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本轮通胀的洪峰很有可能在2009年出现,此后的通胀压力有望逐步缓解。报告预计,未来三年的资产价格可能在波动中逐步上行,股市在2009年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有望在2010年和2011年维持较小震荡中逐步上涨态势。报告认为,2009~2011年,流动性整体仍将保持充裕,M2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加大。  相似文献   

2.
《沪港经济》2010,(1):20-23
“当2009年第四季度第一个月,CPI和PPI还都是负值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叶檀 《上海国资》2010,(1):16-16
2010年是政策逐渐恢复常态的一年,如果延续2009年的宽松政策,必然引发恶性通胀  相似文献   

4.
李茂 《沪港经济》2010,(4):52-53
香港经历连续5个月的通缩后,去年12月重现通胀。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月按年上升1.3%,剔除港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因素,基本通胀率仍上升0.3%,显示“通胀时代”正式重临香江。  相似文献   

5.
【摩根大通5月22日】核心通胀率上扬掩盖潜在通胀水平滑 美国的4月份CPI数据显示,自该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其核心通胀粘性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整整一年。2009年4月,美国核心CPI的同比涨幅仅比2008年4月的2.3%下降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一般物价水平从2003年中开始上涨,到2004年11月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3%,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但与前几次相比,本轮通胀的温和性、结构性和混合型特征更加突出;除了粮食缺口和投资膨胀外,国际传导成为新的主导因素;而资源约束和不合理管制则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资源约束会长期存在,但资源和要素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并会增加短期通胀压力。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2005年可能因改革因素而继续上涨,并带动CPI继续在温和逼胀区间内运行。  相似文献   

7.
王求名  刘甜 《北方经济》2012,(11):80-82
一、引言 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放眼世界,在欧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泥淖,新兴市场国家正遭遇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世界经济徘徊不前。而一个西部民族自治区是怎样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有效遏制经济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上周表示,2008年经济增速有所放慢,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或将持续3年。但今年GDP增长仍将在10%左右,调整的影响会在2009年显现,2010年将最为严峻。预计,2009年GDP增长可能降到9%左右,通胀3%左右;2010年经济增长将进入谷底,  相似文献   

9.
通胀最大的威胁来自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小蕾 《上海国资》2010,(12):15-15
第四季度以来,通胀压力骤然加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通胀压力是2009年大大超过经济运行需要的大规模增加的流动性投放。  相似文献   

10.
通胀之争的一个大背景就是涨价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各主要工业品,包括能源、黑色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橡胶、轻工原料、矿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上涨。而让市民最担心的是,价格弹性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也在上涨。米、面、菜、油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国家统计局2009年1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1.
通胀来了吗?     
当2009年第四季度第一个月,CPI和PPI还都是负值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定调2010     
王鸿 《宁波经济》2010,(1):14-15
2009年12月7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本次会议回顾一年工作得失并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规划,确定将“调结构,防通胀”作为全年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特征,将经济增长控制在适当水平是我们控制高通胀的必要途径。因为食品价格是我国消费价格上涨的首要影响因素,食品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连续几年我国经济的偏快增长,则是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偏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在4月30日公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08财年(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日本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预测的2.1%下调至1.5%,预计通胀将进一步加速。  相似文献   

15.
张捷 《环球财经》2010,(9):65-68
通胀下中外的社会差别 全球通胀的过程就是全世界资产、资源、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关键节点——对于这一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在进行巨额负债的时候就已有明确认识。相对于这些先行者的早有准备,中国这个后来者还有太多太多的功课要做。 在通胀中,最简单的一个常识就是,谁拿着现金谁就要被掠夺。而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发行情况是如何的呢?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2010年6月末,M2余额6.39万亿元。我们可以参考的美国相应数据是,至2009年11月30日M2货币供应量为8.414万亿美元。以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左右,但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在通胀过程中,有着更多货币在流通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形势转换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刚把通胀理出眉目,通缩来了;还没把通缩研究完,通胀又要来了。这叫老百姓们陷入了迷局,2009年中国面临的风险到底是通胀还  相似文献   

17.
日本     
日本连续三个月上调经济预期 日本政府3月15日发布月度报告,连续第三个月上调其对本国经济的预期,称由于工业产出和企业利润都有改善的迹象,国内经济显示出上扬势头.在报告中,日本政府上调了对工业产出、企业利润、资本投资和就业的预期,报告称:"预期受信心改善、出口环境改善以及一揽子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支撑,经济复苏将逐渐恢复."这是自2009年5月至7月以来日本政府首次连续三个月上调经济预期. 日央行新行长誓言实现2%通胀目标 日本央行新行长黑田东彦3月20日接掌央行,并3月21日说,达成2%通胀目标是其最重大使命,将从量和质两方面大胆推进货币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18.
赵炜 《天津经济》2010,(3):31-33
2009年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宏观经济趋势继续向好”,预计2010年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继续恢复,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和通胀较温和态势,全年增速可能接近10%。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全球经济进入投资的寒冬。我国经济在经历39个月的连续通胀后首次出现通胀下降。近3个月通胀指数均在2%以下。经济放缓其实不可避免。正确认识经济放缓甚至潜在通缩,对我们采取投资和消费行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意外、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外和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反应,并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意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三种货币政策操作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央行惯例沟通对通胀预期没有影响,央行行长讲话会加大通胀预期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和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胀预期的冲击在2008~2009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通胀预期管理效果一直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胀预期形成及其传导机制并改善央行的政策操作与沟通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