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未确定商品化权的独立地位,更不存在专门的救济措施和法律依据,出现法律滞后于实践,实践厄待法律的尴尬局面.本文通过厘清真实人物形象与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梳理不同保护模式,在反思传统部门法的合理性中,探究最优出路. 相似文献
3.
徐玮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6):137-137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作为承租人的公民、法人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在出租人出卖租赁物时,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购买人购买租赁物的权利。本文就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构成要件及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冲突的平衡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两个判例为背景,从受虐妇女综合症视角,对我国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权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对“家庭暴力”、“正当防卫”、“受虐妇女综合症”概念及特征的阐释,为优化我国正当防卫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相应程序。但是关于这些,我国立法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对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的解释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商标权与商号权在性质上都属于知识产权,具有相似性,极易造成混淆,因而也常常冲突不断。本文试图通过对商标和商号、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概念比较,以及商标权与商号权产生冲突的成因分析,提出某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标权与商号权在性质上都属于知识产权,具有相似性,极易造成混淆,因而也常常冲突不断.本文试图通过对商标和商号、商标权与商号权的概念比较,以及商标权与商号权产生冲突的成因分析,提出某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随着为期两周的华沙气候大会的落下帷幕,会议结果差强人意。利益永远是可持续发展中无法绕开的沟渠。面对环境和利益的问题,碳交易这样一种不确定的风险收益的交易方式应运而生。碳交易的出现给了全球为环境共同努力的基础,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同样是碳交易前途光明的佐证。然而碳排放权如何进入以及以何种姿态进入财务报表却是争论至今的问题,然而碳交易进入财务报表比需要解决的是碳排放权成本计量难题。本文分析了学者们关于碳成本的分类和成本核算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梳理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碳排放成本的核算建议作为联产品处理,并利用行业特征(本文以煤炭行业为例说明)及售价法进行两次分配的模式。只有让企业收益才能增强减排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获利和减排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作为切入点,主要为当前学界两种观点,请求权和形成权,既得权和期待权两个方面,在从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分析,以得出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婚外恋、第三者插足频繁见诸报端,而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而执法情况又不太尽人意,有些人认为第三者现象是“法律管不着,道德管不了“的。“第三者“侵害配偶权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学界仍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第三者“侵权问题的层层剖析得出“第三者“侵犯了配偶权并应对受害人进行损害赔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浅析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其平等就业权的实现经常会受到社会等级观念、法律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障碍,本文以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作为视角,从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自我保障和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再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是指那些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损害的权利的性质看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一般人格权、所以具体人格权、身份权、特定财产所有权、特定合同债权。在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立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目前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立法缺陷 ,文章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进入权激励视角出发,指出了资本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局限性,将知识资源作为重要变量纳入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合约,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和知识两变量的企业收益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要素贡献率,存在一种激励的替代性变化,显示出知识资源的不可或缺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资源粘性和资源投入水平,揭示企业的最优委托权安排与资源的粘性和投入水平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知识资源由于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使其具有高度的粘性,再加上知识和资本的合作博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知识投入水平高低会影响最后的动态均衡结果,因此应该获得更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实现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国家需要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应该享有政府为其提供的符合人格尊严的住房权利.按照联合国文件的精神,本文认为公民住房权的基本内容应该分为享有住房权、住房保障权、住房公平权和住房救济权等内容. 相似文献