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东北非动荡局势愈演愈烈、奥巴马总统支持率不断下降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不如预期的背景下,奥巴马推出了美国对中东的新政策。"中东新政"的核心内容有:支持中东北非民主运动与政治改革;区别对待动荡国家;加大对重建民主国家的经济援助,支持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运动;承认1967年巴以边界线。美国调整中东策略,旨在通过民主化运动实现疏美政权的和平演变;美国继续对中东北非地区推行双重标准,可实现美国在该地区利益的最大化。推出"中东新政"是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它可能引发新一轮示威活动,导致动荡局势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进而引发世界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和油价的上升。同时,"中东新政"可抑制日、欧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美国继续加强和巩固其金融主导地位。当前,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油气合作正进入政治风险高发期,为此,企业应加强风险预警研究,构建战略层面的风险预警机制;把握合作机会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高油价均衡下中国与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0):16-20,106,107
石油产权转移改变了国际油价的长周期波动,也使国际油价在新世纪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高油价均衡时期。在高油价均衡下,中东部分产油国根据国际能源环境的新变化调整了本国的石油政策。虽然中国石油企业未来"走出去"的难度将会不断增大,但如能把握中东产油国石油政策调整的机会,双方仍可在石油上下游领域找到许多合作空间。中东地区局势错综复杂,中国石油企业在与中东产油国开展合作时,应加强对中东地缘政治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2134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格局继续深刻调整。中东地区进入动荡变革新周期,油气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北非地区因埃及再陷内乱导致政局动荡加剧,西非地区“石油魔咒”的束缚趋紧,东非地区油气合作政策趋紧但油气合作前景广阔;中亚一俄罗斯地区宏观环境总体良好,中俄油气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拉关地区有控制地开放合作政策,北美地区LNG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关洲油气合作多元化发展局面愈加明显;美国重返亚太加剧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澳大利亚成为全球LNG建设成本最昂贵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油气生产运营遇到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局势动荡,整体局势可控;地区经济整体复苏,各国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地区国家顺应世界能源转型趋势,调整对外合作政策。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仍需依靠化石能源行业,新能源开发还未列入各国的投资重点。中东地区14个国家均已于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截至2021年底,除伊朗和也门外,这一协定在其他国家均获得批准。但仅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巴林计划分别于2050年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目前,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东地区的能源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油气资源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在发展油气业务的同时,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在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氢能等方面都获得一些进展。同时,国际大石油公司积极开展与地区资源国的绿色低碳合作。该地区的激励措施不足、缺乏碳税制度、化石能源补贴较高等影响能源转型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整体转型过程中呈现六个变化特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转型正带来国际权力的重新分配,国际能源秩序的权力中心也从“一元”(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到“二元”(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两大联盟各踞两端)再到“多元”(联盟内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车轴状分布).这种变化和调整的常态是2012年国际能源形势中的“不变”.2012年影响国际能源形势变化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是多国大选、中东北非局势、伊朗核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无论哪种因素,在其酝酿、发酵、变化、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外交、社会、宗教的力量都夹杂其中.异常复杂的国际关系,将使中国能源企业对外合作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走出国门的油气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政治风险,不断调整国际合作战略,才能适应新时期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2023年3月,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实现和解,并带动了其他中东国家友好关系的恢复.沙伊和解所引发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推动地缘政治冲突的减少及中东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两国的话语权也具有促进作,更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由于实现和解的沙特和伊朗是全球至关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双方关系的改善可以稳定石油价格及提高石油出口安全,促进中东国家之间的能源开发投资及合作.然而,中东地区和解的进一步扩大尚面临诸如地区权力争夺、暴力冲突升级和域外大国干预等挑战,尤其是近期巴以问题的恶化和冲突升级给未来的中东局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的能源安全环境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政策走向及对华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形势和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迫使俄罗斯-中亚国家调整油气政策,总的趋势是吸引投资以保持产量平稳,扩大国际合作以寻求新的市场机遇.作为重要的油气出口地区和中国的重点油气合作对象,俄罗斯-中亚地区的油气行业政策调整对双方的油气合作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中国需要认真研究相关政策环境,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调整合作方向,积极拟定应对策略.同时,将中国的能源战略规划与俄罗斯-中亚国家进行协调,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日本将能源合作问题作为对外政治、经济交往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能源外交成为日本外交的重点.近年来,日本对外能源投资逐渐从"以中东为中心"转向中亚、俄罗斯、非洲、南美等地区.日本在中亚地区开展了石油和核能领域的合作,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核能等领域.日本实施的能源外交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官民一体",政府与民间企业联合出击;二是以本国在能源技术及设备方面的优势换取能源,力图与能源供给国建立多层次的能源合作关系.分析日本能源外交的做法,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重视文化影响,加强宣传工作;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走出去",与国有企业组成财团共同开发境外项目.  相似文献   

9.
许勤华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3-5,2,18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整体转型过程中呈现六个变化特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转型正带来国际权力的重新分配,国际能源秩序的权力中心也从"一元"(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到"二元"(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两大联盟各踞两端)再到"多元"(联盟内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车轴状分布)。这种变化和调整的常态是2012年国际能源形势中的"不变"。2012年影响国际能源形势变化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是多国大选、中东北非局势、伊朗核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无论哪种因素,在其酝酿、发酵、变化、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外交、社会、宗教的力量都夹杂其中。异常复杂的国际关系,将使中国能源企业对外合作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走出国门的油气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政治风险,不断调整国际合作战略,才能适应新时期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海外重点地区油气投资环境及未来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前,海外重点地区和国家的油气投资正逐步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但是,各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各不相同。中东地区仍然是传统的产油区,也是各国石油公司最密切关注的地区,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海湾产油国已开始考虑开放国内的石油或天然气资源市场;非洲则可能是“明日之星”,是各国努力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潜在进口源,但该地区不仅具有本地区的冲突和矛盾,还存在着大国势力的影响;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窥,出口管线和战略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是国际大公司争夺的焦点;中南美洲国家的投资机会更多地存在于老油田再开发、天然气、海上油气开发和重油生产之中;东南亚/南亚太地区国家具有较长的对外合作的传统和历史,海上的天然气生产前景广阔,在这些地区和国家投资将具有积少成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的能源外交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从建国初期的艰难起步,到中东战争中被封锁与遏制,再随着中东和平进程推进实现全面发展,一直伴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互动与博弈.目前以色列由于坚持强硬政治路线,其在中东开展能源外交曲折艰难,但能源外交有助于以色列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为政治和解创造条件.然而,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也有可能因能源问题激化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中东地区原油产量为13.8亿吨,天然气产量为7330亿立方米。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随着欧盟等国减少对俄罗斯油气进口的依赖,加大了自中东地区的油气进口和能源合作,该地区在全球油气供需格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地区大国在大力发展油气工业的同时,积极进行能源转型,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业务,降低碳排放量。地区整体局势稳定,部分国家地缘政治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和营商风险较高。国际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油气合作有进有退,同时扩大了在绿色低碳项目方面的合作。中国与中东地区能源合作互补性强,双方可进一步将合作领域从油气拓展至新能源业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存在的经济风险主要在于:进口国过于集中于中东,战争和局势动荡时常威胁着进口石油的正常供应;政治不平等因素,使我国在获取国际石油资源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国际上的政治阻挠;我国与主要的石油生产国相距遥远,尤其必径马六甲海峡,对进口石油运输形成威胁;高企的国际油价牵制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正视这些风险因素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效地改善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扩大境外勘查,完善资源企业出境的管理机制,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投资氛围;积极鼓励本国企业境外合作、收购。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末以来,伊朗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其背后体现的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利益追求和战略控制.未来伊朗局势发展有多种可能,不确定性较大.如果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将导致国际油价面临剧烈波动,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而对我国石油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我国石油企业亦将受到重大影响,须及早谋划,做好应对准备.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密切跟踪伊朗局势变化,加强危机预警和应对能力;在企业层面上,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努力保证国内油气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博弈,欧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能源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博弈反应,对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能源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西线攻势,俄罗斯一方面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应清醒认识俄罗斯不会把所有希望和利益集中在某一国家,其“向东看”不意味着“向中看”.另一方面俄罗斯凭借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悄然渗透中亚各国能源、金融、机械制造、军工等行业,加强对中亚五国经济的影响,以抵御欧洲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欧俄瞄准中亚,激烈博弈,挤压了中国战略空间.但中亚国家对俄离心力加强,坚定地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与能源合作战略,中国必将成为其合作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应重新认识中亚—俄罗斯战略地位,加大资源投入;统筹考虑中亚与中俄能源战略,兼顾亚太消费区;密切关注中亚—俄罗斯政治局势,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伊朗长远战略目标是称霸中东,影响国际石油市场。近期以来,中东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热点有三个:伊朗核问题、伊斯兰国问题、也门内战与空袭胡塞武装的战争。三大热点,都与伊朗直接有关,伊朗要么是其中的前台主角,要么是其幕后操控。因此,伊朗今后在这三个热点问题上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动向,将对中东局势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伊核谈判出成果在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明争暗  相似文献   

18.
透析小泉政府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国内资源匮乏,长期面临能源短缺的挑战.小泉入主日本内阁以来,针对国际能源地缘政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日趋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制定了以"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稳定能源供应"为目标的国家能源战略,大力推进"能源外交",积极开拓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等能源市场.综观小泉执政以来的能源外交轨迹,其独特的"能源外交"表现在:多边能源外交与国家能源战略相依而行;能源外交,金元当前;获取能源,志在必得;政府外交,企业先行;能源外交与政治外交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以来,受政治体制、经济危机、地缘政治、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出现了近30年来少有的动荡。基于相近的价值体系以及长期建立的合作协调机制,美欧在该地区实施的地缘战略一直左右着局势的发展。鉴于中东北非在地缘上的重要性以及丰富油气资源的巨大吸引,美欧不会停止实施其既定地缘战略的步伐,将继续在亲美或中立的国家中通过多种方式推行渐进式变革,并将打击重点转向伊朗、叙利亚和苏丹这三个仍被美国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中东国家。在此形势下,将中东北非地区作为海外石油战略投资区的中国石油企业,应在积极参与该地区油气投资的同时,明确在不同国家的业务发展定位,加强与美欧石油公司的合作,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做好局势情景规划,积极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捷 《董事会》2011,(6):74-75
接连发生的中东局势动荡和日本大地震,骤然放大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中东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重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