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谢家麟、吴良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铺,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他们颁奖。中国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入,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2.
高层声音     
《中国西部》2012,(6):6-6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并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3.
科技     
《中国报道》2013,(2):12-12
1月18日,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应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中国预警机之父”、雷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被授予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4.
财经     
500万重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月14日,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召开,代表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励的“五大奖”再次揭晓。设立于2000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第十二届获奖者——中国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和曾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招生办)建筑系的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他们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19位和第20位得主。  相似文献   

5.
《环球财经》2014,(1):26-27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本年度还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最高科技奖项,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7.
人·事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  相似文献   

8.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在旁人看来,程开甲的名字上有着太多厚重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右)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左)颁奖。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灯火璀璨,鲜花竞艳,气氛庄重而热烈。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罗沛霖:原名罗霈霖,曾用名罗容思、罗雨。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终身特级会员,中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中国电子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负责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引进并参与工厂设计;曾主持我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和国产最早系列化电子计算机研制的技术工作以及组织工作;多次参加并主持国家科技规划的电子学部分的撰写;在雷达、信息理论、电子电路、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电机、电器、工艺评估方法学、经济财政数理分析以及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动向有创造性成果;为中国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指导全局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魅力中国》2010,(2):2-2
刚刚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是2010年我国科技界的两个重要会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孙家栋院士颁奖,一批科技成果和个人受到隆重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1,(1):6-6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两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4.
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谢家麟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5.
双周速览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大会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人员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获得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关注。2004年,该奖曾首度出现空缺。  相似文献   

16.
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朱基、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胡锦涛主持大会,朱基在大会上讲话,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69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金怡濂院士,江泽民主席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8项、二等奖2…  相似文献   

17.
人·事     
叶笃正、闵恩泽、师昌绪获首届创新方法成就奖首届"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成就奖"近日在京颁奖,叶笃正、闵恩泽、师昌绪三位院士获奖。叶笃正为著名的气象学家,开创和建立了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系统,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闵恩泽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为著名材料学家,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正5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  相似文献   

19.
热点     
《走向世界》2010,(3):14-14
2010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获得奖金500万元。此外“绕月探测工程”等三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习近平来到中国科学院西郊科教园区,首先考察了高能物理研究所。他仔细察看对撞机加速器模型、储存环等,了解该所在粒子物理、先进加速器技术、先进射线技术领域的发展成就和建设世界级科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