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超对接是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其目的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同时保证名特优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通过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农民、商家、消费者共赢。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了具体部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科学分析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意义、基础条件和主要路径,对于加快上海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我国特色农业现状进行了阐述;其后从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方面指出我国特色农业发展方向;最后对如何保障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变现有农业小规模生产方式需要农业组织创新。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虽然解决了当初我国农民的温饱,但是却不能实现他们如今所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因此很难激发农民种田积极性。小规模的农田与农业科技和集约化会发生冲突。一方面小规模  相似文献   

5.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标准化生产是顺应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要求的生产行为变革。本文以四川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从生产资料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以及农民对标准化生产的满意度四个方面分析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标准化生产,得出了四川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体系的角度研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证试图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构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分析法,以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为实证对象,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构问题。[结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应用多元化的主体、制订标准化的质量体系、延伸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一种经营系统。即:优化土地改革,使土地产权稳妥集中,然后平衡产权所有人的利益分配,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制度;以产业链发展为目标制订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产业链上下游经营者都必须依此标准把关产品质量;结合产业链经营特点推出特色产品服务;打造多元化的经营平台,围绕特色产品开展全方位的服务。[结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经营服务、经营监管与传统的农业经营体系不同,它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服务多元化、经营监管标准化等4个特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着力于上述4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增效为中心,以保障供给为目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资源,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然而,在这方面,中国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和出口需求同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小规模家庭生产的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组织起来,在技术上进行辅导,在生产过程中加以监督,他们显然难以大量地、持续稳定地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超市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创造了有利的、无可替代的客观条件。社会和政府部门对超市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成本远远低于对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成本。因此,中国可以采用“超市 龙头企业(农产品供应商) 农户”的模式,引导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户进入超市供应链,加快普及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击步伐。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新引擎——我国“农超对接”开展情况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伴随着"农超对接"的兴起,超市直采、基地直供,正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超对接"除了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外,也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了管理理念、组织方式、生产流程、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冲击和变革,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发展,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四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一个整体,其中集约化和专业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化和社会化着眼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共同服务于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是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今后发展任务作出的综合判断。要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方永磊 《农村经营管理》2009,(8):F0002-F0002
今年7月4日是联合国第15个国际合作社日,也是农业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确定的我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为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7月4日,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在京召开“2009合作社产品北京推介会暨首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对接”。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约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11家大型连锁超市代表参加了推介会。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旱作农业省份。特殊的省情,决定了甘肃必须趋利避害,把大力发展旱作特色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甘肃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围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浦东新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当前,如何清晰认识和定位浦东"三农"在全市及至全国改革发展中的地位,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地区"三农"创新实践的先进经验,积极创新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浦东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对于加快浦东农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15.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具有普遍性现阶段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据浙江省统计,2010年以来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资金累计超过200亿元,其中投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有109.64亿元。在2011年工商资本的90亿元投资中,种养业占47.33%、农产品流通加工占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是该县苴镇的特色农产品。为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棉花生产,实现助农增收,在如东县供销合作社组织发起下,依托南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新棉公司创建的如东县长青棉花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全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年”活动,开展系列化服务,扶持产业化生产,发展社员137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经》2014,(1):124-125
<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调整了生产关系,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充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已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  相似文献   

18.
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键点,如何端牢13亿人饭碗,如何支撑城镇化,如何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迫切要求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农业发展形态多元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加深,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正在产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正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作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实践证明,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成效。在我国农村、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进程中,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扶持等手段,有力地助推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本期我们选取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扶持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和经验,与读者共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