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底线伦理是营造社会和谐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本文将从什么是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沦丧的原因、如何拯救等几个方面对底线伦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姜修宪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15(2):65-70
本文以海关贸易报告和英国领事商务报告为基本史料,对福州近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相关史实进行梳理,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本文认为茶叶贸易的兴衰应该从制度变迁方面去寻找,其它因素只是作为外部原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与经济发展,我国茶叶日益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出口产品之一。安徽省作为传统的产茶大省,茶叶资源丰富, 茶叶出口拉动了经济发展。本文立足于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借助茶叶出口统计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并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安徽省茶叶出口,促进茶叶出口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经济界对此反映各种观点不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从而揭示了发达国家针对贸易选择的汇率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经济界对此反映各种观点不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从而揭示了发达国家针对贸易选择的汇率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8.
文章通过分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阐述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如何应对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维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TRIPS协议的影响与解决措施,阐述了TRIPS协议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征,说明了TRIPS协议对我国对外贸易有何影响,并对如何加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只是产权保护提出了解决措施,最后总结了我国对外贸易TRIPS协议的要点,旨在加强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晚清时期香港与闽台地区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福建通过福州口岸、厦门口岸、三都澳口岸.台湾通过淡水口岸、打狗(台南)口岸,与香港展开了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洋货进口结构同中有异,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较大,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强了华商的竞争力,刺激了闽台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兴起,贸易条件也逐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刘淼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4):76-85
中国晚清时代正处在大量进口外国产品及初级加工品的过程中 ,以棉纺织业转型的例证 ,可以说明在以机器制造为标志的近代生产体系确立的过程中 ,实际上经历了传统生产体系、贸易体系、货币体系三大体系向近代经济体系转型、重建、确立的诸多阶段。本文拟从棉纱进口的贸易体系入手 ,探求与早期工业生产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与生产部门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应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3):53-59
明清两代中央王朝都致力于对西南地区的拓殖和经营 ,雍正年间开辟“新疆” ,今黔东南地区进入帝国版图 ,清水江流域的木材采运贸易也渐次纳入由沅水经洞庭湖与长江水系连接的全国性市场网络。清代中期后是这一流域木材贸易的重要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对在清水江下游锦屏县卦治发现的《奕世永遵》石刻的初步解读 ,尝试厘清和揭示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木材贸易及地方社会具体运作的某些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4.
邱旺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4(4):25-34
清代前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沿海地区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靠田地耕作难以为生的困境,加上海外贸易获利丰厚的吸引,社会各阶层都积极投身到海外贸易中,即使在海禁时期也以走私形式进行。本文对清代前期海外贸易商人的构成做些具体的分析,以窥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之情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唐代长江下游宣歙茶区和浙区茶区为考察重点 ,对该地区茶叶生产的两种不同类型及其特点作了具体的个案分析 ,浙西湖、常二州代表了唐代贡茶州茶叶发展的最高水平 ,而宣歙山区的祁门、婺源茶区则是唐代茶叶专门化生产的典型 ,标志着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1881—1911年中国兴起了铁路建设的浪潮。我们从史料中整理了这一时期的小麦价格,将府间价格差对铁路建设进行回归,发现铁路造成铁路连接的府的价格离散程度下降了3.8%,占当时整个价格离散程度下降的约40%,控制铁路建设的内生性以后结果依然显著。我们还发现,铁路提高了沿线府间与邻近铁路府间的市场整合程度。与此同时,铁路削弱了与其平行的传统商路沿线府间的市场整合程度,却提高了铁路与传统商路联运网络中府间的市场整合程度。 相似文献
17.
戴一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1):80-86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爬梳文献,对照解读,就粤海关(洋关)设立的时间、洋常两税分征的时间,以及建关的经过等三个问题详加考辨,以求还原史实,推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We quantify the role of the extensive margin in the recent trade dynamics of selected countries that are running large and persistent trade imbalances. We find that the role of the extensive margin is quite substantial, although it varies in significance across the countries in the sample. Finally, we highlight differences in behaviour between the fixed‐varieties and varieties‐adjusted terms of trade.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survey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literature on intraindustrial and interindustrial production externalities. It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upon the literature on 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VRS) developed along the Kemp line that the externalities are output–generated, and the economies of scale are external (internal) to individual firms (industry). The discussion touches upon the literature exam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VRS for fundamental trade theorems, trade policies, economic growth, and welfare. The paper extends the survey to writings on the Meade–type interindustrial production externalities. 相似文献
20.
李金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12(3):44-49
清初的中日贸易实际是中国商船到长崎的贸易。日本政府为防止国内白银和铜的大量外流,多次采取各种限制措施。中国商人在长崎除了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外,还要面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竞争和日本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至乾隆初年,云南铜矿产量大增,取代了日本铜的使用,中日长崎贸易遂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