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速递     
《致富之友》2010,(3):26-31
北京《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参展第41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2010年6月16-20日,第41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将继续以全球顶级艺术博览会的姿态吸引全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堪称兼具市场成功和学术质量的全球艺术盛事典范。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一个常设  相似文献   

2.
双城记     
《致富之友》2011,(11):10-10
一周内,连续参观伦敦Frieze博览会和巴黎Fiac博览会感受很深。这两个博览会虽然没有巴塞尔的全球代表性,但也鲜明传达了英国和法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和工作,而这些复杂的形态又可以回看到欧洲艺术、西方艺术中心的历史与当代的延续和纠葛,学术与市场趣味的妥协,非常有趣且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艺术博览会,可以说是艺术市场的一个特殊环节。在专业术语上来讲,它属于一级半市场,即处于"一级市场"画廊和"二级市场"拍卖行之间的一个平台。从1967年德国科隆创办世界第一个艺术博览会开始,到1992年,中国出现最早的艺术博览会,即香港和台北先后创办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业有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和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和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ARTTAIPEI"。  相似文献   

4.
数字     
《致富之友》2009,(11):18-18
130%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是国际艺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个博览会,以古代及当代艺术两大主题为重点,展出精品包罗万有,涵盖范畴由珍贵的喜玛拉雅铜器古董至当代艺术精粹,令人目不暇接。今年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吸引了16,500名本地及海外参观者。交易总额近2亿3千万港元,较去年增加了130%,成绩骄人。国际艺展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黑国强先生表示:"今年的博览会非常成功,对此我们深感欣喜。会上交易活跃,充分印证亚洲艺术市场正迈向复苏,当中尤以罕见优质的中国古代珍品深受买家青睐"。  相似文献   

5.
1.艺博会之放任主义趋势这并非2007年的特有现象:各地艺术博览层出不穷。其中我们可以列举出:第一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第一次对当代亚洲艺术予以特别关注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在纽约举办的第一届拉美当代艺术博览会等等。已有的艺博会继续发展其门下的新单元,越来越多的观众被吸引,举办6年的巴塞尔—迈阿密海滩博览会已有近20个单元分支。  相似文献   

6.
杜卡 《致富之友》2009,(8):60-62
五年前的200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首次推出以"亚洲当代艺术"为概念的拍卖专场,当时放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2006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独立构成专场拍卖。2008年春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又进一步首开夜场拍卖,获得市场认同。今年春拍,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出了超过1.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以价值计算的成交率达到98%。在这个年景,能做到这个成绩,不易。在上述一连串的市场推进背后,离不开张丁元和他团队的努力开拓。他们在拍品构成上,逐步从早先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的面貌发展为整合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当代艺术均衡绽放的亚洲图景,在建构完整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版图的推展中,挖掘出各个地域丰富充沛的文化思辨与整合力量,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亚洲艺术拍卖专场。近日,张丁元来北京做短暂停留,并接受本刊专访,言语中透出定见。  相似文献   

7.
将于2008年6月4日至6月8日举行的第39届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全球参展画廊和艺术家的甄选于近期尘埃落定。此次甄选结果,对于中国画廊来说,有了较为可喜的突破,有4家中国画廊入选2008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他们是北京现在画廊、北京U空间、上海香格纳画廊和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高水平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被誉为世界艺博会之冠,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交易额被视为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巴塞尔对于参展商的资格筛选是非常严格和高标准的,每年只在全球甄选300家画廊,且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经营历史。以往,能够入选巴塞尔的亚洲画廊,韩国最多,一直都是4家。2008年,巴塞尔组委会将中国画廊数量增加到4家。其中,入选的香格纳画廊已经连续参加了8届巴塞尔,是中国第一家走入巴塞尔的画廊,也是到2007年为止惟一进入巴塞尔主要画廊的画廊。北京U空间入选的是巴塞尔的两位艺术家项目。已于2007年参加巴塞尔的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再次拿到了前往瑞士巴塞尔的通行证,其入选的是单个艺术家项目。当然,最为难得的是由国内著名策展人黄燎原先生和北京时尚业知名商人张皓明先生共同创办的北京现在画廊,作为中国纯本...  相似文献   

8.
《致富之友》2009,(9):32-33
将于10月3至6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2009香港国际古玩及艺术品博览会"(HKIAAF 2009)是国际艺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个博览会,乃亚洲重要的艺术平台。博览会以古代及当代艺术两大主题为重点,展出精品包罗万有,涵盖范畴由珍贵的喜玛拉雅铜器古董至当代艺术精粹,令人目不暇给。展馆经过特别精心设计,营造一个优雅及舒适的环境,让  相似文献   

9.
在CIGE、艺术北京、香港国际艺术展、台湾当代艺术博览会等展会宣告结束后,在2009的下半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正好整以暇的等待藏家与民众的莅临。在上半年的艺术博览会结束后,作为下半年具有分量和质量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身为上海当代博览会总监的秦思源,他的规划与心得是本次采访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李静 《致富之友》2009,(7):24-27
为期一周的第40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再度打破了这个莱茵河畔小城的宁静。来自全世界的61,000多位观众,因300多家顶级画廊带来的2500位艺术家作品,而在这个有着浓郁中世纪田园风情的城市相聚。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淀,无论是博览会本身,还是国际当代艺术的学术性,都已成为一种标杆,全世界顶级并且优秀的当代艺术,在这里不再是一个虚幻的神话,而是有着精挑细选的艺术作品为例证。  相似文献   

11.
5月底的香港,艺术到处都是。除了正在举行的香港艺术博览会(ArtHK 2010),香港佳士得日本的伊斯特与亲和拍卖,还有亚洲拍卖周都在此时举办春季拍卖,让人觉得艺术品在香港,买得起,看得齐!如果从香港艺术博览会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市场恢复的势头,那么拍卖场就是可以看到这势头的方向与价格。  相似文献   

12.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42-51
盘点2008秋冬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拍卖版图,已经很难寻觅到中国当代艺术一枝独秀的踪影。"整合亚洲互动全球"已是迅速联动的有机体。从达明·赫斯特9月16日在伦敦苏富比异常成功的专拍开始,本文一一盘点了纽约苏富比、香港苏富比、纽约菲利普斯、纽约佳士得、澳门的亚洲拍卖周、香港佳士得以及罗芙奥香港和台北的当代艺术拍卖战况。所有数据和事实都已明确告知: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获得"重回人间"的可能。再加上日韩、东南亚和印度等亚洲其他相对便宜且不失独特艺术品味的作品进入同一平台公平竞争,中国这边的价格洗牌与回归,艺术创造力的匮乏甚至孱弱导致的审美疲劳和厌倦……都爆发出来。惟有放下架子,共赢共舞,潜心创作,潜心经营,以全新的观念来迎接新生活,才会看到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国内艺术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画廊数量的不断增多,必然促使买卖双方对交易和宣传平台的需求量增大。2007年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尤其热闹: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以下简称中艺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北京)、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  相似文献   

14.
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凸显亚洲概念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是国内从国际视野展示亚洲当代艺术的专场,当然这也受香港国际化及香港拍卖的整体气氛影响。它的国际化也为它迎来了春拍2.7亿元,秋拍4.62亿元的丰厚成果。同时,2007年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更是增加日、韩、印等其他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15.
《致富之友》2010,(4):98-99
2010年4月即将迎来中国大陆重要的画廊博览会——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和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ShContemporary)一起,这三家博览会成为大陆最受瞩目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在经历近两年的全球艺术市场萧条后,国内的博览会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局势呢?它们又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6.
常旭阳 《致富之友》2009,(12):22-25
西方的艺术博览会大致分两类,现当代艺术博览会(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Fair)和艺术与古董博览会(Fine Art andAntiques Fair)。按时间划分,现当代博览会作品以现当代艺术为主,从印象派一直到当下创作,特别注重开发年轻艺术家和实验艺术的市场,全球最知名的现当代艺术博览会有巴塞尔Art Basel、伦敦Frieze、巴黎  相似文献   

17.
迈阿密海滩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Basel Miami Beach)创办于2002年,这个展览的主办机构位于瑞士,已经一跃而成北美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把12月初的迈阿密变为国际艺坛最引人注目的中心之一。这时的迈阿密机场也像6月的巴塞尔一样挤满了私人飞机。街上充斥着豪华房车和超大SUV。在过  相似文献   

18.
《致富之友》2011,(7):54-54
香港和新加坡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都是重要的通商港口,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加坡在1965年获得独立,70年代经济腾飞后便成为全球人均GDP前十的国家之一。香港在1997年从英国殖民者手中回归中国,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这两个有着非常相似的优越条件的地区,他们的艺术市场能分出高下吗?  相似文献   

19.
杜卡 《致富之友》2009,(1):18-25
去年秋冬以来,纽约连连受挫的印象派、现代艺术及战后当代艺术拍卖结果已是明显警报。2008年12月4日至7日,全球艺术圈都为美国南部这个年终最后的艺术大卖场——巴塞尔迈阿密艺博会,屏住呼吸。经济上的暴风骤雨会在多大程度上投射到这个艺术盛典?画廊如何应对?收藏家感觉怎样?无论如何,博览会依旧展现着后现代概念主义娱乐化的绚丽与时尚。而中国当代艺术在迈阿密海滩上的表现,一边仍是不厌其烦的政治波普与花哨艳俗,一边则是更为多元自省和内敛呈现的柔和反讽。谁将吸引更多观众的青睐?在这个全球同台竞技的大平台上,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20.
北京保利2008秋拍定于12月初举行。保利现当代艺术部在本次秋拍中将推出四个专场:中国新锐艺术专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国现当代艺术日场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夜场。通过对全球经济形势和艺术品市场现状的审慎分析和考量,保利在专场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