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尤为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新 《经济界》2001,(5):20-23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为调动亿万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亟需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土地制度是第一位重要的。在新形势下特别需要坚持并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切实“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一、农村土地问题事关全局,新形势下更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1.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为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应尽快将农民土地使用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国家法律和中央政策规…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经济工作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农业,化解金融风险,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笔者认为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对农业,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可有任何麻痹,在工作上必须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必须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当前,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觉地重视农业。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有利于粮棉产销协  相似文献   

3.
三农点滴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强调,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近年来。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大量农村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农村乃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温家宝总理警告说,在土地问题上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发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县)敖林西伯乡杏树岗村的一起长达22年的占地纠纷。作为农村土地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件。值得人们深思,警醒。该村32户村民。承包的耕地长期被占,又未得到任何补偿,22年的困苦生活与艰辛维权,却换来一场打不完的官司。是谁令这些农民无地可种。含冤难诉?是谁漠视甚至剥夺了农民拥有土地的权利?是谁一手制造了这一起土地纠纷?农民的土地权益究竟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才能强化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只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马斌 《价值工程》2014,(7):304-305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是维护农民权益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以及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更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调保护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亿万农民的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乃至全社会具有稳定作用。中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工作,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时,强调要把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整个世界正在逐渐演变成城市化的网络社会,快速的城市增长严重威胁着农业的基础地位:土地被严重侵蚀、农村耕地不断减少、温室效应不断上升,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矛盾。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努力提高耕地利用效益,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命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土地和金融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土地是农民手中最重要的资产,而农村土地金融是把土地和金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农民可支配资金,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模式有限,从本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出发,研究适合本地农村经济的土地金融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文章以吉林省的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模式为例,深入研究农村土地金融发展过程中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吉林省及其他省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耕地减少的态势难以遏制,同时,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对耕地保护带来了压力,因此,耕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采取以下措施: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生产补贴,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引导农民退出宅基地,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础制度,新形势下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精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3.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国家土地管理机构级别已上升到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一个部,可见,党和国家对土地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土地管理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保护和节约了大量耕地。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乡差异的逐渐缩小,土地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表现在:1.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化转变。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用地锐减。3.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兴起“建房热潮”,将吞噬大量耕地与优质农田。4.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抛荒弃潮”的现象进一步蔓延趋势,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就产业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而言还是土地问题。所以,笔认为,当前土地地管理的重点是把握农村土地问题,难点是解决形成农村土地问题的本质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中央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本文就漳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的角度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创举。但家庭承包制带来的土地分散化、零碎化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主体和客体的模糊性,也导致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搞活农村土地的流转和强化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强化合同管理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为了加强对延长土地承包期、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工作的指导,国务院最近向各...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沙日浩来镇发展设施农业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近几年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业比较效益和土地价值提高,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由此带来了诸多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影响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作者通过近几年来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上访案件,对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对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的对策进行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本文从土地流转的特点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和问题,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在进行土地流转实践中的几种模式及其利弊。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和范围的逐步扩展,应该从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中介组织、土地流转的管理和调控等方面着手,确保农业主体地位与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