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启东市审计局在对两个商品流通企业进行审计时,均发现企业利用“应付账款”科目做“避风港”的情况。如企业在进货时,将对方单位的让利收入(即回扣)隐匿在“应付账款”中。他们的主要手法是:在购进商品时虚增进货成本和应付账款,在付款时按现行价格标准或折让后的价款支付,这样“应付账款”余额中就产生了这部分回扣收入。 这两个企业的让利收入分别达几十万元和近国万元,且只有经理和业务人员等少数人掌握,透明度不高。让利收入主要用于调节利润及业务招待,这一做法既违反了财务制度的核算要求,隐匿了收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的…  相似文献   

2.
药品回扣也叫药品让利,是药品生产厂家或医药经销企业为销售产品或商品向医药购买方采取的一种销售折让方式,一般药品回扣有现金回扣和价内红字发票回扣。从我们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1996年医药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来看,药品回扣入帐方式无统一定势,可谓五花八门。县中医院1996年药品回扣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纳入了单位财务,摆在"其他收入"科目,全年累计7万多元。1996年县中医院全年累计购进药品181万余元,在与供货单位所签购药合同中确定让利不低于12.5%,而财务帐上"其他收入"药品回扣收入反占药品购进成本的3.9%,远低于合同中确定的让利幅度。据知情人士讲药品回扣在给足合同中确定的部分外另外以5%的现金支付给经办人员,在一连串的事实面前,中医院不得不拿出由会计科长专管的未纳入单位财务核算的大部分药品回扣收支帐,这部分"小金库"主要用于医院的职工福利,招待支出。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存货采购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进货退出或要求销货方给予价格折让、折扣的情况。我们采用的进货退出与折让的核算方法通常会出现不能清晰区别存货是正常入库,还是进货退出或折让的问题。在进货折扣的核算上,无论采用总价法还是净价法,均把能否得到现金折扣放在“财务费用”科目调整,不考虑进货折扣对存货实际成本的影响,此外,进货折扣与折让在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方面也存在易混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存货采购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进货退出或要求销货方给予价格折让、折扣的情况。我们通常采用的进货退出与折让的核算方法存在着不能清晰地区别存货是正常入库,还是进货退出或折让的问题。在进货折扣中的核算上,无论采用总价法或净价法,均把能否得到现金折扣放在“财务费用”帐户调整,不考虑进货折扣对存货实际成本的影响,此外,进货折扣与折让在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方面也存在易混淆的问题,本拟就上述问题的解决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澄清对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的误解张相林执行新的会计制度以来,不少企业的厂长,经理及业务推销人员将制度中规定的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片面的理解为“允许企业在赊销业务中对购货方给予回扣”。这种理解的“回扣”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不讲方式的,使得在某些购销业务...  相似文献   

6.
回扣原指销货方为达到促销目的而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让利。按其是否在帐上反映,回扣可分为帐面回扣和帐外回扣。帐面回扣是指收付双方均在帐面反映回扣金额。帐外回扣则是指收付双方至少一方不在帐上和购销合同上反映回扣情况和金额的行为。前者在不摊销假冒伪劣产品的前提下,为财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部分医药企业亏损严重,但其折扣、折让款却不断上涨,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笔者就如何对医药企业回扣违纪问题进行监督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注意检查“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是企业销售商品时,按合同规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给予买方的销售折扣和因商品品种、质量等原因而给予买方的销货折让。该科目是销售收入的抵减科目,在发生折扣和折让时要冲减应收销货款。不少医药企业却在该科目上大做文章。1.曲解该科目内容。财务制度规定付给购货…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购销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经销活动中漏洞大。一是在进货上有意购进假冒伪劣、质次价高的滞销产品,个人收取回扣:二是在销售上有意将价格压低,把物资商品卖给亲友或关系户,由他们转手高价卖出,从中获利,或在销售物资商品时,多给对方回扣,再接受对方的倒回扣:三是企业(部门)负责人或承包人违反财务制度,采取经营业务不入帐、少入帐或任意加大成本费用,削减差价(毛利)收入,  相似文献   

9.
一是内贸部企业要在进货和销售环节上加强商品质量检验,严把进货关,建立谁进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进货销售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要坚决打击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私拿回扣、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10.
东方 《企业导报》2002,(4):32-33
<正> 体外循环截流一块当前企业购销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经销活动中漏洞大。一是在进货上有意购进假冒伪劣、质次价高的滞销产品,个人收取回扣;二是在销售上有意将价格压低,把物资商品卖给亲友或关系户,由他们转手高价卖出,从中获利,或者在销售物资商品时,多给对方回扣,再接受对方的倒回扣;三是企业(部门)负责人或承包人违反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商品促销手段的多样比.商品物资购销过程中的“回扣”问题愈加突出。由于目前监控制度还不很健全,管理尚存在缺陷,使回扣款项流入个人之手,被当事人地为己有或转作了单位的“/J‘金库”,变成了游离于企业账外的资金,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蒙受不应有的损失。这个问题已不容忽视,亟需实施监控与管理。本文旨在对“回扣”的产生及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回扣的产生及表现形式回扣按来源不同可分为购货方收取的回扣和销货方收取的回扣两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下:(-)购货方收取的回扣1、现行财务制度中规定的销售折扣,它包括商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生产厂家为了促销,给经销部门以回扣的现象相当普遍。据调查,回扣或变相回扣名目繁多。如:宣传费、厂告费、推销费、手续费、合作劳务费等。采购人员无需打收条,也不用签字,即可把回扣拿走。 尤其是在定购大型进口医疗设备中,供方报价都很高,而购方承办人以接受回扣为代价签约。 近年来,因接受回扣的人员日益增多,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凡是个人在购销活动中拿回扣而不上交的,按贪污论处。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业务人员在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活动中私吞回扣的行为。但也促使回扣现象有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以折扣、让利为名搞变相回扣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腐蚀干部队伍,危害了厂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此,我们审计部门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吃“回扣”问题不容忽视张玉生企业的销售折扣与折让,是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用限内早日偿还货款,而从商品售价中让渡给客户的一定数额款项。《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按财政部的规定,折让与折扣必须注明在经济合同上。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折让...  相似文献   

14.
购销合同属经济合同的一种。对其签订进行标准化管理是对产、销商品自身的技术标准与产品质量实行具体的监督。实行购销合同标准化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现实商品流通的统一制约条件。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销市场的多渠道、多手段的竞争与变更,促使企业的经营机制在逐步地  相似文献   

15.
医药行业回扣的几种形式及建议程少凯当前,在药品购销经营活动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回扣、让利、折扣等多种形式的违纪行为。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和企业的不平等竞争,扰乱了药品市场价格,加重了企业和患者的负担。同时也腐蚀了一批思想不健康的工作人员。在这次审计中我们...  相似文献   

16.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审计是指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单位)使用学校资金获取物资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益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价格的控制逐渐放开,尤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促销手段,其中部分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高买高卖、高估冒算、暗箱操作、收受回扣、变相回扣、变相折让、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使得物质采购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包括外因型风险和内因型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回扣”说开去文/张瑞宏企业“回扣”问题由来已久。以前的“回扣”问题,主要表现在商品购销过程暗中的行贿受贿,请客送礼等,“回扣”的范围也仅限于少量的有物资分配权的主管部门和生产、营销紧俏商品、物资的企业及相关个人,这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管政策...  相似文献   

18.
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采购、预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等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是由购销双方签订的以商品为标的合同。购销合同是供需双方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式,因购销合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一是内贸部企业要在进货和销售环节上加强商品质量检验,严把质量关,建立谁进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进货销售质量管理责任制。二是要坚决打击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私拿回扣、故意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企业领导人责任。尤其是对故意经销假冒伪劣农药、化肥这种坑农害农的行为,一经查出,要从速从严处理。三是凡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活动,已取得这些称号的,要立即取消。四是要在大型零售企业和其他大型内贸企业中,要抓紧对出售商品…  相似文献   

20.
一、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变化应用指南中规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