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王劭斐  王彤 《新金融》2003,(8):37-3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机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积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结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累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亟需调整金融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原理,解读了证监会负面清单,并对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公用事业收费收益权、棚户区改造信托受益权、租赁资产及PPP资产证劵化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法律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是在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和金融制度下的现实选择,能够在短期内为资产证券化提供操作性较强的交易规则。由于目前的信托模式在制度上存在明显的漏洞与缺失,导致潜在的法律冲突与风险。因此,有必要完善信托模式的规则,实现资产证券化制度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上海船舶金融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产业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船舶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设立船舶融资资产转让信托、船舶投资基金以及将船舶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设想与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证券化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证券化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与信托的组织形式,具有实现证券化目标的天然优势.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选择了信托模式,但是源于英美法系的信托制度却与具有大陆法系传统的中国法律制度存在着冲突,因此导致了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出现了理论上难以解释的问题.中国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通过信托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来,国内已开展了两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建元2007—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两单证券化业务的基本结构都是: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该行持有的一定规模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筛选集合,信托与受托机构依法设立信托,然后受托机构以资产池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为偿付基础向资本市场发售代表信托受益权的资产支持证券。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在许多国家已经有了成功运作的经验。运用这一手段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可以降低资产处置成本,提高资产回收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下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存在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3月开始的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采用了以特殊目的信托(SPT,Special Purpose Trust)作为证券发行人的信托模式。由于与我国现行民商法律和金融制度不存在明显的法律冲突,无需对现行法律作重大修改,因此与公司模式比较,信托模式的制度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中采用的唯一模式。但在为期3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托业"一法两规"的颁布,为运用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安排(破产隔离)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现实环境下利用信托模式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及可操作性,并进而探讨了运用信托模式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思路及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一种简约的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其实质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在资本资金市场上发行债券、信托受益权凭证等证券而进行融资的过程。商业银行在金融同业市场以同业间的市场资金利率购买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等,  相似文献   

12.
李佳  王晓 《海南金融》2012,(1):29-32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金融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结论.本文深入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基础资产及基本功能在金融风险形成和传导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对构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基本模式、基础资产、评级机构以及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银行试水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近期资产证券化动态 1、2003年,毕融通过信托资产分层处置,处理了132.5亿元的不良资产.吹响了资产证券化的号角。  相似文献   

14.
信托模式: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明  陈柳钦 《新金融》2004,165(10):11-14
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本质在于破产风险的隔离机制,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正好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背景下,信托模式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目前制约信托在资产证券化应用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本质在于破产风险的隔离机制,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正好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背景下,分析了目前制约信托在资产证券化应用的因素,指出信托模式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颠覆了传统行业,互联网金融也上升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信托业作为金融行业中的后起之秀,管理资产规模在2016年突破18万亿元.目前受限于法律政策、流通渠道等因素影响,信托受益权流通尚不畅通,结合互联网环境设计信托受益权流通机制是突破流通禁锢、倒逼信托公司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科斯定理,归纳出互联网时代的两种信托受益权流通模式,系统设计其流通机制,其中突出信托公司作为中央计划者或者做市商的主导作用以降低交易成本,并结合互联网思维对信托公司在推动信托受益权流通方面的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作为传统融资渠道之外的新型金融工具,向穷尽信用贷款、缺乏重资产的新兴企业提供了选择.为实现资产信用与企业信用相分离,需要将拟证券化的资产进行产权变更,部分优质资产由于政策、法律等原因难以进行这一程序,便需要信托对之进行包装,以信托受益权的形式实现真实出售.但是,同样的工具也可用于掩盖底层资产实际为信用的实质,将之包装为依靠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进而获得投资,长租公寓信托受益权ABS便是其中的代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风险,例如原始权益人藉此逃避监管与披露义务;无法产生有效的风险隔离;突破资产证券化的实质,以企业经营能力替换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等.据此,应当通过贯彻穿透原则,明确限定底层资产权属,规定必要的自购比例,减少资金流通过程,提供更多融资渠道等方式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8.
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入手,分析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原理,指出了目前中国法律环境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存在的法律冲突与缺失,认为信托型SPV是最适合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以“分层信托”模式处置不良资产,实质是一种不良资产的准证券化。本期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分层信托”模式处置不良资产这一中国证券市场经典案例的介绍,希望对认识我国现行法律和监管政策框架下推出这一项全新的资产处置业务交易方式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盖永光 《济南金融》2005,(2):21-22,26
随着信托业“一法两规”的颁布,为运用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安排(破产隔离)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现实环境下利用信托模式开展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及可操作性,并进而探讨了运用信托模式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思路及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