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关键词学校·威尼斯"的开设,是基于艺术家徐坦自2006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关键词"研究和调查活动。他通过访谈和讨论,在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群中间持续"搜寻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重新置入到新的对话情境中——"关键词学校"就是为激发这种交流而展开的新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
1991年春天,三位年轻的匈牙利艺术家在慕尼黑策划了一个名为"东方现代"(Eastmodern)的群展。如果把这个单词打头的字母E换成p,就成了"后现代"(Postmodern),这可被视为针对其时已经甚嚣尘上的国际话语的某种优雅的反讽。这个标题不仅抛出了诸如"我们是谁?来自何处?去向何方?"的提问,更以诙谐而肯定的方式,假设了某种存在于东西方关系中的固定模式。对我而言,这个标题及其背后的一连串问题,恰恰为我更深入地理解Zoltan Szegedy-Maszak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启发和便利。更确切的说,是这位艺术家在Paks画廊所展出的作品及他同期的一批创  相似文献   

3.
何维·费舍尔(Herve Fischer)认为艺术史行为已经结束,而这种行为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550年,自愿成为佛罗伦萨人的吉奥尔吉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首次出版了一部艺术家传记。在这部著作第二部分的导言中,瓦萨里果敢地说道,他想做的不是一幅艺术家配作品的表格,而是向读者"解释"事情的进程,因为历史是"人类生活真实的反照",它能洞察人类的意图和行动。他试图在艺术遗产中区分"什么更好,什么最好",但更主要的是"找出每一种风格的原因和根源所在,呈现不同艺术兴起和衰落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董冰峰:我觉得今天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艺术家冯梦波和他的工作伙伴卢悦邀约大家聚在一起,针对他近期的创作,尤其是这次"纸上美术馆:12位华人艺术家"展览上的作品《真人快打》展开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深圳的治安为什么乱?日前,深圳市公安局长李铭与深圳市港澳界别的政协委员座谈时说:"无业人员不清除出去,深圳没有太平。我们也在争取,深圳不是有立法权吗?如果给我们依据,对3个月以上无正当职业的人,不租房子给他,请他回原籍。"  相似文献   

6.
杜卡 《致富之友》2009,(2):60-67
过往20年来时尚奢侈品牌与当代艺术的联姻已经司空见惯。而改革开放之初,当中国开始复兴民族艺术时,肯定未曾料到日后的全球奢侈品产业会成为支持甚至推演本土艺术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品牌纷纷瞄准中国,一边展示产品,一边与本土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多元合作。这种品牌实践的风生水起在中国还只是近几年的事。奢侈品牌拼命往艺术圈里钻,要的就是那个看似虚无缥缈却能带来真金白银的"艺术气质";艺术家则嘴上虽不说可是心里都个个明白,成为时尚明星几乎就等于搭上火箭:名利双收!即刻到达!急于建立声名和财富的中国艺术家与要在中国创建良好声名以及更多财富的西方奢侈品牌;这种无可救药的一拍即合,让二者成为双生姐妹,一路并行。天然的双赢关系,牵引着奢侈品与艺术圈的不断合谋。然而,即使奢侈品有艺术感,像艺术品似的,用艺术形式包装的,甚至是对某些艺术圈产生影响的,但它仍然不是艺术。而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正因有着独立自省的审美和非功用性的思绪。不可能相互成为对方,恰恰才产生了这绵延不绝的若即若离的友好张力。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2004,(2):39-39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民营企业创业阶段所积资本,是创业积累不是原始积累。他说,我在珠三角调查时开了一个座谈会,几个民营企业来了讲自己有负罪感,说当初在原始积累时如何如何。我忙着打断他的话,我说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初期在海盗时贩卖黑奴、走私鸦片,那才是资本原始积累。你们是创业积累,不是原始积累。一提到资本原始积累,马上就扯到原罪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不是旧社会资本家的延续,是新时代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一定要提创业积累.民营企业是创业积累不是原始积累@立  相似文献   

8.
作品对于一个艺术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一个被命名为表态展览中展出,这次展出的副标题是蒋志的一个展览。也就是表态只是这个人的一个展览,他还有其它的展览。这个展览被命名为表态,是不是意味着表态是蒋志的作品和作者关联的一个维度、选择或者意涵?蒋志曾经做个这样的表述,其实我也是套用了一下布罗茨基的说法,他说:‘在写作这门职业中,你积累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疑问,这便是技巧的别称。'那么,在表态展中的作品,蒋志的疑问以及被表现出来的作品之间究竟是何种  相似文献   

9.
"谁是下一位‘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我在演讲或者发言时,总会被问到这个问题。尽管在每一次演讲和发言中,我明确指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未知的,人们还是会问同样的问题。为了证明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我要说,所有从事艺术经营的同行们,无一例外都有过这样的遗憾:我本来可以买到某艺术家的某件作品。  相似文献   

10.
我选择以学习曼荼罗绘画的方式来展开此次策展实践,这是一次潜入艺术家的意识并通过艺术家的叙述和传达来认识艺术家工作的尝试。曼荼罗绘画教学课程是于伯公创作实践的核心。从2006年以来,他的创作一直在围绕着以曼荼罗图式和五行的规则和秩序为基础而研发出一系列观  相似文献   

11.
<正>他的皮肤黝黑中透着红润,身板高大宽阔显得健硕,一看便知道是长期在太阳下奔走的结果,而脸上的皱纹和微驼的背更是农活的苦累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他不是职业农民,但农活样样精通;他不是专家,但引种、育种试验不停;他不是农机手,但积极促成农机的改进并推广机械化种植模式,他就是张元祥。他说:"我只是上海崇明横沙乡一名普通的农技员",而用横沙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建飞的话讲,他是个干劲十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武汉首个非盈利艺术空间造实验工作室开始活动11月28日,德国艺术家丹尼尔·克诺(Daniel Knorr)个展的中国巡回展武汉站,在造实验工作室(Manufactura's Studio)开展。这个题为《醒着的,睡着的》的艺术家个展中国巡回展,由深圳年轻策展人王景策划,已相继在上海非艺术中心、广州博尔赫斯书店当代艺术机构和深圳E6空间进行,武汉是第四站。举办武汉站展览的造实验工作室是武  相似文献   

13.
成都     
物之屏ObstructiOn展期:2009年7月28日至9月30日展出地点:千高原艺术空间(A Thousand Plateaus Art Space)艺术总监:刘杰策展人:鲍栋艺术家:陈秋林、关音夫、肖雄、余极、张慧一直以来,艺术的本体论在中国始终未被人们关注,甚至提及,当代艺术批评及艺术史的实践都在试图绕开这一无法被绕开的问题,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关键领域的存在。这表现为,一方面是对作品所涉的社会及心理内容的描述和归纳僭越了对艺术活动及作品本身的感知与分析,另一方面,是把作品匆匆还原为社会态度或政治观点。我们的关键词不是"反映"与"表现",就是"批判"或"表达",总之,不是一种贫乏的现实主义思维模式,就是一种浮泛的后现代主义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4.
推荐词作为策展人,我一直希望能遇见超乎自己想象的作品和艺术家。这样的作品和艺术家可遇而不可求,焦应奇和他的作品正是如此,因而这样的遇见就极其珍贵。  相似文献   

15.
面目和蔼,却掩不住他目光的深邃,宽边眼镜戴在他的脸上显得非常儒雅,沉吟不语时,他的微笑如一束阳光、温煦如风,甫一张口,却发现他语速快、跨度大,话题节奏感极强。坐在记者面前的是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曹义孙。"从某个角度上说,担任政协委员不是我的社会兼职,而是我的学术生活的重要部分。参政议政不是学术以外的社会活动,而是学者学术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序幕:先驱……不谈钱,我们从来不谈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尤伦斯:我是在北京开始收藏的,大约在1985年前后,艺术家这个团队非常有趣,他们没有面临什么压力,都有一点点钱,他  相似文献   

17.
提到任军,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公共艺术领域的艺术家,而今年三月举办的不耶不行的个展任军向世人宣告了他正进军当代艺术领域,印象中任军是个桀骜不驯的艺术家,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包括对于很多艺术家避而不谈的艺术市场,他也自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我想从李然的这篇《焦灼境遇下的游击战——"小制作"简述》开始我们的讨论。这是一篇李然为《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撰写的短文。我们邀请艺术家,也是"公司"成员李然来对"小制作"的实践进行描述和评论。和"小制作"一样,"公司"也是一种艺术家自发性的实践,而且两个实践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开始。这让  相似文献   

19.
评论与回应     
黄专老师演讲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艺术的政治观以及政治本身作了一个简明扼要但又非常清晰的梳理,下面我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说到艺术政治观,实际上就是两个关键词"艺术"与"政治"及其之间关系的问题。我想,对此应该分两个层面加以辨析和理解,第一个层面:艺术与政治不是非同构的关系,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是矛盾、紧张的关系,这里的  相似文献   

20.
成名     
前不久,李安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记得在一次三人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 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38岁才得到第一次拍片的机会,42岁才在柏林得到他第一个金熊奖.38岁以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他的电影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在家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一个38岁还一事无成打散工的男人,难怪他岳父大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只能摇头叹息,后悔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死"文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