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雷尘  赵亮 《英才》2003,(2):62-62
2002年是神州数码关键的一年,面对 IT 的冬天,郭为引领公司进入全面的战略转型。半年时间里,神州数码硬件集成同比增长40%,软件收入实现了翻番。同时在风险控制和现金流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库存周期从年初的39.3天降至34天,应收款周转也由年初的42.9天降至40.3天。2002年,神州数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开通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网上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第一的信息产品网上销售系统。2002  相似文献   

2.
神州数码在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与自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不断提升自己可以为上下游环节提供的价值,从而构建起了自身在业界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纪亮 《中外管理》2011,(10):142-145
2011年6月1日下午1时,位于北京上地软件园的神州数码大厦内人头攒动。这一天,是神州数码庆祝自己上市十周年的日子。就在此时,已是满头白发的孙蔼彬准时出现在了会议室中。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秘书送来的两片面包与一瓶矿泉水。  相似文献   

4.
涂乙冬  张灿 《企业研究》2007,(10):17-19
神州数码的战略转型是一次计划周密的转型,前有麦肯锡的亲自把脉,后有公司的详细的操作计划,其"蓝海"战略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但甜苦也许只有自知  相似文献   

5.
朱雪尘 《英才》2006,(1):81-81
2005年初,在亚布力滑雪场,郭为一人悠然地滑雪时,恐怕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在经历2003年手机分销巨亏和2004年调整之后。2005年11月30日,神州数码公布2005财年上半年财务数据,集团上半年营业额达到88亿元,增长15.96%,母公司股东溢利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83%。2005年的神州数码应该会有个好收成。  相似文献   

6.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原联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想集成系统有限公司和联想网络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01年6月在香港上市。它不仅是国内第一的IT产品分销商,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知名的全线网络产品供应商。2002年,神州数码提出向软件和服务转型;2003年,成立软件集团,主攻金融、电信、税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神州数码自2000年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从业人员从当初的300多人,发展到如今4000多人。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行的是固定薪酬制度,个人报酬与业绩关系不大。这种薪酬体系虽然在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稳…  相似文献   

7.
八年了,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兼CEO郭为第一次会心地微笑。2001年,他领导神州数码走出联想时没有笑;2007年,他通过MBO实现神州数码单飞时依然没有笑;而今,他笑了。因为,他所钟情了八年、死撑了八年的IT服务终于看到了光明。2008年6月,神州数码2007~2008年度财报显示,他一直强调的IT服务终于扭亏为盈实现盈利4700万元,  相似文献   

8.
在联想解冻国际化冻土层,上演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蛇吞象”大戏之时,联想的同门兄弟神州数码也在转型IT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并且同样和IBM这个。蓝色巨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联想分拆两年后,有着“兄弟”般亲情的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终于撕破了那层和善的面纱,神州数码“借道”长城进入PC制造业后,竞争的目标直接瞄准了同胞兄长、业内老大联想集团。而兄弟间的“拔刀相向”是会扼杀亲情,还是会携手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李源 《中外管理》2011,(11):80-81
刚刚过去的校园招聘季跟往年的情景没有什么不同,对于神州数码这样一家科技公司来说,竞争和压力只能用越来越激烈来形容。“这跟公司的快速成长有关。”李岩,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及人力资源总经理对联中外管理》说。这也是神州数码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新人来自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在李岩看来,“快”是神州数码现阶段的特点,但更是员工在企业里成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云中之城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23):36-36
为了能按时参加神州数码与EMC的战略合作发布会,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可尊不得不早晨六点半从家里出发。  相似文献   

12.
乐天 《新前程》2007,(10):12-17
8月8日,是郭为的全新开始。 作为神州数码CEO兼执行董事,郭为联合数家投资基金,向大股东联想控股及另一股东GA收购了他们手中所持的占神州数码43%股份的股票,交易总价逾13亿港元。其中联想控股的持股量由47.53%减至17。83%,而郭为持股比例由原来的0.1O%上升至了10.29%。  相似文献   

13.
柳传志曾说,时间这个东西真是神奇,当年郭为、杨元庆穿着蹩脚的西装坐在最后一排,伸着脖子听报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转眼间锐利的目光已变得安详与平静,孩子们也已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调度得当的少帅了。当年的少帅郭为痛别联想5年来,变得更加低调,更加务实。2006年4月12日,郭为在公布其下一个5年计划时说,忘记什么分销和代理吧,神州数码将转型为一个完全的服务型企业,新的市场空间在IT服务。IBM在IT服务市场上耕耘10年尚未完全成功,郭为这一战略显然并非易事。他首先重组了现有业务,将四大主要业务重组为4个虚拟子公司。新的虚拟子公司由神州数码全资拥有。郭为的这次重大举措的推出,使他自离开联想以来,再次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秦合舫 《新前程》2006,(5):32-33
神州数码此次分拆业务除了想远离“神州数码就是分销商”这个“误解”外,拐个“大弯”意图更是明确。  相似文献   

15.
纪亮  刘奔 《中外管理》2011,(1):88-91
“折腾”了十年之后,孙蔼彬脸上的笑容格外轻松。在过去的十年中,他掌控的台湾最大ERP企业鼎捷电脑,为了与神州数码实现合作、拓展大陆市场,放弃了一次香港上市计划、经历了两次更名、进行了三次股权变更,还不得不在2008年1月,以一家运营良好的健康企业的身份,从台湾证券市场退市。  相似文献   

16.
《物流时代》2012,(3):59-60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科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捷”)的成功精妙地解读了这句话的内涵。成立于2003年的科捷,原本是神州数码集团下属予公司,隶属于神州数码供应链服务战略本部。  相似文献   

17.
阳谋家郭为     
在中国企业界里,厚积薄发的郭为绝对是一面旗帜。8年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2008年6月,神州数码2007~2008年度财报显示IT服务扭亏为盈,至此他所钟情了7年、死撑了7年的IT服务终于看到了光明。而在2009年,郭为的阳谋进一步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8.
产业动态     
《中外管理》2006,(5):22-24
第二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揭晓;去年中国IT外包市场规模31亿;联想与微软结盟签单12亿美元;Google定名“谷歌”追赶百度;神州数码全面转型IT服务;信产部将建手机企业退出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7月3日,神州数码分拆出的IT服务集团与苏州创投组建的合资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被正式批准注册。据了解,整个公司引入苏州创投后估值为21.5亿元,而其中有4亿元是预留给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期权,占总股份的18.9%,这使员工看到了未来的巨大希望。  相似文献   

20.
陈婧 《中国新时代》2009,(10):76-78
神州数码从联想拆分出来已9年,它跌宕起伏的身影,暗藏着传统分销商们身上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隐含着IT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