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六五”以来,国家在充实完善区域补偿政策的基础上,着重实施了地区倾斜政策,同时通过一系列改革扩大了地方的经济权益,初步建立起宏观经济的分级调控体系。总的说,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在促进区际分工和协调地区发展等方面也尚存在不足。“八五”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应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其中心任务是加强宏观区域经济调控,健全区域经济政策体系,通过规范、调节和参与,有效地促进区际分工,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双向调控的必要性 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是一定经济活动过程的纵横轴,相互交叉渗透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座标体系。从产业发展的序列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的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效能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性质、状况及运行机制。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和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实现社会资源的产业优化配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高级化;从区域发展的序列来看,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的表现为区际间经济发展水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效能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际分工和区际利益关系是否合理。国家通过制定区域政策,调控区域经济运行,推进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以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双向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区际工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和特征 建国以来,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国家主要是依靠强大的直接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所掌握的人、财、物资源,并按照区际要素互补原则,来组建全国的工业分工体系。由于不存在要素市场,地区间要素流动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因此我国在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中央财政再分配政策和国家投资布局政策来实  相似文献   

4.
(一) 纵观我国四十年的宏观区域政策,都是以区域重点倾斜为特征的,只不过是前三十年向内陆地区倾斜、后十年向沿海地区倾斜。对于前三十年地区倾斜的政策效应人们评述甚多,认识已趋一致,主要是:(1)加快了内地发展,在内地建立现代工业基础;(2)改变了不合  相似文献   

5.
一、对原有战略的反思 在整个80年代,中国区域布局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明显地向东部倾斜。这种地域倾斜的发展政策是建立在“梯度发展理论”之上的。在80年代初期,人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形成一种梯度发展态势;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发展梯度基础上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梯度差的经济势能,首先改造东部地带的老工业基地,带动中部地带的发展和西部地带的开发,采取有重点、多层次、呈阶梯状的宏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并对较落后地区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来缓解资本存量的负向区际效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减少区际之间的盲目竞争及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行有限目标的倾斜政策,是近几年宏观管理中采用较多的一项战略决策。由于宏观倾斜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是一项难度较大、且艺术性很高的领导科学,因此,在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区域倾斜性政策、产业倾斜性政策和企业集团倾斜性政策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西电东送"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交叉不平衡,必然要求实施"西电东送"。南方五省(区)中,广东省社会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能源需求量大、增长快,但能源资源贫乏;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但能源资源丰富,除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外,有富余的能源资源外送。东、西部地区经济和资源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必然要求通过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促进区域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南方电网是国内"西电东送"起步早、发展快、送电规模  相似文献   

9.
论政策因素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寻求经济上的快速发展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在地区发展战略上,中央政府实行的是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对东部沿海地区在计划、投资、财税、信贷、外贸等方面的政策集中倾斜。它在推动全国宏观经济效益提高和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客观上也拉大了东西部发展差距。众所周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得到一定释放,区域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就在这一令人鼓舞的局面下,东西部发展差距却有所扩大。尤其引人关注的是,80年代末以来,在全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又有所加剧。如从工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来看,“七五”时期东西部增长速度分别为14.3%和10.9%,相差3.4个百分点,“八  相似文献   

10.
我国90年代的区域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组织和调控等方面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对于象我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大国,亟需有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诱导和推动各  相似文献   

11.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般来说,效率与公平是地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两者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从效率目标来看,它有利于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因为追求效率目标就是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通过资源在空间的有效配置,实现各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从公平目标来看,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为追求公平目标就是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量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以达到最大的社会公平,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因此说,效率和公平都是区域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二者都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80年代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年代,也是区际摩擦、宏观发展与地区利益等众多矛盾充分显露的年代。80年代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蓬勃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和不时陷入困惑的年代。地区经济自组织能力和发展活力的增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学者以及众多的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系统工程学家与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一些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将逐渐西移,各种资金、技术、人力也将随之转移。加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将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在政策上会给中西部地区一定的倾斜,但国家财政资金紧张,很难拿出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仅2009年,国家就创纪录地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为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格局.政策之手使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使国际市场萎缩,扩大内需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东部地区在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拓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同时也促进了各区域产业"腾笼换鸟"、优化升级,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使全国范围内的化工产业转移大大提速.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本的政策性经营、服务性经营和营利性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国有资本的政策性经营国有资本的政策性经营是一种以宏观综合效益为基础 ,以特定政策目标和社会公益目标为导向 ,为了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特别是公共福利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而进行的相对特殊性的资本经营方式。1 .国有资本政策性经营中的国家安全导向一般来讲 ,国有资本经营应当进入那些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这些战略产业主要包括 :关系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造币工业、航天工业等行业 ,以城市基础设施、运输骨干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重大农业商品基地、重点防护林工程等为代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决定了不同区域金融资源可得性,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贷款是人均产出的原因.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证实,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为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应该采取区域金融政策缩小区域间金融资源差异.  相似文献   

17.
信贷政策     
信贷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投资政策等制定的指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政策。信贷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总量,即控制与调节社会信用总规模,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调节结构,对信用总量的结构和投向进行调整、控制,使社会资金得以最合理的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1.经济全球化 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物质基础。但总体而言,在对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矿产资源的作用最为关键,往往是落后地区经济起飞阶段的主要依托和参与区际分工的比较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定专门法律 ,成立专门机构是区域开发政策有效实施的制度保证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 ,国家的区域政策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措施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建立法律保障 ,各国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区域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干预和调控 ,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第二 ,中央政府的地区政策 ,必定要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节。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依据 ,则中央和各地方之间就容易陷于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之中。发达地区总觉得付出的太多 ,欠发达地区总觉得得到的太少 ,容易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