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本一体化的机制研究,首先分析人力资本一体化的形成原因,然后通过分析人力资本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构造人力资本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再通过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合作现状,根据人力资本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间的人力资本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无锡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 《江南论坛》2003,(7):54-5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沪苏浙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联手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三地各级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根据前一阶段的考察磋商和调研思考,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建议,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 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现已成为我国东部江海交汇处最发达的经济区、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继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的最亮点,在我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日益显现。2002年,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其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国内生产总值、21.4%的财政收入、28.2%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可以预期,民营经济在“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出现新的飞跃。对长三角民营经济而言,在经济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大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对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丛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相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确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三地政府的基本共识,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俱乐部,将区域空间内企业的知识传递、创新活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外部问题内部化,其存在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科斯制度的形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复合行政--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自古以来其内在经济联系就比较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探讨》2018,(4)
当前长三角地区面临日益趋重的养老压力,而长三角联动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之间因老龄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养老压力。长三角区域养老融合发展具有成熟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基础,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区域融合的过程中也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涉老产品和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养老服务市场开发不完善、多地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异地养老面临着较大的制度及政策障碍。未来长三角区域养老融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老人的自由流动和养老资源的最佳配置,以满足区域内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方面需求。长三角区域养老融合的机制建设应该从构建领导协调组织、系统评估科学规划、打通制度政策壁垒、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培育连锁养老机构、动员社会力量等几个方面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探讨》2019,(8)
运用Moran I指数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内长三角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呈现2002-2008年上升、2009-2013年下降、2014-2017年再上升的规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特征明显,上海大都市圈内城市基本为"高-高"类型,南京为唯一属于"高-低"类型的城市,安徽、苏北城市多数属于"低-低"类型,苏中地区逐渐从"低-高"转变为"高-高"类型,浙南地区整体从"高-高"转变为"低-高"类型。进一步通过条件收敛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2002-2017年间长三角41个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情况。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联系存在强、弱、强三个阶段。上海大都市圈内部一体化发展程度明显好于以南京为首的长三角西部都市圈。要将上海的经济能量通过南京等中心城市辐射至长三角西部地区,应依托长江以南路径与通泰扬构成的长江以北新路径,打造长三角西部增长极,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历史上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特征.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的带动下,经济发展迅猛,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创新,借鉴国际间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从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边界经济的概念,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浙江边界经济发展提出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该文从对我国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演变进程的实际分析入手,深刻阐述了我国所经历的"五种发展观"和"三种发展方式";论证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实质、内容及其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三大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无论地方政府还是职能部门之间总是存在一体化无法深入展开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体制和制度障碍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文章分析了其中三个方面,从制度的缺失、政府协调失败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分割格局三个角度,分析这三大困境的表现、形成原因,最后分别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