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数据》2008,(3)
这是一起比较严重的长期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统计违法案件。企业虚报、瞒报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违反统计法关于如实报送统计数据的规定,最终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似文献   

2.
客观、真实、科学的统计数据是一个企业了解情况、分析形势、制定目标、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是统计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报瞒报、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统计数字严重失真,必将对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现就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来成 《数据》2008,(9):16-17
时常听说和看到一些企业因虚报或瞒报劳动统计数据被曝光的消息,同时也看到由于重视劳动统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事例见诸报端。究竟劳动统计是甚,虚报瞒报何因?它和企业及员工又是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迷津,记者采访了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和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侯建国的一席对话、探讨,使记者拉直了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将决定能否正确分析经济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可行性的决策。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统计部门往往得不到十分真实、准确的数据,这主要是企业在上报统计数据上经常弄虚作假。不同类型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目的对上报的统计数据往往区别对待,作假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如虚报、瞒报、伪造、迟报、篡改统计资料等。长期以来社会各界都较多地关注企业虚报统计数据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也的确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王耀武  侯福忠 《活力》2007,(3):56-56
统计事关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以说,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现实中虚报、瞒报、漏报、不报、拒报、篡改、造假统计数据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4,(9):49-49
2002年和2003年两年间,宣武区统计局执法队共对32个有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了立案处罚.对其中29个统计数据出现虚报或瞒报等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分析,违法行为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数据》1996,(2)
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统计数据不准的责任不全在企业──企业统计的误区(之二)纪宏,柯世才,石瑞芹大家知道,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但在实际工作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时有发生。我们不禁要问,统计为何敢冒生命危险去作假?原因很简单:...  相似文献   

8.
杜午禄 《数据》2004,(4):28-29
长期以来,我们一提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就很自然地想到是否存在瞒报、虚报等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其实,这只是影响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统计调查方案设计是否科学,调查方法是否能达到如实收集资料的目的,加工整理资料的方法是否符合客观逻辑规则,数据评价能否体现客观存在等等,都是关系统计数据质量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统计数据的失实给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给党风廉政建设平添了人为的障碍。对于这种现象,党和国家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人民群众也对虚假的统计行为深恶痛绝。那么,如何贯彻落实《统计法》,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统计数据失实、虚报瞒报这一弊病呢?本文仅就此做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统计数据上出现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歪风,并大有蔓延之势。据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共查出统计违法行为七万多件,其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这两万余件,占总件数百分之273%。这种不正之风,害国害民,贻误党的事业,必须坚决根除。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统计数据严重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不仅有当前统计工作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任,有统计法制不健全的问题,而且更有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以权谋私。这些人头脑发热,不顾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1.
马晓轩 《数据》2005,(2):48-49
主要错误虚、瞒报商品销售收入 ①某单位房屋出租,将租金及承租方的营业收入一并计入商品销售收入,构成虚报商品销售收入.②代购代销收入,将只收取手续费的代购代销收入计入商品销售收入,构成虚报商品销售收入.③其他业务收入,将其他业务收入中的出租柜台(租金)收入计入商品销售收入,构成虚报商品销售收入.④商业单位下属门市销售收入,将单位下属门市(非独立核算)销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构成瞒报商品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2.
凡是伪冒假劣产品都应打击。打假对象不仅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信息产品——统计数据。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的下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虚报瞒报统计弄虚作假的活动正在全国全区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高娅娜 《数据》2002,(8):28-28
在统计执法工作中,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单位进行了严厉处罚和耐心的指导教育工作,同时加大了统计执法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笔者发现,在某些专业报表(如各专业经济指标表)的填报过程中,许多单位的统计人员虽然有提供与实际不符的统计数据的事实,但究其原因并不是其主观上刻意扭曲统计数字,伪造各项指标,而是由于对统计指标含义和报表填报要求不理解而导致了错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尚处于逐步完善之中,参保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工资总额,虚报离退休人员或瞒报离退休人员死亡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社会保险稽核是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契约化、复杂化的特点,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难,瞒报、漏报缴费基数,虚报和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等各种  相似文献   

16.
潘景丽  邹维娜 《活力》2004,(8):83-83
作者结合实际论述了依法强化统计监督的作用,目的和措施,强调坚决制止虚报瞒报现象,维护统计数字真实可靠的重要性,以确保统计数字的“快、精、准”。  相似文献   

17.
张晓鸣 《企业研究》2011,(10):78-79
近年来,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频频出现会计报表虚报瞒报、会计造假等财务问题,这不仅使企事业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犯等,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有关数字虚报、瞒报和漏报行为直接影响领导正确决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行为一个共同表现,就是基础数据缺乏,难于核查,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很大方面是主观上的故意,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却是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全机制入手,认真研究解决虚报、瞒报和漏报的问题。 一、要加强基础工作 这里所说的基础工作,是指与数字有关的会计、统计和审计工作,因为在一个经济核算单位中,这三顶工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还相互促进,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和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往往只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频频出现会计报表虚报瞒报、会计造假等财务问题,这不仅使企事业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犯等,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0.
当前,“信用缺失”十分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假冒伪劣久治不愈、毁约违约司空见惯、“三角债”积重难返、“三无”企业屡禁不止、上市公司虚报瞒报登峰造级……信用缺失在经济生活中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