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凤阳县农行重视员工思想工作,善于引导和教育员工正视现实,丢掉包袱,努力拼搏,通过不断的进取来改变农行的现状,为实现“三年翻番”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笔者作为一名农行员工,对农行上市面临的困难也略有所知,如历史包袱太重,不良贷款率较高,自有资本不足,网点多,员工多等等,因此农行一直没有提出明确的上市时间表。确实,治病要对症下药,农行的自身情况决定了农行的股份制改革之路不会也不可能与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农行的主人,肩负时代的重任……改革大业靠我们勇于开创。加快发展要我们努力打拼,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为了农行的明天,奉献我们激情……”火红的夏日,地处皖北大地的阜阳市农行,处处都可以听到这铿锵有力、激昂向上的歌声。这就是农行员工自己创作的、正在阜阳市农行全行上下喝响的员工之歌。欢快激越的曲调,谱写出了该行“加快有效发展,实现三年翻番”的主旋律;豪情跌宕的歌词,凝炼地表述了全行员工开拓创新、奉献农行事业的赤诚情怀。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农行的人员包袱、财务包袱,改革与发展的焦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县(市)级支行(以下简称基层农行),因此,基层农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务之急。而培育和加强基层农行的企业文化,对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增强全行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扩大农行的社会影响,提高农行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农行的顺利改革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9月25日的《金融时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项俊波详解农行改革难题》。项俊波是中国农业银行新上任不久的行长。他在破解农行改革难题时说了不少新思路,其中有两点尤其令人叫好。一曰改革创新要让45万员工变成财富。用  相似文献   

6.
在全省农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周清玉行长代表省分行党委提出了我省农行到2005年要实现的“三大目标”;一是业务发展目标:实现“三个降下来”和“三个增上去”,即把不良资产、历史包袱和存贷比例降下来,把经营效益、对一级法人的贡献和员工收入增上去,用4年时间再造一个贵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6日,对永宁农行来说,是一个值得每一位员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承载了永宁农行人多年的梦想与夙愿的1370万元不良贷款被盘活,长期压在永宁农行百十号员工心中的“冰山”终被融化。为了这一天,永宁农行员工苦苦等待了5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青海金融》2007,(B12):33-35
根据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作为员工培训部门,如何积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做好全行员工的培训工作,是农行干校当前急需探索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全省农行系统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行经营机制改革背负着比较沉重的包袱。由于历史的原因,农行各项业务以农村、农业、农民(以下简称“三农”)为主,城市业务发展较为迟缓,人均业务量不足,比较效益差。一方面,“三农、业务由于供销社系统和乡镇企业贷款大量沉淀,形成巨额“两呆”;另一方面,城市业务由于基础薄弱,短期内不容易取得竞争优势,总体上也没有形成具有本行特色的优良客户群体。目前,欠发达、不发达地区农行连年亏损,亏损额居高不下,进入2000年出现了两个使农行大幅度扭亏的重要契机,一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二是储蓄存款付息高峰已经过去,多数行1999年下半年开始应付利息实际付出额即开始减少。2000年将有大幅度减少,但是不良资产剥离后,仍然存在出众项制约农行扭亏为盈的因素,一是人均贷款大幅度下降,已经低于保本点;二是剥离后不良资产仍占较大比例,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本试从农行现存总题分析着手,提出农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思路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研究》2006,(10):9-21
又一次,也是最近一次听到农行股改的消息,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加坡国际货币组织年会上的公开发言,他表明:“农行的改革不会等太久。”这是坊间一直关注的消息,而对于农行而言,也是一直期待着的消息。坊间对农行股改仍旧疑虑重重,人们的担心和猜测也似乎有根有据:这样一个员工人数众多、网点分布最广、政策性业务最多、历史包袱最重、功能定位仍有待进一步明确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该怎样冲破重围最终完成股改?而与此同时,农行改革的主动性也遭到了多方的疑问,似乎更透明、更公开地与疑问者们分享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工作结果与成绩确有必要。鉴于此,本期关注——“聚焦农业银行股改基础工作”,将从农行改革有关经济资本管理、外部审计、人力资源改革、内部控制体系、科技基础建设、应用国际会计新准则、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评级法等八项工作,将其改革的计划实施、方法运用、实行标准、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概括地进行描述,以求达致内外共识、上下同心,共同推动农业银行改革进程,加快改革步伐的愿景。  相似文献   

11.
美国《财富》杂志曾在扉页上写道:“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文化建设将决定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农行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力的“溶合剂”、“催化剂”作用,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力量,对推动农行遵义分行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农行全省年中分支行行长会议上省分行党委提出的“改革、发展、创新、质量、效益”十字方略,是指导贵州农行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方略”精神,是当前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本刊开设《“十字”方略纵横谈》栏目,意在较集中地展示各级行和干部员工学习贯彻落实“十字”方略的体会、工作思路和改革发展对策。欢迎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加,来稿请在信封或稿件右上方写“纵横谈”字样。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开展的“农行要发展、员工当自强”读书活动中,《公司要好员工要强才行》一书中“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篇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也使我对服务的内涵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淮南市农行办公室重视宣传报道工作,一改过去宣传报道工作可抓可不抓的倾向,有组织、有系统地围绕农行的业务经营和精神明建设狠抓宣传报道工作,实现了新突破。1-6月,该行的报道被《中国城乡金融报》采用11篇(条)、《安徽农村金融》采用47篇(条),《淮南日报》采用22篇(条)、淮南人民广播电台采用35篇(条),起到了较好的宣城效果。《最爱孩子们的笑脸——农行安徽淮南分行员工探访“希望工程农行班”侧记》一稿,报道了该行从行长到员工捐款助学、情洒教育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发挥金融调研的先导作用,鼓励上海市农村金融学会各会员单位(农行、农发行、农商行、长城公司)的广大员工围绕各自单位的中心工作、热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为加快金融改革与业务发展献计献策,2007年上海市农村金融学会组织开展了“上海农村金融“新农村、新金融、新探素”征文活动。这一征文活动得到了四个会员单位广大员工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共收到调研文章百余篇。  相似文献   

16.
农行英模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体现了农行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展现了农行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农行人的优秀典范。深入学习农行英模的先进事迹,对于大力培育农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引导员工自觉跋行“诚信立业”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履行农行改革发展新形势下“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神圣使命,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行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我们农行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就是这座大厦的钢筋铁骨,而每一个农行员工都是大厦的砖石。《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是农行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古人把“知耻近乎勇”视为美德,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也说:“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也说明做人要有良好的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有了《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才会关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才会将个人融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  相似文献   

18.
学习、践行《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重在规范员工行为,打造合规文化。在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颁布和实施《农行员工行为守则》,其意义非常重大且现实必要。因此,学习、践行《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行为守则》应在有所突破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农行发生显著变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行发生根本变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全球运作、国际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这一“3510”战略目标,是农行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农行人的期待和追求,实现“3510”目标,对现阶段农行而言,应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变化,对全党全民提出的新要求。今年年初农总行也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农行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笔以为从基层农行的职责和任务来看,创建“学习型”农行,对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金融方针政策,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农行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