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朱浩 《企业导报》2011,(18):11-13
网络舆情宜用不宜堵,为了使地方政府能够遵循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即时化解社会矛盾,本文以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应用研究的层面,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思路和对策,即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一是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进一步厘清管理职能,建立高效的工作班子;二是优化管理手段,着力形成完善的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和总结反思机制;三是积极引导网站、网民,进一步加强政府官网建设、行业自律、法治建设和网民思想道德建设,多管齐下,最大限度发挥网路舆情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婧  马国芳 《企业导报》2014,(17):85-86
作为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主要窗口和平台,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政府网站的发展,将网络政府与实体政府的有机结合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西部省份,云南省电子政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水平,关于政府网站建设方面较之发达地区也相对落后。基于此本文以政府网站三大功能为出发点对云南省政府网站服务的亮点及不足做出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甜 《东方企业文化》2012,(12):210-212
"电子政府"成了全球政府改革的鲜明要素,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发展的新取向。"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我国创建"电子政府"的宗旨,"一站式"、"一网式"政府门户网站是我国创建"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杭州是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电子政务"建设亮点纷呈,"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有序开展,凸现成效。政府部门对创建"电子政务"高度重视,决策科学,举措有力。存在着需求不明确、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闲置浪费等问题,建设投资需要科学安排、严密监管,尽快完善长效审计制度。电子政务三网融合、智能杭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四项建设前景美好。创建"电子政府"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电子政务推动了杭州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热点更容易被放大发展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越发呈现上升趋势,传统的网络舆情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影响,结合基层政府的实际情况,从应急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公信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国衡阳"政府门户网站新版正式试运行为了加快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并充分发挥网站的功能和作用,最近,市政府信息化办对市政府门户网站投资30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版,目前,新版"中国衡阳"政府门户网站已投入试运行。改版后的政府门户网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成为广大网民了解政府最新动态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了解民众真实想法的重要方式。网络舆情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既给县级政府带来了挑战,又给政府带来了机遇。所谓挑战即负面网络舆情对县级政府造成的压力,机遇即政府便于通过网络舆情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为此本文主要对县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问题对策进行研究。首先以网络舆情为切入点,并从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及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条件入手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之后对县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积极探索、积极响应网络舆情、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公开、积极形成公众互动及积极采纳公众意见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发现县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舆情监测手段落后、处理手段单一、研判预警能力不足、政府应对迟缓及上下级政府协调不够、官方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并对形成缺乏危机意识、执行观念过于陈旧及应对机制有待完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最终提出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转变执政理念,重视信息公开度,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政府运作方式,可以极大地简化政府办事流程、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电子政务兴起之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网站更新缓慢、部分网站无法正常显示等弊端日益显露,逐渐变成"僵尸网站"。文章根据"僵尸网站"现象,剖析"僵尸网站"的成因、危害及提出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预测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程斐 《企业导报》2012,(12):15-16
伴随着网络普及,我国政府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本文结合软件设计中常用的可用性分析概念,提出电子政务工作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1996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为目标,在全市市、区(县级市)、乡镇三级机关统一组织建设了宏观决策和办公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简称"金宏工程"),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软件基础、应用基础和体制基础.2001年初,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电子政务发展的先机,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电子政务战略与技术研究,并于今年年初编发了<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2002-2005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建设"431"框架体系和模式,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从而使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应用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和"中国优秀网站"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对政治民主建设有两方面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我们所面临的课题就是在克服网络消极影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来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建设进程。其中包括推行电子政府建设,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主流网络媒体培植,实行必要的网络管制,以及加快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1.
金占勇  康晓辉  邱宵慧 《价值工程》2019,38(29):111-113
舆情传播的互联网环境与传播平台媒介的创新发展,我国网络舆情的演变呈现出新的复杂特性,由此带来更加难以控制的舆情危机。我国政府在着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行为偏差与能力不足。本文在网络舆情新特点和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从法律制度建设、意识提升、技术手段创新、多元主体写作等方面,创新舆情治理体系,提高舆情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民主兴起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民主的兴起和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便有了一种价值指引和实践导向。网络民主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路径:期望能够凭借现代技术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与政府有序地进行互动,政府具备快速回应能力,以及政务进一步公开,实现公民监督公共权力的运作,促进政府科学行政和依法行政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国对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要求政府网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办好政府网站,有利于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周敏  李刚 《东方企业文化》2012,(16):237-238
电子政务建设搭起了公民与政府间、政府不同部门间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功不可没。电子政务应用已经覆盖全社会,"网络政府"、"智慧政府"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新主流媒体,已经成为党委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网络舆情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研究了两个方面内容:第一,完善舆情监测机制。一是明确网络舆情监测重点,二是依靠科技手段加强智能化监测,三是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汇集工作。第二,创新舆情引导机制。一是转变思路,建设好本地网络舆情平台;二是把握规律,提升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三是加强分析研判,利用好网络舆情;四是推进法治建设,管理好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对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意义重大,它不仅提升了政府运作效率,并使政府行为"阳光化",而且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应注重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应提升政府公务员应用电子政务的业务素质和规范网民的参与行为,应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33):167-169
随着网络舆情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和政府对网络舆情予以了高度关注。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及加强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的方法和策略,指出了西藏高校图书馆关注和加强藏族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新主流媒体,已经成为党委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网络舆情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鉴于目前人们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模糊,本文首先界定"网络舆情"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未来态势。其次,由网络舆情促成的网络舆情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力越发突出,本文以近期典型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情事件形成机制。最后,分析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对于政府形象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