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5-2018年各省市年度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Durbin模型,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近年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当地的科技进步伴随着资源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独占性等问题,从而表现出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为正,中西部则为负,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不及东部地区丰富,科技创新投入引致的虹吸效应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试验发展(R&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最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核心,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利用1991—2011年的时间数据,分析了R&D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R&D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在大幅度增加R&D经费投入的同时,应该同时优化R&D投入结构,实现R&D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假说和波动性溢出效应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长性和波动性是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如果增长水平与波动程度之间负相关,则降低经济波动程度有助于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如果波动性对于增长水平存在“溢出效应”,则适度经济波动将促进经济增长。实证检验表明,增长性与波动性之间的关联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因此应该继续保持积极经济政策的顺周期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宋铮  蒋倩 《经济论坛》2010,(9):48-50
本文通过选取代表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各四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发现所得主成分中有一个主成分可以近似用来代表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然后用因子得分对中国GDP实际增长率进行回归,得出中国目前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不具有溢出效应,除去金融的直接作用外甚至带来负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吴建新 《经济前沿》2011,(2):120-130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广义距方法结合1985至2005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进口贸易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进口贸易不但提高了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还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吸收能力变量中,只有作为综合技术水平的TFP促进了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此外还发现,人力资本构成中只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TFP及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 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系统的理论梳理,分别从区际相互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包含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从区际相互供给的角度提出包含技术转让和制度移植、从区际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包含自然环境空间溢出和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传输渠道分析框架,并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证明上述溢出效应传输渠道的客观存在。为了有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政策措施必须基于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各种传输渠道制定,确保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正向溢出效应大于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发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从1988年开始才正式对研发投入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和样本规模的限制,以往学者很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根据我国1988-2006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违反常理的现象,笔者从千中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证明了资源丰裕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部门,这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应当仅仅依照要素禀赋学说被动地确定自己的分工.而应当主动发展那些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干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及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法对中国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信任和民间组织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我国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理论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效应测度的多层次评价模型;从宏观经济生产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经济效益三个层面探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通过西部地区不同层面经济数据,以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DEA模型实证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生产率的影响,以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以企业跨期经济效益评价梯阶层次模型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建立了引入金融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文章首先,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其次,分别在资本外溢、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代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探讨了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最后,概括总结全文观点.本文认为,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只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金融发展既有水平效应又有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9.
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肖文 《财经研究》2011,(9):112-122
文章将二次城市化水平定义为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构建了一个包含城市化、二次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开发的中央计划者模型,在利用1985-2008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当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成本较高时,提高二次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相对面积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当落户成本较低时,上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在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应保持城乡用地的动态平衡,根据落户成本施行差别化的户籍开放和土地开发政策,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成为吸纳人口进城落户的主要场所,这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实质上金融发展主要是促进了金融体系功能的演进.金融功能的演进又促进了金融结构的优化,使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