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茜 《时代经贸》2013,(2):158-158,160
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债务融资仍然是我国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债务融资占总融资规模的比重仍然很大,对负债融资的研究依然很有意义。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两种债务融资方式为代表,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成本,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钟高  郑军 《现代财经》2008,28(4):51-58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吏上新的里程碑,它的实施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人们在对经济后果反思的同时,也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是否能进一步改善我国资本市场表示了担忧.本文首先从机会主义行为观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预期的经济后果,其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调整事项集中出现在2006年年报中,其次对上市公司在面临不同的状况时采取的不同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经济后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稳健性会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构,能够降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特征,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发现,稳健的会计信息与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相关,而国有产权的性质削弱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后果。宏观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的实施对社会成本和社会福利产生的直接影响;微观经济后果则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价值产生的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不公平性,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特殊性,加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将有利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戚拥军 《技术经济》2009,28(8):93-99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债务期限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债务还是长期债务,均对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有负面影响,且短期债务对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负面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对其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负面影响程度小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另外,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陈鹏程  李智  何奇龙 《技术经济》2024,43(5):117-136
ESG评级分歧的存在给债权人带来了一定的决策困扰,但是也会促使企业进行“自救”,这种自救行为可能会缓解企业与债权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企业发展潜力,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本文以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ESG评级分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经双重聚类、子样本回归、PSM倾向得分匹配、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倒逼企业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绿色创新水平以及引起分析师关注度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评级分歧对高污染行业企业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提升了企业市场价值,导致企业拥有更高的市场发展能力。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揭示了ESG评级分歧的经济后果,丰富了ESG评级分歧的内涵,对是否需要迫切统一ESG评级标准及如何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的公布和实施将对我国的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新会计准则的两大重要意义在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透明度,其实施是一种强制性的会计政策变更行为。这会改变公司净利润的账面数字。纯数字意义的净利润变化本身并不会引起公司估值水平的变化。然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告诉我们,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会因为会计政策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本文着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重塑影响,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公司估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这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一大特色。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等相关问题正在实现平稳过渡。目前正是各上市公司陆续推出年报之际,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问题。可见,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就这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准则是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核算体系,是我国会计制度变革的重大突破。本文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做了具体研究,并阐述了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债务重组规模性的处理、关于通过公允价值重估资产的处理、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理、关于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新准则对于净利润的影响及执行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留存收益的调整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财经》2017,(8):16-32
在碳规制背景下,碳风险对债务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以2011-2015年我国A股高碳行业19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U"型关系,即碳风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媒体关注削弱了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U"型关系。相比于低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高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碳风险的敏感性更弱("U"型曲线更平缓)、容忍度更强("U"型曲线更晚出现拐点)。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企业碳风险管理、提高碳信息透明度及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保护制度变革、融资偏好与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变迁为研究对象,研究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变革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实施虽然提高了投资者保护的整体水平,但相对而言,对债权保护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债权保护水平和股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上市公司降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增加债务融资特别是长期债务融资比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2007—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了政府隐性担保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该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或融资约束偏紧的公司,以及金融分权程度较高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政府隐性担保提高了企业获得优惠贷款和税收优惠的概率,并且通过缓解“财务风险”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基础上,政府隐性担保亦能增大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本研究为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员工持股计划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本文利用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模型,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显著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风险高、代理风险高和融资困难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持股比例和有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更好,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的边际效用强于普通员工持股比例。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员工持股计划的作用会受到“搭便车”的影响。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正面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也为企业设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9—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来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在中小型企业和竞争性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对微观经济主体影响方面的研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差异化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潘敏  朱迪星  熊文静 《技术经济》2011,30(1):105-111
提出投资者情绪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一条渠道,即价格偏离会造成企业债权人预期变化,进而影响债务成本、融资约束,最终改变经理人的融资决策。应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8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横截面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情绪在很大程度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在投资者非理性假设下,考虑市场情绪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结合市场时机理论才能解释上市公司的长期资本结构选择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雇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金融化,进而抑制了企业劳动雇佣。进一步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要抑制了企业对高学历员工的劳动雇佣。本文一方面从企业劳动雇佣的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角度为金融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就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股权融资偏好与大股东剥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并不能有效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这一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越偏好股权融资;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配股决策中所认购的比例越低。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源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削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各社会经济主体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中间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对资产价值的影响.以及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中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借款费用、非货币性资产、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产生的经济后果正逐步显现出来.尽管大多具有正面的经济后果,仍须不断完善和改进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9.
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理财行为,而债务期限结构的安排是债务融资的重要内容。不同债务期限的选择会影响到企业风险的大小和债务成本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到企业代理成本的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如果安排不当,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成本,甚至可能危及企业的财务安全。陆正飞和高强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债务融资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就是短期借款的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企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外源融资偏好,而且在债务和股权融资的选择上,也与认为债务融资成本通常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传统理论相背离。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决策中产生的变异现象进行治理,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