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厦门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衡量一个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最简便的指标就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正确比较和评判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本文比较了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分类与美国《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关于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则小于美国。按美国服务业统计口径调整后,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增加3-4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约增加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陈凯 《财经科学》2011,(12):99-107
1991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变动特征。本文通过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与服务业增长之间相关关系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四个层次服务业的合理发展次序应为三、一、二、四。我国第二、四层次服务业发展速度应低于第一层次服务业,第三层次服务业发展速度应高于第一层次服务业,目前我国第一层次服务业增长速度趋缓不利于拉动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增长。文章最后给出了结论与政策性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大产业结构逐渐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相应地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通过比较和分析我国发达省份和地区服务业现状,研究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过程及规律,得出应根据各地特点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断挖掘城市服务业增长空间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山区的服务业增长的结论,以期对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投入产出法计量模型,对美国、英国、日本三国经济发达阶段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在所考察的期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随时间序列而不断提高;以服务业中间需求率为判据,虽然呈现出国别差异,但三国消费者服务业比重各年份均高于生产者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中间需求率最高未超过45%;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其提高幅度低于服务业增加值提高幅度。由此得出推论:进入经济发达阶段,三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因不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而是最终消费者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服务业发展却相当落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35%,不仅与发达国家70%、80%的较高水平有很大差距,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经济学家预言,到2010年服务经济将进入全盛时期,这将成为又一次产业革命的转折点———服务业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已是当务之急。从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首要一点就是对服务业要有正确…  相似文献   

7.
陈泓 《江南论坛》2012,(7):42-4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占GDP比重43.1%。但从全国来说,服务业统计相对薄弱,缺乏能与服务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完整的服务业统计体系,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和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服务业调查方法,加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势在必行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2008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均居长三角16城市第三;到2015年的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缘起、形式、空间布局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需求、投资额度、专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因素等为影响因子的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代表制度因素的对外开放度是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最大影响因子,城市化率和代表都市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次之。代表本地需求的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及代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投入的投资额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非常有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不明显。而包含了生活性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区位商指数并不代表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这提示我国都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着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的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扩张 ,不仅占GDP的比重大大提高 ,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 ,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分析浙江省服务业的结构特征出发 ,论证发展服务业对浙江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探讨浙江服务业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一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科技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以及在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优化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1978-2006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对城市化的反向影响,城市化是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格兰杰原因;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对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关系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决策者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服务业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务院发布《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提高4%,"十二五"时期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注意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坏,优化和有质量的经济结构才是保证未来中国经济能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红艳 《经济前沿》2008,72(2):68-73
在现代发达的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和整体产业链竞争力低三大突出矛盾,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从国际分工、专业化分工和产业互动角度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占GDP比重大幅提升,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但服务业占比连年大幅上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今后几年不宜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每年都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要跳出片面追求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的局限,把引导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服务业由"补课式"增长向"选课式"增长转变,着力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现代世界经济结构发展演变趋势,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是朝着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迅速提高,第三产业大幅提升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中国近年来对外服务贸易总额连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第四位,但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国际服务贸易逆差连年快速增长,特别是对美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连创新高,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严峻。因此深入分析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中国选择适当发的展战略促进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是三大经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差异是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东部区域内差异,即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处于缩小趋势,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较为平稳;从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服务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OpenGeoDa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分层次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和集聚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我国现代服务业分整体上呈现"半环状"的发展格局;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显著的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类分布类似,HH聚类和LL聚类分别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而HL和LH异常值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并且两者都存在属性值最发达的省区(广东省)与邻近省区未形成集聚发展的"尴尬"现象;消费性服务业不存在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