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汉”商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口岸文化”,其他商业文化现象都是它的派生或分支。而在现代出现的武汉商业旺盛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既是商业现代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对武汉商业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放,竞争,创新是“汉”商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因旅游吸引力不足、在汉游客停留时间和人均花费偏低等原因,武汉旅游横比增长缓慢,旅游地位呈下降趋势。开发利用武汉商业文化资源,做好商业文化旅游的规划,设计融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观光、文化消费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旅游项目,发挥武汉商务旅游和商业文化的优势,将大大提升武汉的商务会展和都市休闲的旅游城市形象,有助于改变旅游吸引力弱、在汉游客停留时间短、花费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探索武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武汉传统商业文化优势,培育武汉商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武汉商业大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该文首先对武汉传统商业文化的特质进行归纳及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构建“汉味”特色商业文化对培育武汉商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构建“汉味”特色的商品文化、商业营销文化、商业环境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及商人文化的主要内容,从而为武汉商业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池莉的小说多是以武汉为背景的。有论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将其称之为"汉味小说"。池莉在作品中大多描摹的是底层的市民生活与形象,用独特的地域语言鲜活灵动地表现了武汉的都市生活。这一点,是池莉小说能够赢得批评界和广大读者广泛好评的根本原因。本文拟探讨池莉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商业文化与商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分析武汉商业文化发展中的问题,着力塑造先进汉商文化,有利于促进武汉商贸业的发展,进一步凸显武汉商贸业在全国的地位,实现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29日,由湖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商业文化研究分会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办、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以“商业文化与城市形象”为主题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暨第二届商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韩忠学、赵零、吴玉梅、王炳炎等省、市老领导及武汉市教育局、商务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省内商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80余人,分别从武汉老字号与武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楚文化的文明成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楚文化对武汉商业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在荆楚大地上传承的楚文化必然影响着武汉商人的心理和行为。当代的武汉商人要在反省中打造崭新的“汉”商文化,重新塑造自己,凤凰涅桀,“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8.
武汉作为中国内地的重要商埠,自古就被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公认。今天,我们都十分清楚地知道在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进行“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过程中,如果武汉商业能重现昔日国际性“大武汉”,“东方芝加哥”的辉煌,将对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代商业的竞争更多地依赖于文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商业与城市是互动的,商业文化与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商业文化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武汉是我国商业中心,具有发达的商业和独特的“汉商文化”,可以依据商业文化、商业、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先进“汉商文化”展示武汉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商业文脉的传承,是我国的文化财富、民族财富和商业财富。"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的涵义、内容是什么?又如何振兴"老字号"品牌及文化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繁荣商业文化学术研究,促进武汉特色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业文化研究所(武汉市属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拟于2007年10月举行第二届商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届时武汉地区商业文化学术界、工商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将齐聚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共话构建现代先进的商业文化之大计。我们热诚欢迎热心于商业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参加研讨会并赐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的商业文化旅游的新载体正生机勃发,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商业文化是生动的旅游文化资源。武汉具有稀有的商业文化旅游资源,汉口沿江地区是武汉商业文化的起始点。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汉口沿江地区商业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增量再造。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在本刊即将发刊之际,恰逢“湖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商业文化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业文化研究所第二届商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举行,本刊“商业文化”重点栏目刊出了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相信对读者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正>由武汉市商务局、武汉市商业总会主办的"2014首届武汉网络购物节"10月25日官方网站全线开放(http://www.whebuy.com/)。活动期间倾力开展"金秋十元秒杀网购惠"、"媒体行·最具汉味电商"、"万圣节大促"三大主题促销活动,让利消费者。从25日至31日,江城市民将可以在购物节活动官网上抢购总价过千万元、品类过万的超低折扣商品。这次网络购物节是武汉市首次举办,三大亮点突出:——政府主导推进,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前段,武汉市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支持,专门发文,给予支持和资金支持。本次网络购物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会助力,企业参与本次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本期本刊"商业文化"特色栏目共刊登了两篇文章。陈文武在《先进商业文化与塑造先进"汉商"文化》一文中,探讨了先进商业文化的内涵,剖析了"汉商"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塑造先进"汉商"文化的途径,很有启发性。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产业发展核心部分的名牌产品该如何发展?韩兆海等的《武汉市名牌产品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了发展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武汉市为例,梳理了武汉商业赛马发展现状,发现武汉发展商业赛马虽然有着深厚的博彩文化和赛马文化底蕴的优势,但当前产业发展在国内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其发展瓶颈也明显存在,如商业赛马产业发展的主体缺位,缺乏核心推动力,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舆论引导等。接下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弘扬马文化、树立风险意识、完善立法、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等。旨在为武汉商业赛马彩票早日"上马"及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影响“汉味”商业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国际、国内的商业发展趋势、国家宏观政策等外部因素和武汉商业发展现状、目标及规划、武汉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武汉传统商业文化的积淀等内部因素。文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打造“汉味”商业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本刊以“立足于行业特色、体现高品位和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加强“商业文化”重点栏目建设。本期该栏目共编发了三篇文章,王京章的《武汉:“汉正街”文化与“沃尔玛”文化并存——浅探武汉商业文化的内涵》一文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汉味商业文化”的主流文化构成,并深入分析了武汉商业文化的内涵及其独特之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韩静、戚晶在《体验视角下的满族饮食文化旅游研究》中将体验与满族饮食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提出了满族饮食文化体验式开发的有效途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以汉正街为代表的具有很强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市井商业文化,以“沃尔玛”等为主要代表的具有强烈现代商业气息的现代商业文化,构成了“汉味商业文化”的主流文化。其独有的特色一是“土”、“洋”结合,“内”、“外”杂处;二是业态多样,雅俗共赏;三是物流畅通,价廉物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