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姗姗  沈春花 《活力》2012,(21):100-100
作为现代传播媒介之一,电视以其特有的真实、形象、生动和声画并茂的传播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翔实、最具内涵的各类咨询,特别是各类新闻节目能迅速、及时、简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因而成为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电视新闻节目指的是电视屏幕上传播新闻信息,分析、解释和评论新闻事实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和,它由电视画面、文字语言、现场效果三部分组成,在电视新闻传播中,文字语言占有主体性构成地位.人们可以想象,一条没有画面语言的电视新闻可能某种程度上相应减少了报道的生动性、可视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刘辉 《活力》2011,(8):176-176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说到底是对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发现和发掘。新闻工作者.就像是淘金者一样,时时刻刻在生活的土壤中辛勤劳作。为的是能淘出那些闪光的金沙。因此,仅有勤劳是不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独特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即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活动。作为记者,除了通过现场观察、阅读文献等方式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外,向被采访者提问被视为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可以说,记者的提问巧妙与否,决定了采访是否成功。因此,学习和掌握好提问的艺术,是新闻记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位新闻记者应有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张国英 《活力》2013,(10):98-98
采写新闻报道,既要弄清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必须依赖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同时要求深悉心理学以应对被采访者,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本文作者试对采访心理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探油阻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都希望自己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捕捉到好新闻,多发稿发优稿。那么什么是新闻敏感呢?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什么是新闻职业敏感呢?职业敏感就是职业人"及时、迅速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一种特殊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杨春花 《活力》2013,(10):57-57
什么是新闻?这是每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新闻相关工作的人最先要掌握的。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首先.在广义上。除了发表在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彭庆凯 《活力》2014,(18):57-57
随着近些年来新闻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在各个新闻单位的内部也都执行着非常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记者编辑们去发掘好新闻,这在无形当中就需要记者、编辑本身一定要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因为记者是否具备新闻敏感性,与其能否写出令人称赞的作品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达。对新闻而言,语言无非三种(文字、图像、声音)。而怎样运用这些语言表现新闻内容,新闻思维起了决定性作用。新闻业的特点,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既要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为行业人员认可的价值观,也要有符合行业特点的思维方式:新闻思维。新闻思维是记者按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原则和规律,发掘新闻信息,表现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思维能力的高低是新闻从业者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浩然 《活力》2010,(21):144-144
新闻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新闻记者同去一地采写同一新闻事件,写出的作品却不尽相同.写作题材各异不说,有的甚至连新闻事实也有出入。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对新闻的敏感程度不同。一名优秀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采访现场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自觉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容地理出头绪,  相似文献   

10.
李建平 《活力》2013,(15):114-114
“新闻敏感”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广播电视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分析获得全国大奖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优秀新闻作品,就能发现这样的现象:它们都倾注了作者炽烈的情感,是作者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挖掘,凭着敏锐的新闻意识去捕捉。通过典型的事实报道,使新闻价值要素得到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广播新闻采访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隐性采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新闻,然而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本文从广播新闻中的隐性采访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对隐性采访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隐性采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环节,是新闻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活动也全方位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近几年来,新闻采访频频遭到拒绝,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屡见不鲜。现在的媒体如何去看待这一现象,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又是何种心态?时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随之转变,在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面前,记者要正视受访者拒绝采访这一现象,在分析各种遭拒的原因及总结经验思索对策的同时,也要躬身自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力争做一名时刻站在时代前沿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根据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广泛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又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以期与同业者互学、互勉.  相似文献   

14.
曲含秋 《活力》2011,(5):193-193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根据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广泛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又从五个方面,进·步论述了记章在采访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以期与同业者互学、互勉。  相似文献   

15.
赵振东  杨天娇 《活力》2012,(6):177-177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第一道工序,没有采访,就发现不了新闻线索,得不到第一手资料,新闻写作便无从着手,成了“无米之炊”。新闻采访需要加入想象力。新闻采访深入的过程,就是想象丰富的过程,没有想象力,新闻采访有时会半途而废,捕捉不到新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6.
公强  张彤 《活力》2014,(7):100-1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一个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靠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真实、准确地还原事件的真相,将能够挖掘的新闻事实彻底的揪出,并且与受访者建立后续联系以便进行后续采访。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人格化在实现新闻审美上与四个方面有着主要联系,一是新闻报道者,二是新闻题材内容,三是新闻采访的人格化,四是新闻写作或后期制作.这四个前后互连的环节,构成了新闻审美实现的基础.研究探索新闻人格化与新闻审美的联系,离不开对这四个环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
先薇 《活力》2010,(6):192-192
现场直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尤其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出镜记者可以缩短观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出镜记者不仅是新闻现场的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和报道者,更是现场新闻直播的中心人物。因此,如何有效恰当地进行新闻直播现场的控制,是每名合格出镜记者应该掌握的必要技能。  相似文献   

20.
刘念 《中外企业家》2009,(5X):193-193
付费采访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那么付费采访对我国的新闻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从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付费采访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付费采访要注意区分公共信息以及"付费采访"将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长期存在下去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付费采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