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以“绿色”为标志的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无污染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绿色经济”蕴含的巨大就业潜力,并成为推动就业的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把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有机结合,引导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积极推进“绿色就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联广泛的重要基础产业。绿色畜牧业就是进行绿色畜产品生产的畜牧业。绿色畜牧业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绿色畜产品的一切要求,它包括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一系列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控制,保证消费者获得安全、营养、优质的畜产品。发展绿色畜牧业能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协调环境——资源——食品——健康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人与生物圈之间良好的共存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 《秘书工作》2012,(8):56-56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于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改革开放30年来,日照市畜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从当前工业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郭晓丽 《企业导报》2013,(4):107-1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的补充地位发展成为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支柱产业。但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就主要通过分析畜牧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来探讨如何实现畜牧业及其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辽宁省畜牧业生产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指针,以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化、发展一体化和外向牵动型为重点,深化改革,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加强法制管理和搞好社会化服务,全省畜牧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畜牧业生产由过去的内向型、自给型向商品型、外向型转化,实现了主要畜产品自给有余,初步形成了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色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两型社会是坚持打造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产业创新是促使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和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从长株潭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的现状切入,分析该区域产业创新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并根据现实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滦县是唐山市的畜牧大县,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奶协命名的“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和河北省最大的供港澳肉牛基地县。但如何从根本上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实现畜牧业由数量增大型向质量提高型、由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集约养殖的“两个转变”,是滦县畜牧业发展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去年以来,我们从转换思维方式入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认真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县科学发展观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经济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基本途径。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现,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制体系,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提高绿色发展的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亚聪 《民营科技》2013,(12):37-37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越发明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产业有所调整,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畜牧兽医工作是保证畜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主要介绍在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陆续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实现生态税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危机正推动世界经济包括现代税收向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对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是发展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又是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来源。畜牧业在呼盟经济改革开放中,作为优势产业.在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市场横向联台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畜产品目前和今后又处于短缺的态势.这就为发展畜牧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外.更重要的是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在呼盟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是对促进我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强边境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一点不仅具有经济的意义,还有重要的政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走发展“生态畜牧业” 的路子,以正确处理生态环境治理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发展。内蒙古有门亿亩草场,1.2亿亩耕地,畜牧业不仅是内蒙古特色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畜牧业。从自治区的实际出发,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生态畜牧业”,已是我区刻不容缓的正确选择。 我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思路应当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永…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经济》2008,(16):50-51
实施“金土地工程”,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仓安全、促进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国土资源厅的安排部署,立足资阳实际,把“金土地工程”作为“工业强市、现代畜牧经济强市”两强立市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金土地工程”和现代畜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加快了“金土地工程”畜牧经济特色项目区建设,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祁艳辉 《企业导报》2012,(19):10+116
经济发展除了要求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之外,它还要求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实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而以生态化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有草原面积6500万亩,畜牧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当前粮食产量相对过剩,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正是发展畜牧业的大好时机,前景十分广阔,从这一背景出发,研究财政如何支持畜牧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依笔者之见,应该走好龙头带动,科技驱动和市场牵动的路子,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化战略,强化对生产全程的宏观指导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80-184
应用SCP框架分析黔江畜牧产业的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通过分析发现:目前该区畜牧产业存在的问题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市场行为处于低级向中级发展的状态,难以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要求;市场绩效水平、产业化程度低。而农户养殖集中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是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引导,提...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世界》2008,(1):9
中央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教授认为,未来五年经济上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技术创新,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技术研发一方面我们要自己研究来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另外一方面就是十七大报告讲的,要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科技资源可以在国际市场买得到,我们不要关着门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农地原来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矛盾和问题。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采取果断措施,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