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青岛面向全球发展,探索海洋经济,打造区域性国际都市的新的力作。该新区拥有2096平方公里的陆域、5000平方公里的内海海域、282公里的优良海岸线,距青岛市中心仅90公里。 相似文献
2.
穿过胶州湾海底隧道,一路向西,便进入了青岛的西海岸。这片广袤的大地,在5个月前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这一次,我们要探访的是“新区之心”——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核心区现在什么样、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一切未知,都令人满心期待。 相似文献
3.
4.
这座面朝大海的城市,就连方言都带着海水味。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意见让青岛走向深蓝。
在国务院的批复意见中,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青岛人口集中的海西地区,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这片区域,可以说是承载着青岛人几十年来的发展梦想。1985年,国家级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于此;1992年,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地于此;2006年,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于此扎根:2008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同样在此诞生。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这是继2011年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之后,对深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全面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深远海开发与陆海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6月3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要求新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为更好地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新区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提升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六大特色产业"的"616"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2014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一核双港、九区联动;生态基底、轴带贯通;组群发展、产城相融”的空间发展布局,加快实施海洋战略,率先实现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全域集聚了中德生态园、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园区和5个省级园区。而中德生态园,绝对是其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这是继国家2011年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之后,对深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结合海西建设的实际对海西创新带动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从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海西创新带动战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从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企业市场化中介,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高科技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海西创新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有其深刻的产生背景与内涵。其目标是充分发挥福建地理区住优势,加速海峡两岸经济整合,最终促成海峡经济区的建立,使海峡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成为台湾布局两岸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枢纽或中介地。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并通过资源配置作用和规定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效率,创新制度安排既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配置环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产生差异,进而优化经济结构并实现经济发展的升级;也可以增强技术发明和应用激励,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升级。本文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精神,提出一些海峡西岸经济区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经济区")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时期,也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分工重组趋势加剧的宏观背景下,每个地区都根据自身的资本、劳力、资源等要素结构来选择发展战略.1984年以来,海西经济区企业紧紧抓住了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大陆转移的历史机遇,服装、鞋业、纺织、加工制造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主体仍然是低附加值制造业,并出现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而一些高附加值的较高端的产业却又发展滞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转型,而区域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创造了资本、技术、管理、时机等重要条件。结合分析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型的政策选择,以期推动本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海西创新体系建设及实施海西区域创新带动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海西区域创新带动战略的路径选择,认为实施海西区域创新带动战略应紧密围绕"加快产业升级"、"满足就业需求"和"提高海西区域竞争力"为出发点,优先发展原创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类现代服务业,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以实现海西区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自主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7.
作为青岛西海岸一个县级市,胶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县建市2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抢抓新机遇、推进大开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摆脱低水平、迈向现代化的过程.
在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胶南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胶南已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迎来了与青岛一体发展的同城时代.想过去、看今朝,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区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从"品牌无知名度要求时期"过渡到"品牌强知名度要求时期",品牌成为一种强势的需求。建设品牌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于促进海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随着海西经济的发展,对品牌经济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和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为背景,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耦合关系等多维协调性角度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泉州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产业整合是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产业整合是经济区域化在产业发展层面上的具体展开。本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引入产业整合的概念,分析该经济区目前的产业状况并提出有关产业整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