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在“十二五”时期达到最高峰.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将给就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求的变化趋势和结构性矛盾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2001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信息,结合同时期经济波动情况,分析劳动力供求的变动特征,以期为我国现阶段解决失业问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易成本视角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在追求交易成本节约过程中建立的劳动交易关系,农民工劳动交易契约绝大多数属于新古典契约,人力资本专用性低、劳动交易不确定性低、劳动交易频率低.劳动交易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低级交易治理方式.尽管上述治理结构节约了交易成本,但目前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存在低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过剩、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一劳动力供求格局下, “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交易治理难以兼顾劳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调整公共政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平衡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优化劳动交易契约及治理结构应是构建稳定和谐的农民工劳动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际失业属性理论回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业属性是失业理论发展的重要观察视角.本文基于对失业属性的认识.从凯恩斯对劳动供求数量失衡的观察到"后凯恩斯主义"对劳动供求结构失衡的认识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供求质量失衡的认识,以及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数量供给特殊性的观察,正是在人们对失业属性的认识逐步深化过程中,失业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劳动力市场作为一种自动进行劳动资源分配的组织体系,它的发育完全可由其中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主体的行为方式得以显示和印证。劳动供求当事人愈能独立地按照市场准则支配自己的劳动供给行为和需求行为,则表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发育得愈加成熟。本文试图实证描述中国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特征及其历史转形,分析中国目前二元劳动供给主体的劳动供给行为模型,揭示目前正在发生的以市场为取向的职工劳动供给行为对中国经济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作用,通过对比固定汇率制度,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2005牟汇率改革以后的浮动汇率制度,说明了市场供求对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稳定的汇率制度对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的主要通行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就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已经开始在全国蔓延,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正在逐步呈现.本文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刘易斯转折点时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得出"我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尚未到来,劳动力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围绕刘易斯模型建立时的假设条件,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失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翠芬 《经济师》2009,(10):234-235
文章阐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均衡现状,指出了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改善不均衡供求结构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我国“民工荒”现象进行探讨,利用劳动经济学的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从微观层次找出影响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决策的因素,进而运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从宏观层次分析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以期找出影响农民工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最后,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改善“民工荒”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主动和被动失业治理政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沪 《技术经济》2003,22(4):18-19
<正> 经济学中关于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劳动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来讲发展太快,同时劳动力的质量及其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发生了功能性障碍,表现在劳动力市场没有传达劳动供求信息以及劳动力质量的信息,也表现在工资这一劳动力市场价格由于种种原因起不到调节供求的功能等;三是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太低,无法吸收因技术进步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和新增长的劳动力。基于这些导致失业的原因,失业治理的政策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主动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失业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衡量劳动力供求均衡程度的求人倍率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监测中心公布的劳动力供求季度变化数据考察求人倍率随经济波动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既然劳动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由“供给”、“需求”、和“制度环境”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解决矛盾的落脚点就在这三个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经济的均衡性发展;从供给的角度看,需要调整教育的发展结构,并促进职业培训的发展;从制度环境的角度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进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何解释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对推进中国电力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导致电力市场结构变迁的供求因素的分析,探讨中国电力市场结构变迁的规律,揭示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的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非林业合作现状、基础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木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森林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导致木材市场供求缺口不断扩大。扩大木材进口成为改善中国国内木材市场供求状况的一个必然选择。传统木材进口市场的不稳定和其他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促使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的非洲在中国木材进口市场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随着非洲国家环保意识的加强,建立木材加工厂,将木材深加工后出口将成为未来中非林业合作的主要方式。合作现状中非林业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购买非洲国家木材,与非洲国家合作采伐森林以及在非洲建立木材加工厂。近年来,中国进口非洲国家的木…  相似文献   

13.
(续2012年第2期)五、关于两部门及其转换影响收入差别的讨论除了重视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和剩余/生计比等制约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差别的主要因素之外,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理论也特别强调二元结构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这似乎也存在疑问。有人说,"库氏倒U"理论不也  相似文献   

14.
知识失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知识失业现象在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正在浮现出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转轨时期特定的制度背景有关,又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矛盾和知识劳动供求总量与结构缺陷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牛雪峰  徐伟 《经济师》2011,(1):103-105
文章通过对国外劳动市场中介实证研究中有关劳动中介对工作寻找者的就业影响的文献进行总结评述,以期对中国的劳动市场中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研究者主要是利用国家权威的调查统计数据、个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具体案例的访谈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劳动市场中介主要是通过帮助工作寻找者发现职位空缺信息、把工作寻找者的技能和可信赖性传递给雇主以及提高工作寻找者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这三种途径来促进求职者与工作职位的匹配。由于中国的劳动市场及劳动中介在很多方面都与国外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国外的研究结果在国内的特殊情况下是否适用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取决于征税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然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及不同税制结构下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在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认为对劳动所得征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最后提出了缓解劳动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税制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大量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到城市里。文章探讨了中国出现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单纯依靠新古典模型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在农村和城市间的内部流动了。不仅需要从社会学理论中吸收关于分离市场的理论,也需要从制度经济学中吸取必要的理论以最终完善标准的新古典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劳动经济怎样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呢?理论界一般认为劳动者要流动,报酬水平要反映劳动消耗和人才供求,以发育劳动力市场.但是,我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权利的认可和界定;否则,没有劳动与付酬交换双方的所有权基础,劳动力市场无法发育和形成.我曾经进行过分析:从劳动与产出和增长的关系看,产出和增长除了受劳动力供给和劳动时间供给数量多少的影响外,还受到劳动者劳动行为的影响;而劳动行为从主观上来看,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劳动者权利界定.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权利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泰岩 《经济纵横》1996,(11):43-48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黄泰岩在美国,对劳动力通常是这样界定的:年龄在16岁及其以上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有一部分人口国以下原因并不进入劳动大军成为劳动力:一是需要照顾孩子的妇女;二是需要继续上学的学生;三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20.
要素的合理配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人力资本纳入经典钱纳里模型进行扩展,首次研究了1994—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增长过程中的要素再配置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源自要素尤其是资本的驱动,要素再配置的"结构红利"几乎不存在。资源错配导致了要素再配置效应的低下,而造成我国资源错配的本质原因在于政府主导的具有金融垄断性质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用工机制扭曲和供求失衡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要素再配置效应,释放"结构红利",关键在于不断突破制约我国要素市场发展的制度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