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算法》编制与贯彻中存在的偏差及其纠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志  林学富 《现代财经》2003,23(11):53-57
贯彻预算法的问题实质上就是预算法的实现问题。由于制度本身的前瞻性与现实的滞后性之间的脱节以及其他各种障碍性因素的制约,使得预算法的实现困难重重,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影响了预算法功能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贯彻《预算法》存在的偏差入手,揭示了其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并根据国外预算法贯彻的实践,提出了纠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行预算法从颁布到实施已近10年,随着公共财政的确立和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推出,该法已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客观上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  相似文献   

3.
《预算法》颁布实施近十年,为我国加强预算管理,实施以法治财,依法理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预算法》的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修改《预算法》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1月1日起,新的《预算法》开始正式施行。该法强调要全面规范各级政府的收支行为,加大预算约束力度,进一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同时,要追究不规范预算行为的法律责任,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式、地方债务风险、转移支付制度、预算支出约束等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文章从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健全预算管理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机制等方面,结合新《预算法》对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2015年起,新的《预算法》颁布并施行,最新修订的《预算法》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却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若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对新预算法背景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深入研究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旨在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6.
高培勇 《经济》2005,(4):52-52
将政府预算报告由以往口头和书面报告兼行改为书面报告单行的做法,算什么“改革”?  相似文献   

7.
郭玲  汪洋 《当代财经》2021,(2):27-37
财政透明和预算管理是现代财政改革关注的重点.2015年起实施的《预算法》是否提升了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对预决算收入偏离的影响如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利用2010-2018年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评估在财政透明度不同地区的《预算法》对预决算收入偏离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分析预算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高财政透明度的地区,低透明度地区的预决算收入偏离度更大,且在西部地区体现得更加明显;《预算法》的实施有助于缩小预决算收入的偏离,且对税收收入预决算偏离的改善效应明显,非税收收入则不显著;基于不同的预算环境,《预算法》对偏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环境会扩大预决算收入的偏离,监管环境起抑制作用,执行环境则有双重影响.为此,应当按照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细化预算管理,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并注重区域差异,改善预算环境,完善联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的施行,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从近两年价格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就必须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干强 《经济前沿》2004,(12):63-64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化腐败斗争的重要改革,我们必须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理财;要不断强化“收支两条线”的推进力度,努力找出现行制度改革上的缺陷。量入为出聚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应该建立健全配套实用的监管机制,严管惩罚护财。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平衡,搭建融资平台一直是地方政府进行基础建设投资的重要手段,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渐发展壮大.《新预算法》 实施之后,由于政府政府债券的合法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否会走向消亡,一时间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2016年1-9月的数据表明,平台公司发债10267.9亿元,超过2015年全年的发债额.本文总结了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背后潜在的机制弊端,最后通过介绍日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验之谈"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困境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了着力建设公共财政的时代。政府预算作为公共财政的基本制度载体,其公共化变革是财政公共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开启和加快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共化进程,也就成为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步入了快车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了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指向;进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重新定位财政职能,将之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次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踵之,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十次会议又通过了《预算修正案(第四次审议稿)》;其后,10月8日国务院又颁发了  相似文献   

13.
许凯 《生产力研究》2012,(1):68-69,90
保险服务贸易作为WTO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贸易,其具有三个层次的纪律约束。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在保险服务贸易项下做出了较多的承诺,这些承诺构成了我国国内保险立法的国际法义务。另一方面,我国在入世后对于《保险法》进行了两次修订,尤其是2009年《保险法》的修订体现了现今保险业的发展潮流,履行甚至超越了我国在WTO中的相关承诺与义务。但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此次修订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审慎监管等方面表现的不足与缺陷。如何处理好国内保险立法与国际义务的关系,将是今后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这对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和制度,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监管的现状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和《商业银行法》(1995)确立了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1998年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建立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成立跨省区分行;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至此,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我国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