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关镇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认真分析了卢峰镇经济发展情况,镇域经济存在总量偏小、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的问题。结合卢峰镇目前的发展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统筹区域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地域间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立足湖北省情,打破地域界限,统筹湖北省域经济发展,实现各类资源、各类要素优化配置,是提升湖北省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No.1》[1]中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结果,从排序、均衡性和聚类等三个角度,对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出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省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竞争力体系,其中包括了纵向的省、市、县三级经济竞争力和横向的产业、行业、子行业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每个竞争力都可根据其特点建构出相应的竞争力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容和规律性,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国内区域竞争力模型研究现状追踪入手,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的全面性、均衡性、客观性、对象特殊性及数据可获性五个构造原则;依此原则并根据省域经济的特点对区域经济竞争力早期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新模型;最后,通过对新旧模型的比较来讨论新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也是福建省对接国家政策、提高省域竞争力的必行之举。从林业资源、能源状况两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林业经济、绿色能源及节能减排、绿色农业等方面提出发展福建省绿色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县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徽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亮点。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优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不论是发展的总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升。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0年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子系统质量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邻省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质量水平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域,并向内陆扩散,质量水平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省域,且省域数量不断减少;进而提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人才、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等对策建议,为推动中国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市是省域经济的主体, 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与沿海发达省之间的经济差距出现了日益扩大的趋势。这与河北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弱有直接关系。本文从河北省中心城市经济的现状入手, 探求加快河北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判断,能够明确本区域与其他区域比较中的优劣势,从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带、县域经济创新、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从而发现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并提出提升安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阶段时,人类对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产物.企业社会责任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把具有人文色彩的企业社会责任上升为市场准入标准后,企业社会责任也从道德维护转变为市场竞争手段,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能力.我国应积极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加速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际汇率是衡量一国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是随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而出现的。近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计算中国1991至2005年的实际汇率,得出中国对外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用实际的净出口额变化情况与之相对照,来验证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实际汇率作为衡量对外竞争力的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香港回归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分析认为,香港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已经形成了国际商贸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航空物流中心、国际科技资讯中心的地位.香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作用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为内地提供优质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内地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支持内地金融国际化,带动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客观评价香港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新时期发挥香港的优势,促进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下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和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历经20多年的快速发展,其后继乏力的状态亦显露出来,特别是遇到百年经济危机后,其经济增长面临的瓶颈问题愈加突出。要解决其瓶颈问题,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均衡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对此,实行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是其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在震荡上行中连创新高,标志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国际油价的飙升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结果。虽然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在弱化,这些年来油价上涨也没有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但油价长时间的高位运行拖累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对石油需求缺口不断扩大的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经济转型。运用区域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对此,应制定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转型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而兴起的。转型经济学不同于标准的西方经济学,也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采用制度分析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转型经济学的理论对研究中国转型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与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全面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进程,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以后带来的国际挑战,迅速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核心与关键。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的内涵,积极采取新的对策与措施是近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