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守本 《中关村》2011,(8):44-47
本刊主笔、著名经济学家、国情研究的领军人物胡鞍钢教授畅谈"十二五"规划之科学内涵,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愿景图画,给人深刻启迪:我们伟大的祖国正面临着——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6,(Z1)
调查表可登录到中关村杂志网站(网址:wwW.eValle丫.Comcn 或新浪网、博客中国网、慧聪网进行查阅下载或在线评选。 候选对象名单(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候 最值得尊敬的经济人物(中国) 最值得尊敬的教育人物(中国) 吴敬琏 李金华 柳传志 张瑞敏 厉以宁 萧灼基 郎咸平 尹同耀 胡鞍钢 林毅夫 薄熙来 温铁军 马云 牛根生 黄光裕 赵勇 周厚健 傅成玉 冯仑 江南春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审计署审计长 联想集团董事、联想控股总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经济学家、香…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12,(5):56-59
胡鞍钢教授的《中国:创新绿色发展》,是学者对国情长期研究和实地考察的结晶,是中国学者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阐述"中国理论"、介绍"中国创新"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4.
关村 《中关村》2010,(12):13-13
"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著名国情问题专家胡鞍钢教授解读为:这标志着国家领导人治国理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场SARS危机,激活了自称专研“中国天书”的激情学者胡鞍钢的全部激情。短短两个月时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先后提出了领导人礼仪从简、空中课堂、信息通畅等20多份建议报告,撰写了大量文章。5月29日,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要说胡鞍钢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当之无愧。但是,他不愿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固定的领域。人人都说社会是一张网,每个人是网上的一个节点。而胡鞍钢却像一只来去自由的蜘蛛。他认为自己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更不是政治专家,而是一位国情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6.
马文良 《中关村》2008,(4):14-19
胡鞍钢很忙。打电话的时候他还在回北京的路上,说下午四点的时候在清华大学纳米楼有一个课程,针对博士后的。他说:“等课程结束了我们再聊。”  相似文献   

7.
胡鞍钢  CFP 《中关村》2009,(5):36-39
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明确海淀区的海淀园为核心区。海淀区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示范引导作用,是一件关乎到中华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大事情,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日前。国情研究专家、本刊主笔胡鞍钢教授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中国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前一部分是“科学发展与中国之路”;后一部分是“海淀如何科学发展”。兹将“海淀如何科学发展”的内容,刊发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赵超 《中关村》2004,(6):37-38
时下,全国人民大力倡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的时候,我想起了被称为“激情学者”的胡鞍钢先生。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他15年前即1989 年写出的“中国第一号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报告”的主题词十分明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这正是后来被党和国家采纳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让我极其敬佩的是,在“唯上”、“唯书”之凤盛行,“一个脑袋”主宰一切的世风甚烈当中,胡鞍钢敢反潮流,“只唯实”,别开生面,真情告白,无畏“罪名”,为追求真理而“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喧闹”。  相似文献   

9.
勒川 《中关村》2010,(2):26-28
电影《2012》带来的视觉冲击尚未消失,哥本哈根为数字争论的镜头又在反复播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尽管金融危机肆虐让人心存恐惧,可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却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在胡鞍钢看来,这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最大挑战和最大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著名的经济学家胡鞍钢在今年3月号的《中关村》杂志发表文章——《健康:中国人最大的安全挑战》。文章披露,过去10年中我国人口健康与经济发展形成“悖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患病人数、患病率都在增加。由于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仅2003年就高达  相似文献   

11.
除了“二线关”,深圳似乎没有什么可维系特区形象的事物了。深圳未来的定位和走向,自然也成了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这种讨论在1994年就提到了台面上。那一年,胡鞍钢撰文指出深圳在税收和政策上不应再有特殊,特区的特应该表现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国际接轨等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5,(5):10-10
著名的经济学家胡鞍钢在今年3月号的《中关村》杂志发表文章——《健康:中国人最大的安全挑战》。文章披露,过去10年中我国人口健康与经济发展形成“悖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患病人数、患病率都在增加。由于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仅2003年就高达80OO亿元,约占当年GDP比重的7%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3,(4):16-17
国情专家胡鞍钢新论"天下大治是最大公益产品"中国的发展不在于经济增长率有多快,而在于"天下大治"的时间有多长。十八大之后的"两会",是中国持续进入"大治之世"的重要里程碑。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持续、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仍然是政治因素。"天下大治"是最大的国家公益性产品。所谓国家公益性产品,是指  相似文献   

14.
李政 《中关村》2005,(3):40-40
说实话,记者是用一种情感驱动自己的文字储备的。这种情感的激发者,就是胡包钢。而胡包钢的激发“工具”是他作为学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即使不知道胡的学者身份,但听到他担忧中国普遍缺乏创造力,应当在教育上进行人才创造性心理的改变时,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尊敬。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了提高中国人创造能力的“秘密武器”,这就更使记者产生无限憧憬。于是才有一个春天某一上午的对话,巧合的是,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也是一个春天,那是2001年的春天。而今,2005年这个并不十分温暖的春日,胡包钢教授和记者分享着这个“秘密武器”。由于“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您曾经强调过,自己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那么,在您的心目中,如何给“公共”二字定位?胡鞍钢:首先,“公共”二字的属性十分清楚,就是非私人性、非集团性。我代表的是广大公众。其次,我更加注重知识的外部性。我个人所获得的知识,是为了让周围更多的人因为我而受益。我持之以恒地向国家领导人提各种建议,目的就是为此。比如最近我提出“空中课堂”的建议,全国共有一亿多儿童因此而受益。  相似文献   

16.
郑闯琦 《中关村》2005,(1):30-30
中关村二十年的历史贯穿着一条创新的耀眼主线,这就是一种内在于其中的、构成中关村人精神内核的那种观念层面的“突破”和文化层面的创新。为此,我们选择了四位和中关村有着“血肉联系”的文化精英,以期从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突破与创新中管窥中关村二十年来的精神嬗变。不管是张朝阳,贺卫方,还是张颐武,胡鞍钢,他们都身处中关村,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甚至争议,在产生巨大的震撼力的同时动摇了人们原有的岩石般凝固的观念,中关村,和我们的时代,也就在这种争议、讨论和反思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7.
个人素描 胡伯林从来都是高歌猛进的人,当初进入甲骨文时,就是凭借自己的执着:为他名下的咨询公司能成为甲骨文的合作伙伴,胡伯林对甲骨文穷追不合,结果并非是做成了这次合作,而是甲骨文为他的执着感动,直接邀请他加盟。 自1999年胡伯林主政以来,甲骨文中国公司的发展一直突飞猛  相似文献   

18.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1,(7):78-79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项目落户海淀园经过近一年的推进工作,美国罗格斯大学赵建辉教授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外延及器件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确定落户海淀区。  相似文献   

19.
行业环境     
《信息产业报道》2007,(12):23-24
麦德龙集团与保点系统扩展简易标签货物无线射频识别计划;鞍钢蒂森克虏伯钢材配送公司在长春开业;上海通用在广州启用国内最先进配件配送中心;上海中小物流企业组成专业联盟;逐鹿成功助力默洛尼物流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26日,原交通部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胡希捷(上图前排左二),在中国公路学会秘书长、《中国公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刘文杰的陪同下,专程到《中国公路》杂志社看望全体编采人员并指导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