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冯连生 《经济论坛》1997,(15):19-20
政府牵头多方参与推进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区(县)政府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直接责任,是这一工程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的参与也是实施再就业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峰...  相似文献   

2.
伟人说过 :一个人活着 ,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企业更是如此。“健康、优质、创新、向上”是金义集团的企业精神 ,更是金义集团谋求发展的立身之本。金义集团是浙江省最早扛起“私营”大旗的集团型企业 ,创建于1993年9月。七年的春华秋实 ,已发展成以食品饮料为主导产业、品牌信誉一流的大型私营企业集团。拥有5大生产基地 ,年销售额达3亿元 ,产品畅销全国12个省市。“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引导我们走上富裕道路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非公经济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公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穆瑞丽 《经济论坛》1997,(21):36-37
走出误区配套搞好再就业工程□穆瑞丽“再就业工程”就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职工再就业的社会工程。这是我国为弥补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护广大职工当前利益和长远...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牵动全社会,再就业工程事关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已往解决再就业问题主要着眼于“缓解”再就业压力,围绕着“安置”和“服务”做文章,因而陷入各种实践误区。解决再就业问题的新思路,强调转变观念,解脱政府,依托市场,鼓励在生产领域中寻求发展,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中谋取岗位,探索在农村市场中开发新路,尽可能把再就业与解决现有的资源浪费、结构调整等问题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找米下锅”  相似文献   

5.
浅谈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目前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再就业工程举步艰难,陷入困境。如何走出困境?这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研究解决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是专家、学者应该深入研究的跨世纪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唯有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才是再就业工程的根本出路。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证再就业工程顺利实施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1再就业工程实施历程的回顾再就业工程是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采取以政府为主,通过资金投入、政府政策扶持和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等措施,采用企业…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努尔·白克力充满自信地说:“2011年,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天然气利民、廉租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22类80项重点民生下程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兑现。”  相似文献   

7.
实施再就业工程不是权宜之计,已成为整个改革大棋盘中一着要棋。它在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推动产业结构大调整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日趋突出的作用,而不再是实施之初主要是为了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此我们建议: 1、作好长期思想准备,持之以恒稳步推进。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真正意义,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再就业工程将贯穿改革开放、转轨变型的整个时期。一方面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做好再就业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不断把再就业工程向纵深扎实推进。 2、全面加强思想教育,彻底转变就业观念。要通过全面深入的思想教育,破除“等、靠、要”的“铁饭碗”思想,破除服务工作低人一等的思想,提倡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念,使广大下岗职工乐意接受新的各类岗位,引导下岗职工向新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再就业,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课题,是改革开放不可回避的矛盾。党和政府实施的“再就业工程”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连着人民的冷暖和社会的稳定,更连着广大个体私营业主的心。 致富不忘思源,致富不忘报国。面对下岗大军,面对政府  相似文献   

9.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在企业减员分流工作中,却存在如下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分配指标”现象。有的企业为了尽快增效,在没有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立再就业新机制1、建立一个模式。就是要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和职工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由这个中心多方开拓下岗待工人员安置渠道,并把促进再就业与保障生活结合起来。2、形成两个机制。一是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形成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现在有再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争议陈金义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句老话放在陈金义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了。2006年1月21日,“2005年浙江年度经济人物”评选揭晓,曾在1992年就声名鹊起的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位列其中,支撑其力挫其他浙商的一个重磅理由是浙版“水变油”故事在2005年终成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老河口市为促进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把再就业工程作为当前一件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力争在2000年前全面解决13600名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的战略决策,并联系老河口实际,实施拓宽渠道、建设载体、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三大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做好“四个结合”,拓宽再就业渠道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四个结合”,重点抓了吸纳下岗职工速度快、容量大的四大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四大就业增长点的形成。一是把实施再就业工程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结合起来民营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量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下岗人员数量还会增加,再就业的任务将更加繁重。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本文旨在从经济学意义上劳动力供求关系角度探讨我国经济发展与再就业工程的关系。 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是供求关系理论,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状况。降低失业率,提高就业水平,实质在于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达到社会的充分就业状态。 我国处于经济调整期,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必然会大量存在,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大量隐性失业显性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一时难以根本改变。各级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种种措施,主要是着眼于这一供求关系中的“供给”方。如清退农民工,是减少劳动力供给;转岗培训是提高劳动力技能,使之更适应需要等。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1998,(9):35-41
<正> 浙江金义集团组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食品、饮料生产为主的私营企业,目前总资产达5亿元,其中无形资产3.418亿元,拥有子公司8家,控股公司2家,参股公司2家,员工2300余人;产品主要有金义纯净水、金义奶、金义乳酸饮料、金义果冻等饮料产品,共分10个类别20多个品种,覆盖华东、中南与西南13个省,年销售  相似文献   

15.
做好解困工作推动再就业工程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助理巡视员吴雄伟再就业工程是与企业兼并、破产、职工下岗流动及减员增效紧紧相连的一项重要工程。再就业工程的关键,一是要破除旧观念,摒弃那种认为下岗、再就业“怕见人”的错误想法,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前途要树立应有的...  相似文献   

16.
再就业工程中的政府、社会与个人行为陶伟张举刚肖在军1995年是我国实施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共安置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140万人,转岗培训32万人,但这一成绩与日益庞大的失业、下岗职工队伍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  相似文献   

17.
金升 《经贸实践》2006,(6):20-22
陈金义3年蛰伏,2005年岁末隆重推出“金义乳化燃料油”后,再度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对象,本刊两次作了专题报道。半年多来,读者纷纷来电询问乳化燃料产业化的情况。在2006年节能宣传周即将到来之时,本刊记者深入产业化示范生产基地进行探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方面都行动起来,这是治理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应对下岗女工的再就业进行分类指导,政府应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下岗女职工再就业。  相似文献   

19.
罗湖区劳动局在市劳动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劳动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依法行政为主线、以深化劳动体制改革为动力,全局上下齐心协力,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劳动关系调整、劳动安全管理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宏观管理。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自去年以来,该局狠抓了以下工作:(一)为下岗员工和失业员工办实事。该局对失业及下岗员工进行分类管理,为其举办了4M培训班,组织50多家单位举办“再就业交流大会”和“居民就…  相似文献   

20.
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三、四月份,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在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下简称“四城市抽样调查”),样本总量为6245份。这闪调查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是目前下岗职工从事服务业的比例为40%;二是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34.1%,其中16.7%的家已经 得到了社会服务,17.4%的家庭处等待状态。这些信息说明,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回剧,社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区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生产需求,因此,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