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安兆军  佟加云 《活力》2010,(8):258-259
随着对司法鉴定改革讨论的逐渐深入,有一个问题慢慢的突现出来。那就是:谁代表国家对技术性证据行使国家监督的权力?确保技术性鉴定证据公正、科学.实现并维护国家诉讼的权益。弄清楚这个问题。有益于从完善我国诉讼制度的高度理顺目前司法鉴定工作中的混乱局面。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中,检察技术部门实际上己经行使了代表国家对技术性鉴定证据的审查和监督的权力.这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是检察权的应有之意.也是检察机关实现国家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保障。因此说,检察技术对技术性鉴定证据的审查也是一种独立的检察监督权形式。  相似文献   

2.
车志双  王秋成 《活力》2009,(9):91-92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得不充分.检察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规范性和法律确定性尚未真正确立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张春华 《中外企业家》2013,(35):265-267
在我国民诉中,法院与检察院之间形成的是法律监督法律关系。两者关系实质是审判权与民事监督权的相互关系,法院独立审判与检察院诉讼监督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也决定了检察监督立法的复杂性。首先,阐释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其次,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叙述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监督范围、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强化和发展;最后,对修改后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含义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监督范围包括受理、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体现了中国检察制度的显著特色。根据宪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确立了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权。199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加强了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权,  相似文献   

6.
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制度,旨在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裁决行为,保障民事执行权合法、良效的运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和矫正,有助于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制度,旨在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裁决行为,保障民事执行权合法、良效的运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和矫正,有助于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现行我国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存在外部监督的缺失与内部监督的缺陷,应厘清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完善监督方式,以使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青 《活力》2005,(10):107-107
检察建议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民行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又不宜或不必通过抗诉程序纠正,而以书面方式建议其自行纠正的一种检察监督方式,它在强化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因为立法的不完善,不仅实际执行不尽人意,而且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规范检察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人认为,应从立法上对民行检察建议的权限、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在保障国家社会稳定、维护经济秩序方面意义重大,但行政权力机关在行使这些管理职权时需要不断地扩大权力,进而蚕食其他国家权力,影响国家社会建设的和谐稳定,而对行政权力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当然地负有对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权,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1.
苗德芳 《活力》2010,(19):37-37,39
1.缺少法律依据。最高检虽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出台,但在《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检察官法》等相关法律上却并未对检察建议给予明确定位,其法律依据也只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检察机关职能的原则性规定及《检察官法》中的奖惩规定。检察建议书“书出无名”也成为其不受被建议机关重视及造成检察机关监督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尹继平 《活力》2011,(6):118-118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行政监督活动中,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中发生的不合法行为或对具体案件处理错误,以书面形式。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监督意见,以利于人民法院自行纠正的一种方式。一、民事行政监督方式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一种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是在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民事检察权的过程中。基于维护司法公正、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改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抗诉是唯一法定民事检察权行使方式.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权是宪法规定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延伸,是国家权力配置的结果,具有广泛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令刚 《活力》2010,(20):50-51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实践有利于纠正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犯罪。但是在实践中。检察建议因缺乏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而产生了如刚性不足、说服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落实检察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青双 《活力》2011,(11):141-141
“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生”是检察机关性质和地位的本质要求。服务保障民生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只有站在关注民生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深入分析研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执法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检察工作的人民性。 一、影响检察机关“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生”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检察机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在“服务保障民生”上仍然受到制约。一是思想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子证据作为一种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新型证据形式,在检察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子证据主要以计算机等工具为信息载体,将计算机数据储存后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传输、共享。现阶段,电子证据在检察事务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检查机关通过提取电子证据,将电子证据进行审查鉴定,并根据合理的定案规则,解决具体案件,提高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17.
唐艳春 《活力》2010,(14):71-71,73
一、检察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及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包括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职能;依法惩处和预防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职能;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职能等。它与和谐社会构成要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息息相关.这是检察机关宪法地位和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王剑 《活力》2009,(9):54-55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力量。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法治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方向。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也是有效履行检察职责的必然要求。应对当前形势的要求,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执法理念”,更加自觉地使检察工作融人大局,服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晓凌 《活力》2014,(16):24-24
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写入刑诉法后,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检察机关成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关,由传统监外执行模式下的检察监督转轨到现行社区矫正模式下的检察监督。但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制度性、社会性问题开始出现,本文对当前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制方面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事检察监督具有监控法官追求公平正义,监督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之价值。但目前因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两院之争",致使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将当事人申请的再审程序作为检察机关抗诉的前置程序,完善抗诉结果的运用,并给予检察机关对审判人员违纪审判的立案侦查权,以切实保障该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