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大小关系表征着非农化与城镇化两大进程的协同性.对世界各国的研究发现,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差值呈现"扩大-波动-缩小"的趋势,在实现高度城镇化后可能逐步趋零.1985-2019年,我国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差值呈现两轮先增后减变化.这一波动,一方面,取决于非劳动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与居住在乡村的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增减有关.当前,我国正在进入非劳动人口城镇化主导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同时,有越来越多非农就业人口更愿意居住在乡村.建议顺应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完善城镇化政策体系,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安居,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就业非农化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背景下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农民社会网络变化是反映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不同社会网络类型考察了中国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规模特征及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面的浅度社交是目前农村中最常使用的社会交往形式,非农就业扩大了农民社会网络总规模,而深度社交下的亲缘和地缘关系网络规模有所缩小。"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非农就业者在扩大业缘关系的同时维系了既有社会网络,从而拥有更大的社会网络规模。农业转移人口基于职业转变和地域转换扩大的社会网络以浅度社交形式为主,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农民获取社会实际支持中依然占据主导作用。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职业转变、从乡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和进城务工后的市民化身份转换特征,认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个体社会特征和发展需求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兼业程度、地权期待与农户的土地退出意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户土地退出是城镇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兼业经营程度和农户对土地权益的期待,是影响土地退出的重要因素,且地权期待可能是兼业经营影响土地退出意愿的中介变量.为了分析兼业经营程度、土地权益期待与农户的土地退出意愿之间的联系,本文选择了12个可测指标,运用223个全国范围的抽样数据,在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虽然“兼业能够改变农户的土地权益意识进而影响其土地退出意愿”这一路径在统计上不显著,但兼业经营程度和土地权益期待都对农户的土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二者与退出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较大,表明它们是土地退出意愿的重要解释变量.具体来看,兼业经营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土地退出意愿就会增加0.469个单位;而土地权益期待每提高一个单位,土地退出意愿就会增加0.537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台湾兼业农较多,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提高、城乡收入差异、非农就业机会多。兼业农规模受工业化、耕地面积及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兼业农与就业关联性大,既减轻了农业隐性失业,为非农业提供了劳动力,又形成了农工就业互动,给两大阶级以就业退路,稳定了就业秩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为强烈、流转模式要求多样化、流转收益要求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府的管理服务要求逐步提高。影响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内外部因素较为复杂:地区经济发展、农户对土地流转后就业状况变化预期、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非农收入所占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年龄、家庭总人口数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对土地流转后生活水平变化预期、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则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和土地流入意愿同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为了提高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需要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水平、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对皖北近1500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从代际比较视角初步分析了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决策机制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和分层特征,与第一代农民相比,第二代农民更愿意进城定居,相对中心城区和省会合肥而言,镇区和县城由于具有生活成本相对低、距离家乡近等优势,对皖北农民更有吸引力;2在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子女(孙)受到优质教育是皖北农民进城的首要动因,表明优质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配置对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导向作用;3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对皖北农民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以及在小城镇和县城务工者未来更愿意进城。  相似文献   

7.
孙仁杰  张洪艳 《活力》2014,(3):45-46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的横截面7 300个微观数据,根据Probit模型和逐步回归法测度了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城乡户籍的差异等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通过引入教育与性别、户籍的交互项分析了就业市场性别和户籍歧视问题。结果表明,户籍和性别仍然是显著影响就业选择的因素,而农村户口与教育差异的交互项对于就业影响明显,性别与户籍交互项对就业影响呈弱负相关。这证实农村居民通过提高教育程度将有助于其改善其就业环境,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政府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和山东两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论文着重讨论了人口稠密的平原县"就地城镇化"的三类典型现象:镇村工业下的"就地城镇化"、高收益农业下的"就地城镇化"以及较为普遍的"双栖和兼业"现象。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包容性,扩大多种就业渠道;重视房地产健康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管理体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等政策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县域通勤与生活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就地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一体化实践息息相关,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路径选择,当前我国就地城镇化问题在都市边缘区更为突出,开展其相关研究尤为必要。以南昌市边缘区为例,建立农地流转与就地城镇化两个模型,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开展都市边缘区就地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发现:(1)性别、家庭年收入、种田意愿程度是当地村民农地流转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间接作用于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选择行为;(2)农户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越多,留守的中高龄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越强,但却不愿放弃所耕种的土地,凸显了土地在农村的重要社会保障功能;(3)谋生能力强的农民倾向于土地流转,但却不愿意进城居住与生活,农地流转意愿与就地城镇化意愿相冲突;(4)生活环境、居住方式的改变以及农民就业生计的转型等来自城镇方面的制约,令农民对能否融入城镇生活缺乏信心。研究结论可为当地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及类似区域的就地城镇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油田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油田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仅依靠油田内部就业岗位已无法满足新增子女就业的需求,造成了部分子女"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就业需求同他们的就业取向之间存在落差.这迫切地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指导,掌握自身的能力的特点,挖掘出潜在的资质,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最终实现他们的价值就业.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镇流动,以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的核心是让农民进城后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使农民与市民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但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际交往、社会管理等方面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农民进城.政府部门需要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等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为农民进城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来自我国2005~2010年1462个县(市)的面板数据,以反映城镇化本质特征的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两个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从全国和三大地带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我国县城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县域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区域层面看,中部、西部人口城镇化都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东部地区正向不显著;西部地区非农就业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中部地区与其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5.
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驱动、产业带动、有序推进"的原则,紧紧抓住户籍、住房、社保、培训、就业五个主要环节,创新模式,强化措施,使城镇化建设水平走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唐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97-103
城市户籍政策调整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充分剖析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二代优先”的户籍政策调整新思路,即允许流动人口子女先于父母双方获得城市常住户口,其基本前提是其父母已经在该城市就业、居住达到一定的年限.这一政策可以较好地与现有落户政策衔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且有...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8年至2009年的乡镇企业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乡镇企业税收负担、利润水平与农民非农就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安置就业和税收负担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盈利情况;安置就业与企业盈利在长期内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国家应综合采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与政府培训等政策,以提高乡镇企业盈利水平和扩大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数据考察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越差、自理能力越差和年龄适中、子女家庭住址越近的老年人越可能与子女一起居住,而受教育年限、是否有工作和子女是否都已婚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说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主要是可以从子女身上得到贴身照料或情感慰藉,而不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充分把握这一基本现实的基础上,河南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实现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产业功能、居住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既要注重招商引资,又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在城镇自有住房的获得关系到他们在城镇的定居及社会融入。从目前情况看,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家庭在城镇的住房状况并不乐观。他们在住房产权拥有、住房类型、住房质量、住房面积,以及城镇保障性住房拥有等方面,均落后于城镇本地农业户籍家庭和非农户籍家庭。在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在住房市场中市场能力的缺乏,以及户籍制度影响下的城镇保障性住房获得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