幕,但如果对我国目前信用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我国现在的信用形势不仅不容乐观,而且相当严峻。目前出现的征信机构和地方法规只是从现象上,即力图从经济行为上规范信用。这种片面的信用规范,其实只是有形的“小信用”,只是表象化的“标”,是哲学上的“用”,是社会信用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表现,而非信用“本体”。“信用”之“本体”是指渗透到社会大众和各领域,集文化、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具有高度自觉自律的意识形态,是无…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精神的审美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企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审美文化上,不仅指艺术美,而且包括生产、生活、人的精神品质等美的因素。审美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审美虽伴随生理快感,但它必须表现为一种喜悦、愉快的心情,具有强烈的爱憎,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审美文化在企业中,也是和整个生产经营联系在一起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它影响和反映着企业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精神最集中的折射。因而,企业审美文化能够摆脱对外在形式美的单纯追求,达到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企业职工的审美理想体现在追求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较为重视,无论是农村医疗、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个性基础设施也随之向乡村延伸。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是基于新农村的创新发展,促使农村新生活为目的,为农村打造属于自己风格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布局美、产业美、风尚美的“三美村居”,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与当地的文化、环境进行紧密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共同针对景观进行构建、规划。  相似文献   

20.
刘雪峰 《上海房地》2011,(11):13-14
“清、调、补”源自于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理念.其本意是指通过合理选择食物,帮我们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调整身体的各项机能,以及为身体补充均衡的营养,从而达到保健的效果。笔者认为。“清、调、补”理念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