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一、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内涵分析 新准则下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新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以后所有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资产,它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者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或是它的权利源自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相似文献   

2.
一、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新准则下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新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以后所有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资产,它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者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或是它的权利源自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新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取消了商誉,而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3.
一、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新准则下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新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以后所有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资产,它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者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或是它的权利源自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新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取消了商誉,而同一企业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能产生商誉,差额只能调整“资本乏措只”。  相似文献   

4.
一、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新准则下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菲货币性资产。新准则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以后所有的无形资产都是可辨认资产,它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  相似文献   

5.
一、新旧准则无形资产确认对比分析原准则定义无形资产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为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目的而持有的,无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并且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著作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新准则定义无形资产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无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新准则中删除了原准则中的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有关内容并且明确定义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可辨认性的标准为: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或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企业的商誉。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所下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完全相同。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为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就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无形资产准则继…  相似文献   

7.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纠正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偏差,体现新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变化和发展,维护正常的会计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现行的无形资产核算范围、计量和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制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铃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13+126-113,126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资产,由于它的不可辨认性,新准则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分离而独立确认为一项资产并进行合理的计量,在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下以净额列示,就新准则中商誉的具体处理作一分析,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购并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9.
李凯 《经济师》2009,(11):169-169
文章指出,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这一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较旧准则“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采说更加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1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以权益性工具换取非货币性资彦,前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后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新准则名称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文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提炼出了新旧会计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的变化之处。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从多个方面体现和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笔者拟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如何体现和运用谐魔陛原则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增减变化情况,进而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营利情况.本文从旧准则中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发生的变化,分析了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增减变化情况,进而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营利情况。本文从旧准则中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发生的变化,分析了新准则中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中,明确规定“自创商誉不确认为资产。因为自刨商脊是没有按成本可靠计量并由企业控制的可辨认的资源,自创商誉缺乏同其他资产相区分的身份。自创商誉的未来经济利益不能为报告主体所控制。”但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在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比重大大增加,尤其在高科技企业中,这一比例达到50%-70%,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确认自创商誉已越来越为大多数会计界人士所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从多个方面体现和运用了谴嗅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我国在1992年开始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施巧灵 《当代经济》2010,(10):102-103
正确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改革的动因出发,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仍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企业合并、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年金等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并不仅仅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可以说它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允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性、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虽然新的会计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即“现金产出单元”,并以资产组为主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尤其是在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能够大大简化计量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一、新旧准则资产减值的差异 1.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原准则要求企业对各项资产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新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以及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20.
建造合同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条,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它规范了施工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基本确认原则,是企业进行决策、考核的重要依据.2006年,我国对《建造合同》准则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与2007年开始陆续在各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实施以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会计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大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