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绿色经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绿色产业的崛起,已表现出吸纳更多劳动力的潜力,同时能够促进劳动者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本研究采用2000-2010年绿色产业数据,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进行相应比较分析,从产业产值就业弹性的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显示,绿色产业产值就业弹性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 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将地区发展不平衡因素作为不可控变量,并将其纳入三阶段DEA调整模型,可测得不包含地区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发展不平衡因素带来了地区工业的"追赶效应"和绿色技术进步,促进了工业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扩大为代价。从长期发展来看,如果放任地区工业不平衡发展,并以此形成路径依赖,则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会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使疫情防控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出现紧急状态下的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这些"疫情产业"开始面临市场需求的快速调整,急需通过前瞻性和针对性政策推动其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基于需求的应急性、需求的直接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三方面基本特征,对"疫情产业"的概念及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以口罩这一典型产品为例,探讨了"疫情产业"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等实际特点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分化态势.为了避免"疫情产业"应急性增长的后遗症,中国应按照"淘汰退出一批、高标准建设一批、整治改造提标升级一批、多种形式整合一批"的总体思路,尽快引导和促进"疫情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此,笔者提出,应推进常规防疫产品和企业的分类调控、构建新型防疫产业生态、加大对高端战略性防疫产品的支持力度和加强"疫情产业"的国际合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疫情产业"的规范定义,指明了后疫情时期"疫情产业"的分化趋势与政策框架,对公共卫生危机影响下的"疫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具有一般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剧增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受外国经济体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对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升级对劳动规模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我国就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统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非国家预算内的各项投资增长下降,制约了各产业的快速增长。通过建立我国投资增长和三次产业GDP增长的关系模型,分析投资增长降低对各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分析我国第二产业内各产业的投资效率,从而正确调整第二产业投资导向,降低投资增长下降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国1978~2011年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及碳排放量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对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及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反之不成立;碳排放与第二产业之间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碳排放量增加是第二产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具有高碳排放量的高耗能产业是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支撑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经济增长遵循从"排放"到"增长"的路径。从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来看,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且长期的影响显著。我国由"排放"到"增长"的因果关系使得未来阶段容易陷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因此,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城市化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借鉴偏离-份额分析法分解产业结构增长的原理,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给误差项附加结构性约束后,分析全国整体经济冲击、全国产业发展冲击、地区整体经济冲击以及地区产业经济本身的冲击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受地区本身产业的影响最多,但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也出现独特的增长特征。各少数民族地区需根据所在地区的产业增长特点制定产业政策以提高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三级DEA方法,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2000-2009年,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以外)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和发展效率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持续高强度的资源投入仅仅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还必须关注高技术产业发展效率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消费和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三大产业中,投资是第二产业主要驱动因素,而消费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主要驱动因素。由于第二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和投资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都比拉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得快。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和投资对各次产业中各行业影响程度,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并认为高度的产业同构将导致区域内的恶性竞争。然而,长三角地区大多数产业并没有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相反,该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与高速增长现象始终相伴相随,尤以制造业为甚,从而产生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悖论"。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悖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21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就必须走一条新的绿色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中国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迈向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2016年年初,中国统计年鉴官方数据发布2015年辽宁省第二产业对人均GDP的贡献率为负的4.5%,分析第二产业走入低谷的深层次原因有:第一是产业群、产业链分工协作不到位;第二是第二产业尚未形成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第三是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者的逆向选择行为.辽宁自贸区将成为省内第二产业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这是因为自贸区能够促进第二产业内部分工协作,促进第二产业内生经济增长机制,促进第二产业市场趋于完全竞争化.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深刻影响着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偏向。结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现实情景,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增长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人工智能的绿色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技术红利效应直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引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人工智能的绿色增长效应仍显著存在。机制识别揭示,人工智能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驱动绿色经济增长,二者在人工智能绿色增长效应中的相对贡献分别为20.33%和8.35%。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结构红利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更低、创新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可以更充分释放其对绿色增长的赋能效果。拓展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人工智能发展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绿色发展绩效存在辐射带动作用。聚焦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发展双重视角,可为塑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竞争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