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上,电信运营商对用户的补贴一般分为两大类:终端补贴和话费补贴。终端补贴的表现形式即“存费送机”、“存费送机送礼品”等,补贴额度在账务上的体现是增加了营销成本;话费补贴的表现形式为“购机赠赞”、“存费送费”等,补贴额度在账务上的体现是减少了话费收入。二者各有优劣,终端补贴更易包装、更具宣传噱头,并且在营业税体系下运营商开展“存费送机”业务,手机终端不用缴纳增值税,也免征营业税。因此,运营商以往更倾向于使用终端补贴形式。  相似文献   

2.
补贴的几种方式 一般来说,运营商进行的与手机终端相关的补贴方式有两种:一是预存话费赠送购机款(也称为终端补贴),二是购手机赠送话费(也称为话费补贴)。在终端补贴情况下,用户预存一定额度的话费,可在购买终端时得到优惠购机补贴,优惠购机的成本从运营商的营销成本中支出,预存的话费在用户承诺在网时间内按月返还。在话费补贴情况下,用户以市场价购买终端,用户承诺消费额及在网时间,可按月获得一定的话费减免。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9月,都被三大运营商视为校园营销的黄金月,运营商会集中资源,以存话费送手机或其他实物等优惠策略抢夺学生用户,校园竞争异常火爆。但在今年的开学月,运营商的校园营销手段发生了明显变化,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取消了存话费送手机或实物等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存话费送流量,或由手机厂商增送实物,营销力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随着3G营销"战争"的愈演愈烈,国内运营商在固网、移动网上都不断加大营销力度,终端补贴、话费补贴等传统的营销手段造成产品价格不断降低。与此同时,通信市场逐渐饱和,三家运营商的竞争成为如何划分现有"蛋糕"的竞争。为了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运营商面向集团客户更加推崇网格营销的方式,目前很多公司的营销部门正在逐步布局网格营销。  相似文献   

5.
3G时代的蓬勃发展,让运营商迎来了一波用户增长的高峰,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终端补贴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追溯到2009年,当年年底中国联通率先引进定制版iPhone,并为其提供定制终端补贴(存费送机),引来大量用户争相抢购,一举确定了联通在3G时代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6.
国外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资费策略Vodafone澳大利亚Vodafone澳大利亚的数据业务资费采用流量费和信息费双重计费方式,信息费按照具体内容收取,流量费主要通过套餐计收。Vodafone澳大利亚推出的流量分档包月套餐,主要根据用户使用流量的大小灵活使用计费单位。同时,对超过分档套餐中规定的流量则给予不同的折扣优惠(见表1)。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电信运营商大体可分为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从话费收缴状况来看,移动运营商基本上采用预付费方式,并运用信用度管理,根据客户信用度等级的不同给予一定的话费透支,以保障客户的正常通信。所以,移动运营商的话费欠费率、呆坏账率较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小。而固网运营商采用的是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并存的缴费方式。由于固网运营商的话费收缴以后付费方式为主,预付费占很小的比例,因而呆坏账率较高,企业的运营风险较大。从各大电信运营商话费收缴的实际效果来看,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话费欠费现象,虽然预付费方式能够降低欠费风险,但这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客户的服务满意度,增加客户对通信消费的顾虑感。那么,电信运营商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既能降低或杜绝企业的欠费风险,又不影响客户满意度的、科学合理的话费收缴模式呢?  相似文献   

8.
终端补贴:利弊交织,难承其重 在3G发展时期,终端补贴被国内外运营商广泛采用。因为有效降低了用户的购机成本,并通过捆绑方式为用户提供高于或略高于用户原消费需求的套餐服务,终端补贴在吸引新用户入网、加速2G用户向3G迂移、培养用户新的业务使用习惯及支持终端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个人市场,基于用户行为,通过平台化思路,将用户和核心业务应用汇聚在一起在个人消费市场全面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下,运营商仅仅通过终端补贴、优化套餐等传统方式已经很难实现用户保有,更不要说价值提升。在新一轮的创新过程中,国际运营商纷纷选择走平台化道路,并抓住典型应用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电信市场促销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销(Promotion)作为销售促进的 一个有效手段,已成为众多商家提高市场业绩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电信公司纷纷把话费优惠作为促销的主要手段,很多促销计划的实施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各电信运营商采取的主要话费优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电信运营公司在制定促销计划时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以及如何根据市场目标确定促销方式。国内话费优惠促销的主要方式1.对预付费用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话费优惠。这种方式要求用户在使用电信服务之前,在自己的帐户内预先存入一定的金额,以后发生的通话费自…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及国资委对于运营商降低营销费用的要求的影响,电信业内频频传出终端补贴减少的消息,将对整条产业链上的终端制造厂家、渠道分发厂家以及运营商的产品销售和用户规模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代付话费卡式中,由于邮政服务网点多、企业信誉高,人们选用绿卡付费的较 多。然而,用绿卡付费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据报道,某用户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 情况下,突然被停机,补交话费及滞纳金后方重新开通。为此,笔者向邮政企业建议:一是要做 好绿卡付费业务的宣传工作,使用户熟知使用方法及有关事项;二是与电信企业联系,利用其 自动催费系统,及时提醒用户补存话费,以免影响用户用机和给用户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进一步完善绿卡代付话费业务@叶匡新$江苏省泰兴市电信局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终端补贴是运营商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通过向终端厂家提供生产成本的补贴,进而向用户推出价格较低的终端,运营商可以吸引用户购买并发展新用户入网。国内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手机市场累计出货量为2,20亿部,其中,2G手机出货量为2604.6万部,3G手机出货量为1.54亿部,4G手机出货量为4039.4万部;国产品牌手机达到1.68亿部,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76.4%。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信业服务不断向产品化发展,各种价格套餐在目前一段时间内将是主要存在方式。从移动转到联通,从手机转到小灵通,从单机转成双机,很多客户已经习惯了不断变换运营商。而客户也在同一运营商的众多套餐中跳来跳去。价格套餐的形式逐步多样化见证了竞争的激烈性。从中国联通第一个品牌如意通的产生,揭开了电信服务产品化的序幕。很多地市企业已经存在一套价格套餐体系,从包月套餐、返还话费、网内优惠、预存话费得手机等。价格套餐本质上体现了电信定价的一系列问题,从最初的两步制资费到多样的定价方式,反映了基础产业中价格随着产业格局的变化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电信服务申诉共计41211件,较上年增长54.32%,居20大类服务申诉的首位。电信服务申诉中55.28%是针对移动通信服务的。申诉的主要问题包括:电信运营商单方面规定移动电话预存话费限期使用,到期冻结话费余额,用户终止服务不退还话费;移动电话资费不透明,退订短信难;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为消费者订制手机收费短信,收取高额信息费;固定电话资费误差多,话费明细账单无法查询等。”这是今年“3·15”期间国家工商局公布的2004年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中关于电信服务的一段描述。 也许对于这个结果,电信企业的管理者们会觉得很困惑。是呀,…  相似文献   

16.
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在众多影响电信资费制订的因素中,运营成本和市场环境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在未来市场中,电信企业要想取胜,除去资费手段外,优化用户市场结构、提升企业服务质量也极为关键。在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电信重组、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等之后,电信市场不断开放,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运营商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上。从预存话费送手机到短信包月再到通话费包月;从积分奖励到定制手机等,无不显示运营商们的良苦用心。在目前中国的电信市场上资费已经成为决定各个运营商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为什么电信资费会一降再降,运营成本及市场环境又是如何影响电信企业资费制订的呢?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记者去移动营业厅缴费的时候,发现里面人头攒动,自己拿的号前面居然有20多人在等待。细问才知道,北京移动年底推出大幅优惠活动,全球通客户存600返300,存1000返600。另外,获得联通CDMA网络之后的新电信强力推出天翼业务,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新联通也开始大量推出年底话费优惠活动。这表明,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终于开始发力,拉开了新电信竞争时代的帷幕。尽管在规范竞争的电信监管下,恶性竞争不大可能重现,但是静水深流,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布局已经悄悄展开。2009年重装上阵的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将如何各自切实推进3G建设,如何推出全业务服务,如何展开新一轮竞争,非常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8.
郭顺义  杨桦 《当代通信》2003,(14):24-26
随着基础电信业务量(主要指语音业务)的逐渐饱和,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努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增值电信业务。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首先对外资开放了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包括设备制造商、虚拟运营商、通信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其他电信企业也纷纷进入了增值电信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IPTV产业链是一条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交叉在一起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终端厂商和最终用户。技术平台产业链上的应用软件提供商、基础设备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相互提供资源并进行技术支持,基础网络平台则承载和运输大流量的多媒体数据。终端产业链上的终端厂商在得到应用软件和平台的支持后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芯片及其他技术供应商为终端厂商提供技术。在最重要的服务产业链上,电信运营商利用其网络资源和支撑系统,整合行业内部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IPTV服务,而频道/内容运营商则负责频道的内容整合、包装和营销。在IPTV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与广电部门共同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IPTV产业链的双核心模式。IPTV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强大的技术力量,不可能仅仅依靠产业链中的任何一方,必须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以下,本文就IPTV产业链中广电部门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进行有限理性情况下的进化博弈研究,提出双方合作的稳定策略以及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建炜 《中国邮政》2006,(10):23-24
随着电信运营商服务网点的日渐增多,话费缴费方式不断丰富,代缴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福建省宁德市局一面千方百计巩固原有代缴市场,一面想方设法拓展新兴代缴市场,以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2005年全局共实现话费代缴业务收入150万元,而2006年1至6月份,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