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中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表述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货总量”相比,由“变革”到“革命”,从“合理控制”到“控制”,透露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变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十二五”及更长时间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不通过“革命”恐怕很难。  相似文献   

2.
高碳排放的能源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碳减排要求和限制,面临企业碳排放合规风险。碳排放合规风险是环境合规风险的的类别之一,当前两者在国家治理态度和风险治理难度上都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在碳减排领域引导国际机构调整融资政策,增加传统能源企业融资难度;提高全球对碳减排问题的关注,使传统能源企业面临更多投资合作限制。资源国也在对传统能源企业提出更高的碳减排要求,或将对高碳排放行为额外征税。能源企业的碳排放合规风险主要指企业为碳排放行为付出的代价,包括政策法律变化风险,技术和人才约束风险,融资风险,传统能源领域合作约束风险,声誉风险,产业链合作、碳排放度量和信息披露风险等。建议“走出去”的中国传统能源企业转变海外投资合作理念,选择合适的转型道路,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等,积极应对不断加剧的碳排放合规风险。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军海外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正值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应加强对中国企业进军海外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的扶持与引导,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家政治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本期选题策划时,编辑部最终圈定的主题是“国际化战略”,主要方向是:观察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能源结构上的对比、观察中国的能源企业与其他国家的能源企业在产业结构、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对比、换句话说,就是想在国际大背景下,反观我们自己的能源结构和企业生态,也许没有优劣结论,但至少可以看到差异。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国资委要指导有关中央企业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能源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稳定增产增供。同时,落实国家能源储备战略,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建设战略储备基地。专家分析,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启动国家、企业并举的双重能源战略储备已经开始布局。从2001年至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进入2006年,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安全、清洁、经济的核能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选择。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7.
田兆 《中国石化》2007,(4):44-45
中俄双方继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3月26日,莫斯科隆重举行了“中国年”的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表示要把两国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推向前进。经济贸易是这次“中国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活动期间举办了国家级大型活动4项、各部门专题活动27项。在作为国家级大型活动之一的中国国家展上,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引起了俄罗斯人的关注。通过“中国年”的论坛、研讨和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中俄双方在能源领域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合作。一批合作项目签约,成果令人鼓舞。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其间的石油贸易和能源合作成为人们关切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煤炭企业节能潜力分析与措施鹤壁矿务局李永新为实现国家“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资源开发和节约方面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和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  相似文献   

9.
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总体投资政策宽松,政府鼓励措施得力,社会、政治,人力资源等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对中国能源企业来说,投资炼厂、油品零售、管道建设等具有较好的机会,但投资勘探开发目前尚不具备条件。鉴于该国致力于建立“零排放”国家,可以考虑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环境保护是投资哥斯达黎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号召,切实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在国家环保局、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隆重推出中国能源企业绿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中国能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了中国能源企业面临的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能源企业可以采取低成本或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进而详细论述了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与关系营销策略,并强调中国能源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2.
行业资讯     
《中国煤炭工业》2006,(2):21-2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召开近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元旦起正式实施,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大美国际资讯公司等主办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这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吏上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等领导出席论坛。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我国“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国家中长期能源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家能源安全是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的有机统一。9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及其制品的大量进口,中国能源安全开始从国内空间层次迅速跨入到国际空间层次,成为国家安全一个日趋敏感的问题。从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看,品种齐全,总量可观,以产定销、结构落后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特征。这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从国内外的实践看,通过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消费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减缓一能源整体消费水平的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资源保障、供需平衡、生产与石油进出口以及生态环境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家能源安全的定位应该从以往的供需总量平衡转变为供需总量平衡+生态环境改善;能源供应保障模式从传统的以“煤为主+本土为本”转变以为“油气为主的能源多元化+资源国际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会议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会议同时指出,“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金秋时节,当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真诚邀约时,恐怕谁也想象不到,“一带一路”这个发自一国之声、成效惠及全世界的倡议,在6年多时间里竟赢得了来自全球131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一带一路”沿线连接欧亚两大能源消费市场和中东、中亚、俄罗斯等主要能源供给区。在“一带一路”区域内,能源是一部分国家重要的竞争力,却是另一部分国家发展的短板,加强能源合作符合区域国家的共同利益,为区域各国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但政治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也使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是我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政方针。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部分高能耗企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量很高的比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4月对高耗能行业中重,占、耗能企业启动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千家企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煤碳、电力、造纸、纺织等九个重点耗能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共998家。去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千家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为反映2006年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行动进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统计局编制了“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公报(2007)》,于2007年9月18日公告。“公报”内容包括能源消费及构成、主要产品能耗水平、能源管理状况和用能技术装备状况。为使广大从事设备工程工作的读者了解高耗能企业用能技术装备状况,本刊节选“公报”的第四部分刊出,供有同类设备的企业在节能降耗技改工作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能源安全和气候政治的双轮驱动下,不断推进能源转型进程,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持续转变,清洁能源较快发展,核能作用“摇摆”。乌克兰危机深刻暴露了欧盟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和突出短板,欧盟能源对外依赖造成的能源系统脆弱性持续,能源转型面临更多限制性因素。能源因素对欧盟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欧盟能源转型的政治意愿进一步坚定。低碳绿色转型是未来欧盟能源发展的主线及主要驱动力,乌克兰危机将从根本上改变欧盟能源供应和能源消费的格局,也将从政治和安全维度为欧盟能源转型注入更多动力。  相似文献   

18.
备受各方关注的《能源法》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国家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相似文献   

19.
在“节能减排”关键词的引领下,最近电力行业新规频出,新动连连。 其一,7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出台《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规定,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该办法于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立足能源保障优势,加快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和新能源经营工作,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期,提前谋划,抓好对标,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的发展。2022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双碳”目标驱动下,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倒逼能源行业进行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公司”)积极做好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研究,坚持市场化方向,把握一体化运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