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等九部门提出的“优师计划”承载着国家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期望。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与非定向师范生同质化、与乡土社会脱节化等问题。对此,基于“优师”培养实践,建议注入“优师”以“优秀教师+新乡贤代表”的身份新内涵,实施政策支撑,构建“扶优+扬优+择优”的“优师”新乡贤扶持机制;实施教育支撑,构建“乡村文化扶志+乡村文化扶智”的“优师”新乡贤孵化机制;实施条件支撑,构建“成长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优师”新乡贤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保护和利用乡村现有资源,把每一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为抓手、继承乡土文化传统,才能更好、更高效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燕怜  师瑶 《数据》2022,(1):42-44
<正>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播以物理状态的乡村为起点。新乡村是有文化的乡村,学者温铁军、张孝德曾研究指出,“农家院落、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标志性建筑、特定的邻里关系与社会结构、风俗与节日、民间信仰和乡土知识、乡规民约、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等,都是乡村文化保存、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9,(11):88-92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崎 《河北企业》2014,(4):136-136
<正>《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一书,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社会转型中一个年轻学者在拯救和繁荣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我们知道,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文化变迁。对于乡村社会而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也在经历越来越强烈的现代转型。很多人说现代乡村社会是编号"9961"的"空心化"社会,青壮年农民或者离乡,或者失地,乡村文化自然也处于一种"无根"的  相似文献   

6.
乡土文化源自乡村社会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是乡村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地域性与大众性的特质和遵从自然、贴近村民的特征是乡土文化存续发展强劲的生命基因。张家港市沙上地区的垦殖文化、沿江移民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村埭风情、建筑风貌和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乡土文化,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传承、发展的环境,使深厚的乡土底蕴焕发出鲜活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7.
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乡村饮食、乡村居住和乡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是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以村寨聚落文化为重点,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要在"政府主导"的机制下,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出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乡村现代化发展。论文以桂北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趋同之势日渐趋强,新乡土主义理念应运而生。新乡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新思潮,是城市化后人们对“乡土”的再思考和再诠释。绿维的新乡土主义设计是在现代浪潮中对过去的理性回望,是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对乡土情怀的理性回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国家对乡村发展提出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数字乡村"概念被提出以推动乡村各级建设。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握乡村地域文化的传承,通过各种产品策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寻求乡村"人工智能化"特征,推动江西乡土文化传承发展,将为江西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现代农村与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差甚远,要走向中国农村现代法治之路,必须在法治路径的选择上,注意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利益的保护,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全球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乡村的性质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乡村人口大量流动、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变化、市场化过度、城市文明冲击乡村文明等,传统的乡土社会步入到后乡土社会.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作为展现我国农耕文明和传统中国文化的乡村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后乡土视角出发,分析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促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享受田园风光、感受乡土民俗为特点的复合式休闲度假方式。传统文化是构成乡村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乡村旅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和活态载体。现阶段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文化保护的问题。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旅游者、政府、旅游开发者和当地居民四个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传承,构建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与农村、农业紧密相连。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也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阐述了乡土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文化角度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审美文化历经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而拓展到文化艺术等领域,与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传统生态智慧相吻合,与现阶段“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命运共同体”等观念呼应,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美乡村生态审美文化,以“和”为理念贯穿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建设的价值追求。对现代乡村生态审美文化进行塑形与铸魂,是一个体现“真、善、美、宜、益”审美规律的人类生存文化模式。生态审美文化为艺术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生态审美的尺度和导向。艺术乡建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美生形态,经由艺术赋能与组织创新,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16.
陈昕怡 《企业导报》2014,(12):42-42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支撑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正面价值。因此,发挥现代传媒的关键作用,以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福建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彰显区域传统文化特色,而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满足多样食物供给、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之于社会的价值所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乡村价值的实现点、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要振兴,必须以保障三大安全为基础,这是社会的需要,规律的要求,历史的选择,是乡村存在意义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从乡土建筑到乡土社会,从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到两者有机融合成为共同作品,古村镇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两种实践相统一的人类学缩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以不离本土的传承与更新方式,塑造了保护古村落文化本真性的传统特点,创造了市场主导、文化驱动型城镇化的现代样本。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中游,距离桐庐县城15公里,距杭州50公里,是桐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乡土中国》中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组织、法律结构等方面进行文化剖析的结论,来对照《中国农民调查》中反映的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境遇,比较其变化,剖析其内涵,以作为文化人类学对当代“三农”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镇化时期自上而下、追求效率化"快"发展的蓝图式乡村规划方法,已不适应我国当前传统乡村社会生态修复、产业培育和文化传承的振兴目标与发展需求.传统乡村规划思路应从效率化"快"发展转向品质化"微"振兴,规划方法须从蓝图描绘走向行动陪伴,即根据长期驻村调研,明确乡村多元系统要素振兴诉求和居民发展需求,针对性的展开乡村社会治理、产业培育、环境修复及文化传承等"微"振兴行动,渐进式的重构乡村社会生态平衡、重生乡村产业造血能力、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景观风貌,使规划行动契合传统乡村实际发展需求,实现传统乡村长期可持续的振兴目标.研究结合阜平县天生桥镇村庄发展行动规划展开实践应用,为探索传统乡村渐进式"微"振兴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