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央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并确立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标志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体现为“三新”:一是新的体制结构的战略整合。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原体制的调整,而是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和趋势,构造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明确了新的重点。在国有出资人到位的同时,规范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  相似文献   

2.
国有制的客观性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易可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国家...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刘书亭企业外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执行主体的正确塑造,即政资有机分开;二是政企职责的科学界定与分离。十几年来,外部改革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并成...  相似文献   

4.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系相配套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督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财务做假、国有资产流失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明确指出:“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对国有资产产权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革,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这是市场经济也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也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时刻注意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探索建立全新的国资管理与运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根本性重组,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仅仅是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管理经验的总结。 应该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经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占绝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国资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运营王宝库,韩小明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是否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性企业"的模式构建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上,各有关方面的看法也有所...  相似文献   

9.
浅议国有资产评估中的行政干预行为常国新,孙贵颂自国务院1991年颁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以来,短短四年时间,我国的资产评估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促进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咽有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10.
王昊 《企业研究》2010,(4):58-59
国有资产一般包括三种法律形态:一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即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或者按企业要求经营使用的国有资产。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围绕着经营性国有资产展开的。二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又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不投入生产经营,而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尚未启用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是国家的财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国有资产营运机制、结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不健全,不仅使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不高,而且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随着改革的小断深化,企业自主权越来越大,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经济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管理学会设立中青年论坛中青年论坛是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下的一个专为中青年同志发表改革意见、建议而设立的一个学术阵地。组织中青年论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问题,征集对改革的意见,为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同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与管理的有关问题探讨刘书亭,李晨企业外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执行主体的正确塑造,即政资有机分开;二是政企职责的科学界定与分离.十几年来,外部改革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举国上...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传统的国有资产营运的最大缺陷是对市场配置国有资产功能的否定和排斥。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配置是国有资产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在推进市场化配置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史坤涌 《新疆财会》2004,(F10):23-25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根本性重组,就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经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占绝对比例和地位,国有资产管理只是制度上和程序上的工作,不涉及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不仅需要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共同竞争.共同发展,更需要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管理国有资产(资本),引导非国有资本,并根据国民经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进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时刻注意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省委、省政府决定向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派驻监事会,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现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举措。按着《条例》第三条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陆续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公布施行,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起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是一项极具探索性、挑战性的工作.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体制的运转还没有达预定的改革目标.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仍需不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万永彪  谭少波 《企业研究》2012,(12):55-56,59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从企业制度和改制过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刍议肖婉萍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务院领导对审计部门提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那就是配合企业改革进程,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促使其深化改革,搞好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根据企业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资源,如矿山、土地、河流等;二是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民航、港口、水利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三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即由国家直接投资形成的国有企业资产(包括独资、控股、参股、合作等各种形式)。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要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其次是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一、把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