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弥补分权化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相对下降而带来的中央财政能力的不足,中央政府加 强了金融控制,使金融业代行了部分财政功能。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也逐渐加强了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控制,强化了金融业的财政作用,使得金融业沦为“第二财政”。政府的金融控制手段主要表现为金融分割。  相似文献   

2.
渐进转轨、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周立 《财经研究》2005,31(2):26-37
渐进改革过程中,中国政府面临许多挑战,需要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为了弥补分权化改革中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的不足,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在动员资源过程中,金融业替代税收收入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替代财政支出功能.由此,导致了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金融业被异化为"第二财政".作为"第二财政"的金融业,发挥着提供铸币收入、平衡预算赤字、替代财政投资、平衡地区差距、替代财政补贴等多项财政功能.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的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改革,造成了这一错位,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赋权于财政,还权于金融,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公共财政制度,发展起健康的市场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利益集团理论的视角对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认为中国金融抑制的制度安排内生于给予改革当中利益受损集团金融补贴的需要,为了维护转轨时期的社会稳定,降低改革成本,在财政能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加强对金融体系的控制,以利差租金和货币发行收益为主要路径向国有企业、政府财政提供金融补贴。但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的下降,由金融抑制引发的社会风险的累积、金融效率损失等问题使得中国如果继续维持金融抑制政策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4.
魏卓民 《经济论坛》2011,(9):138-14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干预和管理有其历史渊源,当前也存在多种形式。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招商风险是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时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峰 《金融评论》2015,(2):1-13,123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自主能力弱化,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地干预辖区金融,乃至设立自己所能控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然而,由于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对地区金融扩张的影响,一直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基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分批分次推动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外生下降这一“自然实验”,利用全国2000~2008年的县市财政自主度等面板数据,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特别是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之后,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的下降的确可以刺激地区金融扩张。而且,计量分析表明,本文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北魏时期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财权,地方政府制度外的收入不属于地方财政的法定收入范畴."统收统支"是北魏财政的重要特点.日本学者渡边信一郎认为"调外帛"属于地方财政经费的观点缺乏根据.文章通过对地方财政涵义的分析,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进一步理解,认为"调外帛"依然属于中央财政统管,北魏地方政府无权支配.北魏中央在剥夺地方州郡财政权力的同时,以"使职差遣"方式强化对地方的财权控制.  相似文献   

7.
加强财源建设是提高地方财政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转轨时期振兴地方财政、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所在,是地方财政支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新体制,面对新任务,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创新理财思路、扎实搞好财源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正效益性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当前受政府规制最严的行业之一,这和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联系的广泛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和边界会影响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进而会影响金融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正效益分析对调整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明确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我国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本地金融业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奠定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从而为地方政府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颂 《当代经济》2016,(36):90-92
金融控股集团是新世纪以来,国际上逐渐开始流行的一种金融发展模式,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促进金融机构集约化发展、保障新兴金融业态抗风险能力,提高为中小企业、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效率.此外,地方组建金融控股集团还是推动地方金融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的甚至可以构建成为城市建设金融资金运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任务,在财税体制改革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理解这一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强化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展现财政在统筹内外两个大局中的治理新作为具有重要意义.从坚持"党管财政"、实现"财金联动"、促成"财税一体"、优化财政政策、统筹内外大局五个角度来领悟和理解,"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既要在财政框架内引导资源有效配置流动,促进财政税收一体把握和财政政策优化调整;还要跳出财政框架兼顾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研究党对财政资源统筹的全面领导、财政与金融相互作用对财政资源配置的要求;更要拓展定位外延、提升财政站位,从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高度展现财政资源统筹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的作用,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经济研究》2016,(2):42-55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分权导致各地竞争金融资源,省际金融变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显性集权隐形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匹配引发多种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因此,明确金融分权边界、落实地方政府风险责任是预防和控制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丁莹 《经济研究导刊》2014,(25):100-101
分税制通过对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政收入的重新界定,解决了分级包干财政时期出现的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下降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分税制也随着各方因素的变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分税制体制不完善带来的弊端逐渐显露,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而产生的土地财政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地区发展严重失衡、金融发展被过多干预等难题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完成。因此,分税制还需要进行完善以适应当前中国国情,较好地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的问题,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一、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充分发挥金融在“两个转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对金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要钱找银行”的片面认识。事实上现代金融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筹资融资、拓展市场、调节经济、信息服务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等五大功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业在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在90年代后期形成,是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产物.多年的实践,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地方金融企业的资产状况.目前云南省传统的金融机构门类较为齐全,为构建云南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对其他省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的研究分析,借鉴其成功之处,探寻云南省金融控股集团的模式.金融控股集团的建立,有利于云南国际金融中心的创建尤其是东南亚金融中心的创建,有利于提升云南金融企业综合竞争力,更好地促进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业备职能部门、备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金融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j相互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金融部门的经济业务往往涉及到多个管理职能部门。因此,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一项制度,而是金融业若干个部门应当遵循的内部管理制度,它是金融业全部管理制度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金融部门适应借贷经营管理和防范各种经营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金融业内部经营,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笔者现结合我们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对金融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及如何强化内部控制发表一些见解,供同行们进行商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金融模式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各国政府为促进本国低碳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各种策略、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措施.低碳经济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世界金融业的格局,我国金融业必须相应调整,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而金融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会有所不同.我国可以通过分析国外较成熟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一些启示,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完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泽 《当代经济》2017,(35):50-51
如今我国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各种财政与金融活动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财政与金融现象,为了能够更佳有效地帮助大家认识理解身边的财政与金融现象和这些现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尝试运用部分经济学原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财政金融现象进行简单初步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顺利改革,又该如何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这些都需要理论的阐释与指导.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中介理论着手,探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优势所在,并以功能观为导向,提出了一些有关构建中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看法.最后,得出了一些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董宁  郑玉坤 《生产力研究》2011,(4):54-55,88
财政与金融的职能定位及其关系安排历来是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从理顺地方财政与金融的职能和作用入手,构建地方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框架,分析了我国财政与金融相互关系的微观基础,全面考察了当前地方财政与金融的职能交叉,发现地方财政和地方金融在金融改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支持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和民生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和"越位",并运用山东、辽宁和四川三省的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探讨了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机制与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